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这里说的穴位是体针穴位,针感以酸重胀为主,痛不计在内。祖国医学指出:炙刺之道,……得气穴为定。(《灵枢》)现代医学临床实践也证明,针感越强疗效越好。无论是针刺治疗也好,针刺镇痛也好,甚至于研究经络实质也好,都是从针刺穴位产生针感开始的。所以产生针感的组织结构——穴位针感感受器搞清楚,对于阐明针麻原理,探讨经络实质都具有其重要意义。根据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指示:“中国的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我们进行了本项  相似文献   

2.
<正> 近年来神经科学得到了迅猛发展,特别是对感觉系统的研究进展,正向阐明经络(meridian)实质接近,故拟就有关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从而初探经络实质。1 初级传入神经元细胞体脊髓背根节(DRG)是躯体和内脏初级传入神经元细胞体的集中地、节外散在细胞很少,细胞体基本上是分节段集中的,但分布有重叠,且节间也  相似文献   

3.
脊髓纵裂     
<正> 脊髓纵裂(diastematomyelia)是指脊髓或马尾发育缺陷的一种罕见畸形。这种畸形是以“脊髓或马尾被间隔(septum)在矢状面上呈节段性分开”为特点,且多伴有脊椎骨等的发育异常。这种分别由纤维组织、纤维软骨、骨组织或上述几种成份  相似文献   

4.
用大鼠为实验对象 ,以 Evans蓝渗出为指标 ,观察在长轴突反射实验条件下 ,电刺激足太阳膀胱经承山穴后的神经源性炎症反应的分布。结果 ,刺激侧的爪部、小腿后外侧区及股后外侧区皮肤出现了似循足太阳膀胱经的蓝色渗出 ,对侧无渗出。定量分析显示 ,渗出部位皮肤 Evans蓝含量显著高于对侧同部位和对照组皮肤 (P <0 .0 1 )。内脏器官中 ,膀胱组织的 Evans蓝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 P <0 .0 1 ) ,其余内脏组织的 Evans蓝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明显改变。结果提示 ,穴位刺激可引起节段内循经及相关内脏的神经源性炎症反应 ,长轴突反射可能参与了经络活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家兔反射性下颌运动为痛反应,观察了不同条件下各类传入纤维的电针镇痛作用并探讨其产生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 1.各类传入纤维在不同条件下的电针镇痛作用仍然是兴奋的纤维越细镇痛作用越强。 2:粗纤维 (Ⅰ、Ⅱ类纤维) 的作用具有明显的节段性特征;而细纤维 (Ⅲ、Ⅳ类纤维) 的作用是超节段性的,它主要是通过激活内源性吗啡样镇痛系统而发挥其镇痛作用的。 3.高频电针可明显减弱细纤维的传入活功,使Ⅲ类纤维的作用减弱或消失,Ⅳ类纤维的作用虽不减弱但有应激成分的参与,因而是不适用的。 4.我们建议:在针剌镇痛和针剌麻醉实践中采用近节段,低频率、高强度电针剌激有可能取得最满意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6.
用[~3H]-2-脱氧葡萄糖相对定量的方法进一步证明了痛信息主要投射到同侧脊髓背角的Ⅰ、Ⅱ、Ⅳ,Ⅴ、Ⅵ和Ⅹ层,针刺信息投射到同侧背角的Ⅰ、Ⅱ、Ⅳ、Ⅴ层,两者有相互重叠的层次投射,正是在这些部位,两种信息可能相互作用、在脊髓水平实现对痛觉的调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法研究了8例家兔内关穴区感觉及运功神经的来源。发现在注射侧的C_5—T_1脊神经节和C_7—T_1脊髓内有标记细胞,且标记细胞以C_8和T_1为最集中。在脊髓内,标记细胞位于前角外侧区或前角与侧角交界区(Ⅷ和Ⅸ层);在脊神经节内,标记细胞主要位于周缘区(占47.27%)。另外,还讨论了穴位相对特异性与穴区感觉及运动神经元的分布节段及其分布节段集中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用三条人的脊髓,九条猫的脊髓,三条狗的脊髓,四条免的脊髓进行了研究。1.人脊髓最长的脊髓节是第三胸脊髓节(Th3),猫是第十二胸脊髓节(Th12),狗是第四颈脊髓节,兔是第三腰脊髓节(L3)。在人和动物,一般来说脊髓胸段都比脊髓其它段长。人和狗的脊髓颈段比腰骶段(L-S)长。猫和兔的腰骶段比颈段长。2.灰质体积的比较是人、猫、狗、兔的腰膨大均比颈膨大的灰质体积大。人的胸段灰质体积最大。3.人的脊髓白质面积近颅则有明显的增大,兔的脊髓白质面积近颅侧没有明显的增大。4.一般来说,动物脊髓前角的体积都大于后角,但是人脊髓颈段和胸段前角的体积小于后角。动物脊髓中间带的体积比人的大。5.人脊髓白质后索的面积比前索面积大,但是兔脊髓白质后索的面积比前索面积小。我们发现人和猫的灰质向前移动是动物进化在脊髓的标志。可能在神经解剖和神经生理实验方面猫的脊髓是比较满意的实验对象。  相似文献   

9.
给大鼠静脉注射Evans蓝溶液,切断L1 以下所有腹根,保留背根,横断脊髓,同心针电极刺激承山穴30m in,记录并测定皮肤及内脏组织Evans 蓝的含量。结果表明:连续电刺激右侧承山穴,于左、右侧腰部以下皮肤出现似足太阳膀胱经走行的蓝色渗出。测定其Evans蓝含量显著高于旁开10m m 处( P< 0.01),亦显著高于上背部及异体对照组( P< 0.01)。同时测定内脏组织的Evans蓝含量发现,膀胱、输尿管及生殖系的含量显著高于异体对照组( P< 0.01),穴位刺激经背根反射(Dorsalroot reflex,DRR)可引起同侧和对侧皮肤及皮下组织跨脊髓节段的似循经走行的神经源性炎症反应,同时可引起同侧和对侧相关内脏组织的神经源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祖国医学认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强调针感和疗效的关系。大量临床实践证实,针感是产生疗效的重要指标,是针刺治疗病的关键。无论针刺治疗,针刺镇痛,甚至于研究经络实质,都是从针刺穴位产生针感开始的,所以,搞清楚产生针感的组组结  相似文献   

11.
实验用大鼠,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切断L_2以下背腹根,电刺激左侧膀胱神经,在同侧腓肠神经分离细束,并记录到一单位放电,其传导速度(1.09±0.31m/s)在无髓细纤维范围。并用实验证实了该单位放电系由膀胱神经传向DRG,再由DRG外周轴突分枝传导到腓肠神经的长轴突反射电位。为阐明“穴位”经络生理实质及牵涉痛的机理提供了可靠的电生理学证据。  相似文献   

12.
实验用大白鼠,戍巴比妥钠腹腔麻醉,切断L2以下背腹根,脱去L1以下全部皮毛,静脉注射Evans蓝(40mg/kg),连续电刺激左侧膀胱神经,在同侧下肢皮肤及皮下可呈现点条状分布的蓝色渗出,而对侧则无,照相记录。并测定其皮肤及皮下Evans蓝含量,发现其与对侧相同区域、背部及腹部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上结果说明:刺激膀胱神经引起的同侧下肢皮肤血管扩张、血浆外渗等神经源性炎症反应是通过内脏躯体长轴突反射引起的。长轴突反射活动是穴位及经络活动的一部分,并参与牵涉痛机理的形成。为阐明经络生理实质及牵涉痛机理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观察亚硒竣钠对离体蟾蜍脊髓背根电位的作用。结果表明:亚硒酸钠对背根电位(DR-DRP、VR-DRP)的幅度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双相效应。用蔗糖间隙法记录证明亚硒酸钠对背根有去极化作用。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分析认为:亚硒酸钠所诱发的自发性背根电位是其对中间神经元活动影响的结果。并结合有关资料对亚硒酸钠的作用机制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以离体蟾蜍脊髓为标本,观察亚硒酸钠对腹根反射的作用。发现硒对腹根反射的作用是先兴奋、后抑制。用蔗糖间隙法记录表明硒对腹根有去极化作用。Mg~(2+)明显削弱这一作用,提示硒对中间神经元的作用占主要地位。亚硒酸钠可时抗腹根的强直后超极化电位(即强直VRP的正相波)进一步从反面印证了它对腹根的去极化作用。本文所得结果说明亚硒酸钠对蟾蜍脊髓具有先兴奋、后抑制的双相效应。  相似文献   

15.
Numerousgangliaandnerves(constitutingaganglialplexus)werefoundintherightatrialfatpadonsurfaceofcanineheart.Cardiacintrinsicneuronsintheplexushavebeenassumedtocontainnotonlyparasympatheticefferentneurons,butafferent,localcircuitandpostganglionicsympatheticneuronswerealsopresentintheplexus"~".Itwasnuclearwhetherandhowcardiacneuronsconnectwithsomatoceptororacupuncturepoints.Thechangeofcardiovascularactivitymaybeinducedfollowingacupuncture.Itwassuggestedthatacupuncturewouldhavethebitropicadjustm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