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2 毫秒
1.
新型GFRP组合梁桥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新型GFRP组合桥梁,通过考虑GFRP桥面板与工字型钢纵梁组合共同受力,分析了跨长、纵梁间距、主梁尺寸及横撑刚度等各参数对桥梁横向荷载分布系数的影响。通过不同工况有限元数值分析,可知纵梁间距、跨长、纵梁位置及纵梁尺寸对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有重要的影响,横撑的刚度对跨度小于20m桥梁的横向分布系数有一定的影响。此结论对新型GFRP组合梁桥横向荷载分布系数确定有重要参考价值,并为桥梁设计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连续组合梁桥负弯矩区桥面板易开裂的难题,提出了新型钢-混组合梁桥负弯矩区UHPC (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接缝方案。通过建立Midas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应用UHPC接缝的连续组合梁桥负弯矩区的抗弯性能,自编Matlab程序分析连续组合梁桥的裂后截面刚度折减与内力重分布,并从抗裂性能角度进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组合梁桥负弯矩区UHPC接缝具有良好的技术先进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3.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具有参数化建模、可视化施工、沉浸式体验等特点,在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三座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桥为例,结合BIM技术,对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桥在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点进行分析,为复杂组合梁桥的BIM工程技术提出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4.
在对山区桥梁建设特点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在山西省山区公路桥梁建设中可广泛应用组合梁桥的建议。对组合梁桥的结构形式、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并以干海子大桥为典型桥例,与装配式混凝土T进行方案对比,总结了组合梁桥应用于山区公路建设中的特点,为其在山西省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辽宁省新民市北西线姜屯桥为试验桥,对FRP-混凝土组合梁桥设计方法进行研究。以该中小跨径FRP-混凝土组合梁为研究对象,运用有限元分析和试验结合的方法,从各向异性材料的受力性能、组合梁的整体受力状况和刚度、横向连接处理方法等方面,阐述了FRP-混凝土组合梁桥关键控制节点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国内已有多个省份开展了钢板组合梁桥标准图编制工作,各标准图的结构体系和构造细节各有不同,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为推广钢板组合梁桥在广东省内的应用,本文以钢板组合梁桥设计标准图研究课题为背景,研究了钢板组合梁桥的构造细节。广东省钢板组合梁桥设计标准图路基宽度分别为26 m、33.5m,跨度分别为30 m、35 m、40 m。26 m路基宽度采用双主梁,33.5 m路基宽采用三主梁体系。对钢主梁、钢横梁、钢结构连接方式、预制桥面板、钢梁与桥面板的连接方式、负弯矩区桥面板抗裂措施、钢筋布置形式、横桥向预应力的构造细节进行了分析研究,有利于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钢板组合梁桥标准图。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剪力连接度对钢-混凝土组合梁桥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某跨径40m的简支钢-混凝土组合箱梁桥为依托,分析剪力连接度对结构的抗弯承载力、相对滑移和破坏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剪力连接度<0.75时,组合梁桥的抗弯承载力与弹塑性阶段的抗弯刚度随剪力连接度的增大而增大,相对滑移随剪力连接度的增大而减小;当剪力连接度≥0.75时,剪力连接度的增加对组合梁桥受力影响较小。调研统计发现,目前国内钢-混凝土组合梁桥剪力连接度的取值较为保守,综合考虑工程结构的受力性能与经济性,建议钢-混凝土组合梁桥剪力连接度的取值范围为0.75~1.25。  相似文献   

8.
为深化对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温度作用与效应的认识, 从施工阶段水化热温度作用与效应计算, 运营阶段温度作用模式与取值, 以及温度效应计算方法等方面, 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 探讨了后续的研究重点和方向。研究结果表明: 现浇组合梁桥施工阶段水化热温度作用是桥面板早期开裂的重要原因, 准确计算组合梁水化热温度效应的关键在于选取更为准确适用的水化热模型和考虑温度变化对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弹性模量、抗拉强度以及剪力钉连接刚度发展的影响; 运营环境下组合梁桥主要考虑均匀温度、正负温度梯度等3种温度作用模式, 由于不同国家气候环境的差异及研究历程的不同, 各国规范关于组合梁桥温度作用模式和取值的规定尚不统一, 温度梯度作用的取值并非基于统计分析方法得到, 在取值时亦未充分利用已有历史气象数据资源; 组合梁桥温度效应的计算多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展开, 求解组合梁温度效应的解析计算方法也逐渐准确化, 钢-混界面关系已从不考虑界面滑移发展到考虑界面滑移, 温度分布模式从简单的钢-混均匀温差发展到钢与混凝土任意温度分布, 但还应加强建立任意边界组合梁温度效应求解的理论模型; 组合梁桥温度问题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应集中在开展基于效应分类的组合梁温度作用模式研究, 从机理上加强对组合梁温度自生效应和次生效应的认识, 加强组合梁桥长期温度实测, 基于统计分析确定组合梁温度作用代表值; 同时充分利用中国各地区气象部门历史气象数据, 开展组合梁温度作用地域差异性取值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曲线钢混凝土组合梁桥各种设计参数对于其剪力滞效应的影响,通过有限元软件Midas FEA建立不同参数情况下的曲线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模型,并进行非线性分析,得到其横桥向的剪力滞曲线,结果表明:曲率半径越大,剪力滞系数越小;混凝土板厚度越大,剪力滞系数越小;钢梁高度越高,剪力滞系数越小。研究结论:曲率半径对全桥整体的剪力滞效应影响较大,而混凝土板厚度与钢梁高度对应于混凝土板与钢梁底板剪力滞效应有所影响。  相似文献   

10.
详细介绍了京张高速公路上一座钢箱-混凝土组合梁桥的施工过程,论述了钢箱-混凝土组合梁桥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对此类桥梁的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桥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主梁挠度横向分布规律来确定桥梁荷载横向分布,考虑了桥梁结构计算模态的固有频率、振型和模态质量,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各种结构形式桥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方法,即模态参数法.分别以一座有机玻璃模型试验桥梁和一座公路斜交T型桥梁为算例,介绍了桥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步骤.计算结果表明: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测量值与计算值最大误差为2.6%,因此,相比于传统的桥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方法,模态参数法减小了对桥梁结构进行分类和假定带来的误差,更具有通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高架、互通的大量出现,异形连续梁结构越来越多,以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为工程背景,根据对大量异形连续梁的计算分析及设计总结,归纳出异形连续梁相对实用的简化方法。本文从异形连续梁的构造布置、纵向计算、横向计算、细部设计等方面来具体分析,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3.
宁波市甬江特大桥为双塔四索面叠合梁斜拉桥,斜拉桥由纵梁、横梁及小纵梁共同组成钢梁格体系,就中横梁现场制作工艺及焊接控制技术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可行性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4.
公路下承式钢桁组合梁桥多采用纵横梁桥面系,若采用常规施工方案,桥面系横梁会产生相当大的面外弯矩,对结构受力不利。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分析该弯矩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对比分析了4种不同的纵梁施工次序下横梁的受力状态,结果表明:改变纵梁的连接时机,将会改变横梁面外弯矩,若再在预制桥面板上施加压重,则还可以减少或消除2期恒载甚至活载对横梁的面外影响,改善横梁的受力状态,研究结果可为同类设计结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下承式脊骨梁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具有小脊梁、大悬臂的特点.作为主梁的一部分,悬臂翼缘板也产生纵向弯曲,其横向剪力滞效应非常显著.本文采用ANSYS软件建立下承式脊骨梁的有限单元模型,计算了集中荷载及均布荷载作用下各横截面底板弯曲正应力,并与按初等梁理论的计算结果对比,得出横向剪力滞系数沿底板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6.
关门山大桥加固方案采用体系转换,即把双悬臂带挂梁的组合梁桥改变为连续梁桥,但体系转换后,为满足结构纵向变位的需要,在各墩顶需进行支座更换,更换支座需顶升主梁,对更换支座状态下墩顶横隔梁的受力分析及设计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7.
汪洋 《交通标准化》2014,(14):156-158
以简支T形梁桥加固工程为背景,利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对T梁桥进行力学性能分析,总结出纵向不同位置增设横隔梁时,T梁桥的横隔梁及主梁应力、结构改善系数和横向不均匀增大系数的变化规律,从而最终确定横隔梁最佳位置。  相似文献   

18.
以象山港大桥斜拉桥为背景,通过实桥荷载试验分析,研究斜拉桥在静力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应力水平和变形。研究表明,在相当于设计汽车荷载水平的试验荷载作用下,大桥结构处于线弹性工作状态,变形增量与荷载增量呈线性关系;结构总体变形、应力、索力的理论值与实测结果较为接近;钢箱梁应力水平较低,受剪力滞效应、横坡及车轮局部效应等影响,钢箱梁顶、底板应力沿横截面呈纵向不均匀分布,尤其顶板U肋出现集中现象,这在桥梁健康监测中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9.
针对桥墩温度梯度引起的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纵向附加力与变形, 以梁-板-轨相互作用原理和有限元法为基础, 建立了多跨简支梁桥和大跨连续梁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空间耦合模型, 详细考虑了钢轨、轨道板、CA砂浆、底座板及桥梁等主要结构和细部结构的空间尺寸与力学属性; 采用单位荷载法计算了桥墩纵向温差作用引起的墩顶纵向位移, 分析了墩顶位移影响下桥上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纵向力与位移的分布规律。分析结果表明: 当各墩顶发生均匀位移时, 多跨简支梁桥和大跨连续梁桥上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纵向力分布规律及其最大值一致, 且随着墩顶均匀位移的增加而线性增大, 轨板相对位移峰值均出现在两侧桥台、台后锚固结构末端以及第2跨和最后一跨固定支座墩顶处; 当墩顶均匀位移为5 mm时, 多跨简支梁桥和大跨连续梁桥上钢轨最大纵向力分别为79.62和79.54 kN, 最大纵向位移分别为4.94和4.91 mm, 轨板最大相对位移均为0.23 mm; 当各墩顶发生不均匀位移时, 钢轨纵向力及轨板相对位移均在邻墩位移存在差异处发生突变, 多跨简支梁桥上固结机构纵向受力大于大跨连续梁桥; 对于高墩桥梁, 需重点关注相邻墩身高差最大处的轨板相对位移、底座板与桥梁相对位移及固结机构的纵向受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