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该文介绍了利用直接剪切试验结合无侧限抗压试验和劈裂试验对沥青混合料的抗剪性能所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C值随沥青用量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小,φ值随沥青用量的增加而减小,抗剪强度随沥青用量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小;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大,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和C值增加,但是φ值基本上不变;随着温度的升高,混合料的抗剪强度降低,C值和φ值也随之减小。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常规的高温性能评价指标与混合料抗剪强度的相关性,引入骨架接触度SSC和骨架稳定度S指标来表征矿料级配的骨架结构特征,对3种不同矿料级配的AC-13沥青混合料进行了60℃条件下的车辙试验、无侧限抗压试验及单轴贯入试验,分别采用动稳定度、永久变形量及抗剪强度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强度性能,并对矿料骨架结构特征、动稳定度、永久变形与抗剪强度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骨架接触度SSC和骨架稳定度S与混合料的抗剪强度正相关,可用来进行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初期设计,提高混合料高温性能设计的可靠度;②动稳定度与抗剪强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可较好地反映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但离散性较大,当两种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相差不大时,采用动稳定度指标来评价高温稳定性时敏感性和区分度均较低,可靠性不高,此情形下建议增加抗剪强度指标进行高温性能评价;③车辙试验的永久变形与混合料抗剪强度相关性较差,不适合用来直接评价混合料的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3.
林苗  马步方  邵显智 《公路》2005,(8):347-349
利用单轴贯入试验和无侧限抗压试验,对广梧高速公路试验段面层沥青混合料的抗剪性能进行了评价和检验。这是一种全新的、区别于以往三轴试验的测试沥青混合料抗剪性能的方法。介绍了单轴贯入试验方法的原理,并对试验段钻芯取样的试件进行了试验,结合室内成型的试件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控制车辙的产生,对影响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结合实际工程,通过三轴剪切试验,对温度、成型方法、胶结料类型、混合料类型和集特级配对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对车辙试验和三轴剪切试验的一致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沥青混合料的剪切强度变大.采用高粘度改性沥青、旋转成型方法、高性能沥青混合料Superpave设计方法,加强施工过程原材料质量和级配控制可以有效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减少车辙病害的发生.车辙试验和三轴剪切试验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三轴剪切试验从力学角度更具体地体现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特性,并能够同结构设计联系起来,控制沥青路面的剪切变形.  相似文献   

5.
SAC系列级配的抗剪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轴贯入试验与无侧限抗压试验的方法,从不同级配,不同沥青,不同试验温度以及不同成型方法这几方面对SAC系列级配沥青混合料的抗剪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试验结果作出了分析,认为:级配条件较粗时,混合料抗剪强度和变形都得列了改善;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或者沥青黏度的减少,沥青混合料抗剪性能的各项指标都呈下降趋势。同时认为静压成型方法不太适合粗骨料含量很高的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6.
不同温度下沥青混合料的抗剪性能及其评价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文  孙立军 《公路》2012,(3):191-195
为了分析不同温度下沥青混合料的抗剪性能,选用了SMA-16、Superpave-16、AC-16及AC-13这4种不同的沥青混合料,分别进行不同温度下的单轴贯入实验、APA车辙实验及单轴贯入疲劳试验,采用3种抗剪性能评价指标评价了这4种沥青混合料不同温度下的抗剪性能,同时对沥青混合料的抗剪评价指标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沥青混合料的抗剪性能影响很大,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抗剪性能评价时应充分考虑其温度特性;抗剪强度、APA车辙深度及剪切模量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中外公路》2021,41(2):261-266
试验采用上面层为SMA-13、下面层为AC-20的双层车辙试件。结合室内试验模拟混合料剪切形变过程,测试不同车辙深度辙槽处与隆起处的抗剪强度,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沥青混合料组合试件切面图像进行处理,分别从宏观和细观两个层面对车辙形貌进行研究,建立了沥青混合料抗剪性能与细观损伤程度关系模型。通过对不同工况下的车辙试件分析表明:高温和重载降低了混合料抗剪能力,宏观上隆起处与车辙处抗剪强度的比值呈现不均匀性增大,从微观角度发现车辙剪切形变后,辙槽处的空隙率下降,隆起处增长;下面层沥青面积比减小,上面层沥青面积比增大;在图像级配方面,变化主要发生在4.75~9.5 mm粒径处。  相似文献   

8.
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对车辙性能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沥青混合料的车辙性能评价指标的选取是混合料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在分析车辙的形成机理以及现有车辙性能评价指标缺陷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不同温度、不同压力、不同厚度的车辙试验、抗剪试验以及车辙试验剪应力的计算,然后通过曲线拟合法分析了抗剪强度对车辙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将抗剪强度作为车辙性能新评价指标的建议,对丰富沥青混合料的车辙性能检测、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沥青路面抗剪强度不足而容易导致推移、拥包、车辙等早期病害的现象,基于沥青路面弹性层状理论,通过有限元建立符合实际受力的贯入模型;由单轴贯入试验分别得到不同级配、相同级配有无填加矿粉、不同油石比、不同沥青种类、不同集料类型沥青混合料的最大剪应力并分别结合1组相应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进而计算出材料的c、φ值.通过数据分析后,初步总结出影响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变化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车辙问题日益突出,使用抗车辙剂能够有效地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同时,考虑到产生车辙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沥青混凝土路面高温条件下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剪切变形,引入了抗剪强度指标,来综合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11.
关于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中抗剪指标的建议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7  
林绣贤 《公路》2004,(12):66-69
就沥青路混凝土面最大剪应力的确定问题,建议按《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的电算程序或诺谟图计算,并经全面分析比较后提出了简化方法。对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支持以贯入法测定.并从理论上予以论证和简化,对测定的仪器设备、温度等也提出了建议。最后,对如何实际应用做了示例说明。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内对压实黄土路基的抗剪强度和回弹模量都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并未对抗剪强度和回弹模量的关系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通过对晋南地区某高速公路路基进行现场回弹试验,并在路基上同一位置取土,重塑试样进行湿剪试验,研究增湿剪切变形量随回弹模量的变化规律以及抗剪强度参数随回弹模量E0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沥青混合料抗剪性能试验方法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混合料抗剪性能不足是路面车辙病害的主要原因,选择合理的沥青混合料抗剪性能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尤为重要,选择三轴、同轴剪切和单轴贯入试验,进行沥青混合料抗剪性能检测方法比较,结果表明三种试验方法得到的试验结果规律相同,评价结果相似,均可作为沥青混合料抗剪性能的试验方法,在三轴试验不具备条件情况下,同轴剪切与单轴贯入试验方法也可用来检测沥青混合料的抗剪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可靠地获取场地土动剪模量,利用JB型波速仪,采用单孔法,现场对场地土分别沿1.80 m、2.80 m、3.65 m和6.65 m深度进行了波速测试,得到了场地各层土的剪切波速。此外,取出了场地各层土的原状土样,进行了室内循环单剪试验,获得了各层土的动剪模量,并与剪切波速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由现场剪切波速试验和室内循环单剪试验得到的最大动剪模量比较接近,说明两种试验的结果都比较可信,两者可以相互验证,建议实际应用中将两者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5.
不同桩-土界面直剪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凯  程寅  黄新 《路基工程》2011,(5):93-95,99
为探讨桩-土界面的摩擦特性,进行了混凝土-土、钢板-土、HDPE-土3组桩-土界面室内的直剪试验,每组试验均施加6个法向应力。结果表明:不同桩-土界面的剪切强度均随垂直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在同一法向应力下,三种不同界面的剪应力-位移曲线的初始阶段变化不大,但曲线的后半段随法向应力的增大有明显变化;法向应力较小时,各界面的剪应力变化不大;法向应力较大时,表现出HDPE-土界面的剪切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16.
该文针对大跨曲线结合梁弯扭耦合现象,首先建立全板壳单元模型,考虑混凝土板与钢梁之间水平滑移效应。然后分析和研究剪力连接件在各种荷载作用下剪力的分布规律,明确其受力特点。计算表明,对于单箱双室的主梁结构,中腹板剪力键承受的纵向水平力稍大于边腹板,横向水平力则主要由边腹板剪力键承担。最后分析了剪力键不同连接刚度对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连接刚度的改变,钢梁上翼缘的应力变化最大,其次是混凝土板应力,钢梁下翼缘的应力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沥青混合料集料颗粒间摩擦性能的直剪试验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鉴于集料颗粒间的摩阻性能直接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运用相似实验原理系统分析了用直剪试验方法和设备评价集料颗粒间摩擦性能的可行性.并对符合沥青混合料AC - 13、SMA - 13级配的集料和钢球进行了直剪试验评价,解决了梁料剪切试验问题.  相似文献   

18.
CFRP筋带方向及端部锚固对加筋土抗剪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CFRP讲筋带作为加筋材料进行直剪试验,通过改变CFRP筋带的方向以及CFRP筋带端部的锚固,研究这种加筋材料对加筋土抗剪强度和剪切变形的影响。试验表明,筋带方向及筋带端部的锚固,不但可以提高加筋土的抗剪强度,而且可以大大减小加筋土的剪切变形。  相似文献   

19.
蔡旭  张睿达  陈莉  李智 《中国公路学报》2020,33(10):221-229
目前仍缺乏沥青混合料颗粒接触界面参数的有效获取方法,导致基于离散元法的沥青混合料数值分析手段无法精确模拟材料的力学行为。针对"切向弹性刚度"参数无法准确获取的难题,基于自主开发的"沥青混合料颗粒剪切分析系统"开展沥青混合料的颗粒界面剪切试验研究,确定合理试验参数。在此基础上开展3种级配和3种集料的沥青混合料单轴贯入试验,分析不同试验方法得到的剪切模量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在60℃试验温度和0.02 mm·s-1剪切速度条件下可获得较为稳定的试验结果;剪切应力曲线表现出典型的"预剪切阶段"、"剪切稳定阶段"和"剪切破坏阶段"三段式增长;级配对界面剪切力有显著影响,AC-13、SMA-13和OGFC-13混合料的峰值均值分别约为100,50,90 N;同一级配下,采用玻璃珠和铁珠的混合料的界面剪切力分别为75,70 N;集料的材料类型是影响界面切向弹性刚度的关键因素,采用玻璃珠和铁珠的界面切向弹性刚度分别是0.17×106 N·m-1和0.22×106 N·m-1,而花岗岩集料则达到0.66×106 N·m-1以上;贯入试验结果表明级配和集料类型决定了混合料的剪切模量大小,采用花岗岩集料的AC-13型混合料的剪切模量达到18.88 MPa,OGFC-13混合料最小,仅为8.95 MPa;界面剪切试验得到的剪切模量与贯入试验结果的相关系数达0.89。所提出的集料接触界面剪切试验可分辨级配和集料类型对切向弹性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粘土与木材接触面剪切特性试验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粘土与木材接触面剪切特性,在原有及改装后的DSJ-2型电动四联等应变直剪仪上分别进行了粘土同木材界面的直剪和单剪试验,并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单剪试验下粘土与木材界面的剪应力-剪切位移曲线开始阶段呈刚性关系,经非线性弹性阶段后由应变硬化段、应变软化段、塑性流动段组成;直剪试验下均成双曲线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界面抗剪强度指标的经验换算公式(直剪试验下得到的界面抗剪强度指标乘以小于1的系数),以修正应用于设计的直剪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