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梦 《中国铁路》2009,(7):76-77
欧洲新一代的数字无线铁路通信系统是在GSM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称为“GSM—R”,目前正在若干个国家进行敷设。截至2007年,该系统在瑞典铁路基础设施管理局(Banverket)、德国铁路股份公司(DB)、荷兰铁路基础设施管理公司(Prorail)、挪威国家铁路管理局(Jembaneverket)以及意大利路网公司(RFI)的线路上投入商业运营。  相似文献   

2.
“《铁路基础设施收费定价管理规则》及相关问题研究”是在现阶段中国铁路能力供给总体短缺的前提下 ,对与定价相关的经济理论进行较深入的研究 ,并对路网供给能力以及近十年来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利用灰色理论初步预测未来年度需求水平 ,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给出了定价结果。其宗旨是为《铁路基础设施收费定价管理规则》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持 ,并就路网供给能力、有关定价理论与实践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该项目在 2 0 0 3年 11月 7日召开的专家研讨会上获得好评。铁路基础设施是以路网为主、为上部运营商提供服务的固定设施。具有自然垄断特征…  相似文献   

3.
欧盟铁路机车车辆制造和运营技术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欧洲高速铁路网的迅猛发展,欧洲委员会致力于机车车辆制造和运营技术标准的编制工作,实现技术方案标准化。铁路企业获得更多的欧共体成员国铁路网的准入权,要在基础设施、设备、机车车辆、管理和运营系统等方面具备运营兼容性。TSI规范中的机车车辆基本要求对实现欧洲铁路系统运营兼容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铁路系统引进电力电子补偿器可能产生的效益和风险,目的是保证今后成功地使用这种关键基础设施。所有的分析都是建立在HVB2欧洲工程项目上,该项目包括欧洲铁路系统高压增压器的设计和安装。  相似文献   

5.
《四机科技》2006,(3):50-50
欧洲一些国家铁路已经基本实现了采用ETCS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过渡。在有关联合机构组织的代表签署同意在几条主要运输走廊采用ETCS系统的协议以后,这个过程还会加快。2005年5月17日,欧洲铁路工业联合企业(UNIFE)、欧洲铁路联合会(CER)、欧洲铁路基础设施工作者协会(EIM)、国际铁路联盟(UIC)等欧洲委员会的代表,共同签署了在欧盟铁路网采用欧洲列车运行管理ETCS/ERTMS系统备忘录。除了在2004年11月决定对于传统铁路列车运行管理和保证行车安全子系统采用能够实现运营兼容的技术规范(TSI)以及欧洲议会第No.884/2004/EG号决议外,  相似文献   

6.
从国外铁路产品(如部件、子系统、系统至工程)特别是欧洲铁路市场准入制度及管理体系入手,在调查研究我国铁路既有机车车辆、通信信号、牵引供电、基础设施、运营维护等领域产品准入多种管理形式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世界轨道交通》2008,(3):56-57
与欧洲其他国家不同,长久以来,西班牙一直坚守其传统的国营铁路结构。但最终在欧洲铁路法的影响下.该国铁路系统在2005年1月1日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根据西班牙铁路法,铁路系统划分为基础设施和运营两个管理公司:Adif和Renfe Operadora。同时.根据该法,国内铁路货运市场将开放,并鼓励相互竞争。依据欧盟准则91/440和2001/12,将开放过境运输市场。在互惠原则下,允许外国铁路使用西班牙的整个路网。  相似文献   

8.
今年早些时候,铁路网络公司(Network Rail)在位于威尔士地区的威尔士铁路上完成初期运用计划,标志着这家公司已经实现公司实施的欧洲铁路运输管理系统(ERTMS)计划中的一个里程碑目标。基思.巴罗(Keith Barrow)在本文中论述ERTMS系统供货商、基础设施管理商以及列车运营商正在如何努力克服系统运行初期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国外资讯     
正UIC发布2016年铁路安全报告国际铁路联盟(UIC)发布的2016年铁路安全报告,是基于2001年建立的铁路安全数据库而形成的。该数据库囊括了欧洲铁路22个基础设施管理公司提供的事故信息,具体包括事故起因、详细的事故发生经过以及后果,反映了近10年来欧洲铁路重大事故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四机科技》2004,(2):30-30
德国铁路DB Cargo货物运输公司从2003年1月1日起开始,采用新的直达货物运输系统,主要是针对欧洲铁路运输市场开放将有越来越多的运输商准入,利用铁路基础设施开展经营业务面临激烈竞争而采取的对策。构建新的货物运输系统,最主要的思路是扩大组织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