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针对开发区在实现产城融合过程中的职住分离问题,以通勤OD大数据为基础,从通勤结构和通勤尺度两个维度初步构建了开发区职住分离评估指标体系。以武汉经开区为例,基于开发区案例间指标的横向对比,发现开发区对外依存度偏高,中高端群体职住更易失衡,内部通勤距离偏长和跨区通勤两级分化等特征问题。阐明应当正视其业已形成的空间布局基础和通勤特征,从强化高等级设施配置、构建“有限延展空间”引导职住平衡、营造骑行友好环境等角度提出改善职住分离的规划对策。  相似文献   

2.
熊宇茜  叶昕  王可 《综合运输》2022,(1):3-8+69
随着城市尺度不断扩张,由职住分离带来的长距离、长时间通勤交通问题日益严重。为研究多模式交通环境上海居民职住位置选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网络问卷调查数据、上海市路网数据及房价数据,构建方式选择与目的地选择联合模型,按照选择次序,分析各出行方式的服务水平和房价等变量对居住地和工作地的选择影响。结果表明,居民倾向于选择通勤距离近、交通可达性良好、房价低和人文生活环境较好的小区工作生活,同时年长者和低收入群体对通勤距离和房价更敏感。  相似文献   

3.
<正> 一、市郊铁路是解决大城市市郊客运的重要方式 国外许多特大城市在城市发展中,一方面扩大城市圈,另一方面建立大城市的卫星城,城市圈和卫星城功能关系主要反映在交通水平上。由于现代交通速度提高,使得城市与城市间、城市与卫星城间的距离缩短了。市郊铁路以其综合运达速度快、运送能力大、资源消耗少、污染小等诸多优势,成为较受欢迎的城市交通方式之一,逐渐在城市交通体系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在国外一些大城市交通体系中,更显示出其优势和重要性,例如伦敦市郊铁路客运承担着早高峰期间到达市中心的35%以上的通勤人员;巴黎工作日的高峰期间市郊铁路运量占到40%;纽约市郊铁路承担着全部上下班乘客运输任务的10%,其中的75%持有  相似文献   

4.
通勤铁路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连接中心城市与郊区新城较为理想的交通方式,能够有效疏散中心城区人口压力和缓解交通拥堵。通勤铁路缩短了中心城市与郊区新城之间的空间距离,扩大了多中心大都市区就业市场的空间范围,同时,通勤铁路能够提高郊区新城的吸引力和可达性,从而有利于郊区新城承接中心城区分散的人口和城市功能,有利于在大都市区内实现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的优化和大都市空间组织效率的提高。我国要重视通勤铁路建设,提高多种交通方式之间一体化换乘效率,从而充分发挥大城市的集聚经济效应,提高大都市区的竞争力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闻快递     
综合世界大城市交通发展论坛在京举行5月23日至24日,首届世界大城市交通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邀请了世界八大城市交通机构代表和十位国际著名交通专家、学者,共同回顾世界机动化发展的百年历史,梳理世界大城市交通发展的兴衰得失,描绘未来大城市机动化发展蓝图。缓解拥堵、停车收费、绿色交通是  相似文献   

6.
机动化趋势下的大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城市交通机动化趋势,指出城市经济发展和空间扩张是引起这一趋势的深层次原因,小汽车交通是现阶段推动大城市机动化进程的主要动力;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交通方式的特点和适宜出行距离,对影响交通方式选择的因素进行了研究;提出要解决大城市交通面临的问题,需要建立结构优化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通过公交优先政策,达到公交领先目的。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大量的生产资料向大城市聚集,城市交通拥堵日益严重,我国大城市的交通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随着大城市交通问题的不断突出,近两年我国大城市普遍面临什么交通难题?城市轨道交通该如何建设以利于充分发挥其功效?就这些问题,本刊记者日前专访了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综合交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毛保华教授。  相似文献   

8.
从车辆限购,到加收停车费;从分尾号限行,到公务车改革……一样样"治堵"猛药被临床试验,却总不见有大起色。2012年年初以来,国内一些大城市又不约而同地再次想到一剂旧处方,拟借用新加坡、伦敦等国际大都市治堵案例,主张在国内开征交通拥堵费,大有"和尚摸得,我为何摸不得"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多数大城市仍存在用地功能布局欠佳、公交服务水平不高、方式调控措施不当、慢行交通环境较差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为避免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加剧和蔓延,我国大城市应立足既有问题,综合考虑机动化、老龄化、绿色化、智慧化发展趋势,从加强用地交通融合、完善绿色交通体系、引导私人汽车出行、打造智慧交通系统等方面重点发力,推动交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席玺 《综合运输》2007,(10):30-32
<正>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也在迅速提高,人口快速向大城市集中,城市居民的经济、文化活动更加频繁,这就导致了我国大城市交通需求快速增长。而另一方面,尽管加大了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但由于道路空间资源的有限性,无法无限制地满足急剧增加的交通需求,这就导致了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