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本文应用ArcGIS构建了包含4个物流中心和151个乡镇需求点的成都市二级城乡配送网络,并利用ArcMap分析工具得到了155×155的最短距离对称矩阵;以配送总距离最小化为目标函数,考虑车容量限制、车辆数限制、车流量限制等约束条件,建立了多车场车辆路径问题(MDVRP)的0-1整数规划模型;采用基于客户编码方式,应用稳态繁殖选择策略,设计了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在不同需求分布和不同车容量的条件下对算法收敛效果、配送行驶总距离、配送使用车辆数、平均车辆满载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配送距离、配送车辆数与需求规模成正比;平均车辆满载率差异较大,20t车型满载率较稳定,适合小批量需求配送;建议成都市城乡配送以20t和25t车辆为主力车型,并重点关注崇州物流中心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城市配送也称城市货运、城市物流,是社会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城市居民生产生活。为更好地发展成都市货运产业,本文对成都市绿色配送发展进行需求分析。首先论文根据成都市区位和发展现状总结需求特征,总体呈现个性化、多样化、“互联网+”货运配送模式、绿色低碳循环等多种特点。其次结合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选择GDP、第一产业总产值、第二产业总产值、第三产业总产值、外贸进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货运周转量这9个主要经济指标,作为预测成都市综合货运量的参考指标,分别采用二次项、三次项、四次项和对数方程四种预测方法预测2023-2025年的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结合成都商务部门等提供的基础数据,论文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法、指数平滑预测模型、弹性系数法和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对成都市配送货量和货物种类进行预测分析,得到结论为成都市2023年到2025年配送货量呈逐渐增长趋势,将由2023年的3.89亿吨增长到2025年的4.07亿吨。最后论文结合成都市区现有配送车辆利用调查和预测模型,对未来三年配送车辆数据进行预测,到2025年,成都需投...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厦漳泉大都市物流市场、物流运输通道、物流服务载体以及物流产业,指出同城配送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析车辆标准、交通组织管理以及轻轨交通对同城配送体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考量多因素提出厦漳泉同城配送体系发展的对策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如何破解农村物流运营成本高、物流商贸资源分散、城乡双向通道"肠梗阻"等难题?以道路运输企业为依托,纵深践行"共同配送"、"共享物流"、"新零售"等新型模式,构建农村"上下行商贸+物流"一体化的发展格局。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三农"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村供应链体系息息相关,目前,农村仍然存在农产品滞销、劣质消费品横行的现象,物流通道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渠道还不畅通,整体效能还不高,区域发展仍然不平衡,农村供应链还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农村供应链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闫玉鹏  秦璐 《综合运输》2023,(3):133-144
直销模式下新兴新能源车企对整车物流发运时效的高要求导致运输成本居高不下,通过引入双向延迟策略对发运时间与运输路径联合优化,有助于降本增效。针对新兴新能源车企整车配送特点,提出考虑双向延迟发运策略的整车物流发运时间与运输路径联合优化问题并建立优化模型,设计禁忌遗传算法求解。使用某车企案例对模型和算法进行求解和验证,在连续7日的配送场景中,在完成相同配送任务条件下,相较于正向延迟发运策略,可节约总成本2.63%,提高轿运车装载率5.95%。  相似文献   

6.
正时光飞逝,2015年对物流行业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大环境的变化给物流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传统物流迎合电商需求进化仓储服务,布局航空运输;干线物流纷纷崛起,率先作为标准化服务开启整合模式;新兴最后一公里配送企业各具特色,甚至开始了个性化转型:"第四方物流"企业用大数据提高传统物流效率……在这样的后电商时代,电商仓储、城乡配送、大件物流、智慧化物流等都将成为物流发展的重点。而就国家层面而言,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集装箱铁水、公铁联运发展,甩挂运输试点经验的推广以及依托互联网平台的"无车承运人"发展  相似文献   

7.
城市物流配送是实现综合运输、一体化运输的关键环节,处于现代物流体系“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地位,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与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关系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民生工程。但是,目前配送车辆“进城难、停靠难、装卸难”以及配送成本高正严重影响着城市的正常运转,成为制约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血栓”.  相似文献   

8.
<正>"实践证明,我国要打造"冷链物流"升级版"的关键和要害,除了走共同配送的道路外,别无选择。"根据初步统计,中国约80%肉类、70%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还未实现冷链物流全程保障。一个普遍现象是,生鲜品物流"两头冷、中间断";而"从厂门到店门"这段"中间"的冷链物流过程亟待规范。造成这一现状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缺乏冷链共同配送体系的支撑。共同配送是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正伴随农村网络覆盖率的提升,我国农村物流市场的规模日益扩大,只是配送半径小、时效慢、成本高等诸多痛点,使得"农产品上行"之路变得依然艰难。怎么办?看"城乡通"如何从基础物流配送的1.0时代入手,实现农村物流"加速跑"——  相似文献   

10.
我国应急物流体系还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在应急物流运作流程上做得还不尽如人意。为使应急物流运作更加合理化、高效化、现代化,本文对我国应急物流运作流程的采购、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