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射流通风是公路隧道通风的主要方式,对于铁路隧道来说,射流通风技术是一项较新的通风技术。自1988年焦柳线牙己隧道(2528m)首次成功采用射流通风技术以来,该项技术也逐渐在铁路隧道中采用,并有了较快的发展。通过对巷道式通风和射流通风优劣的比较,确定大瑶山一号隧道进口段采用射流通风技术的巷道式通风方式,并给出了详细的通风方案,以及保证通风质量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圆梁山隧道施工通风方式,以及射流通风技术在该隧道施工通风中的应用情况、对类似工程的施工通风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尹龙 《隧道建设》2009,(Z2):33-37
就宜万铁路野三关隧道工程项目,详细阐述了长大隧道的施工通风。利用射流通风技术,使独头通风超过8000m。同时介绍山岭隧道施工中现场通风效果的评价和一些基本的除尘方法,为类似隧道施工通风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金文良  李品利 《隧道建设》2008,28(2):158-160
主要讨论了通风网络理论及其在公路隧道通风中的应用。推导出交通通风力在通风网络理论中的计算公式,介绍了风机、自然风等各压力源在通风网络中的处理办法。应用隧道通风网络解算程序,对雪峰山隧道的通风方案进行计算分析,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新七道梁特长公路隧道海拔高、气候多变、洞内气流复杂等特点,运用网络通风理论,对不同工况下通风系统进行仿真分析,论证该隧道通风方案的合理性,优化通风设计和通风模式,保证隧道通风效果,降低通风营运费用。  相似文献   

6.
通风网络理论在公路隧道运营通风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苑郁林 《公路》2003,(10):22-24
将通风网络理论运用在公路隧道运营通风设计中,是研究公路隧道运营通风的一种新方法。同时解决了在多通路隧道、长大隧道中,运营通风的宏观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7.
内昆铁路青山隧道施工中遇到了多工作面施工、瓦斯涌出和揭煤等不同的施工难题,对施工通风提出了新的要求。青山隧道的施工通风将射流通风技术应用于施工通风中形成了射流通风新模式,有效地解决了隧道5个工作面同时施工、无轨运输等条件下的快速掘进问题,较传统的巷道式通风显示出了很大优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通风网络理论及其在公路隧道通风的应用。推导出交通通风力在通风网络理论中的计算公式,介绍了风机、自然风等各压力源通风网络中的处理办法。应用隧道通风网络解算程序,对雪峰山隧道的通风方案进行计算分析,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两河特长公路隧道左右线通风负荷差异较大的情况,采用双洞互补式通风设计理论及方法,对两河隧道通风系统进行优化设计。采用横向通风道使上下行隧道形成整体通风网络,以下坡隧道内污染物浓度较低的空气去稀释上坡隧道中污染严重的空气,使2条隧道内的通风均满足娩范要求。互补式通风方式充分利用隧道内部空间与下坡隧道的富裕通风能力,取消通风竖井,使通风系统整体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张迪 《隧道建设》2014,34(11):1062-1070
为了规范与提高盾构法道路隧道通风运营关键技术,基于既有盾构法道路隧道的设计实践,采用调查、归纳、总结及技术验证的方法,提出盾构法道路隧道运营通风设计的主要依据和适用标准,总结出常用运营通风方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并结合典型工程的通风设计阐述了正常运营通风和火灾通风设计的主要原则与关键流程,以及逃生通道和设备廊道的通风设计要点。得出通风设计应结合监控、消防等系统协调设计来保证盾构法道路隧道的整体功能,同时,指明了盾构法道路隧道运营通风实施过程中进一步降低通风机能耗及废气处理设备占地面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雪峰山隧道通风模型工况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雪峰山隧道通风模型工况实验,研究了远期工况下隧道各段的风速、压力和各井送排风速变化。分析了送风量、排风量与短道段串回流风量相关性,提出远期工况和近期工况下的隧道通风规律和结论。  相似文献   

12.
特长公路隧道火灾工况网络通风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陕南米溪梁隧道工程为依托,使用以VC++为基础自行编制的隧道通风计算师流体软件,对隧道各火灾工况进行网络通风计算,对比选择风机开启组合方案以达到火灾工况下隧道通风要求.结果表明:节点法网络通风程序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解决复杂的通风问题.  相似文献   

13.
巷道式通风在摩天岭隧道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樊进强 《隧道建设》2007,27(3):101-104
通过对摩天岭隧道施工通风方案的规划和实践,利用射流风机和轴流风机有效组合,优化巷道式通风方式,并对长大隧道通风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依托秦岭终南山18km特长公路隧道,选取隧道中部长度600多米的施工区段,设计风阻现场测试方案,布设2个测试断面,每个断面不同位置布设16个测点,采用高精度压差法对喷射混凝土作为隧道永久衬砌的通风阻力系数进行现场测试,测试风速范围为1.2~6.5m/s;通过数据整理分析,得出了通风阻力系数设计参数。试验表明:2车道公路隧道(净空面积70m2)喷射混凝土衬砌通风阻力系数在试验工况条件下为0.051,该参数值偏于保守,可直接用于指导通风设计。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目前特长公路隧道通风方案比选时局限于送排式通风的问题,从方案设计角度分析几种不同纵向通风模式的功能特点、适用条件,结合送排式通风与互补式通风的特点,提出单通道互补式通风的组合通风模式,并以金门特长公路隧道为例,从全寿命周期角度,对“通风井送排式”“单通道互补式”“双通道互补式”“吸尘式”4种通风方案进行比选研究。结果表明: 1)送排式通风受通风井位置影响较大,从运营通风角度,宜设置在上坡隧道中部偏下风方向; 2)互补式、吸尘式通风能够突破通风井选址的限制,但对于超过5 km的隧道,需要设置专用排烟井; 3)单通道互补式通风省去送风井,保留了送排式通风的排烟功能,具备比选价值。  相似文献   

16.
采用并联风管对2个开挖面同时进行送风时,隧道施工通风系统中风管三通设置的位置对风管出口风量的影响较大,利用理论计算得出主风管与分风管直径的比值是分风三通设置位置对开挖面风管出口风量影响的关键因数,围绕着理论计算结果例举3个工程算例及1个工程实例进行了验证,得出合理选择分风三通的位置来提高风管出风口风量的方法,为采用分风三通的施工通风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隧道长距离独头施工通风设备选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振川  苟红松 《隧道建设》2014,34(5):408-412
良好的施工通风是长大隧道工程安全施工的前提,也是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的保障。以长大隧道独头施工通风方案节能环保理念为基点,通过对通风管的性能参数分析,得出施工通风风管选型对通风能耗及风机选型的影响,进而揭示出施工通风设备选型及运行过程中的经济成本问题。分析结论表明:1)选择优质的通风管,避免对国外风机的盲目推崇,是当前施工通风中应值得重视的问题;2)与国内大型风机、风管生产企业联合,生产优质的国产隧道施工通风专用设备,使隧道施工综合技术、经济指标更为合理,是实现节能、环保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节能减碳为现代隧道营运管理之重要课题,对于长大隧道而言又更加凸显其重要性。而自然通风的应用,可说是针对节能减碳值得被重新考虑的选项。本研究建立了数值模式,可用于隧道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之模拟。相较于铁路通风,公路通风之活塞效应较不明显,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之整合可应用于长大隧道之通风设计。本研究建立之数值模式将通风系统简化为通风网络来分析,配合现地量测来取得参数及律定,建立之数值模式可用于不同季节条件、以及火灾等不同紧急状况之通风分析。针对台湾某长大隧道之案例分析,结果显示自然通风可提供至少10%之通风需求。如能更有效地将自然通风整合于长大隧道之通风设计,不但能达到长期节能减碳目的,也可一并应用于常时通风及紧急通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