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基于相似理论在室内模型试验中的运用,对路堤荷载作用下桩帽式CFG桩复合地基、天然地基的承载特性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同时运用数值分析软件对原型桩帽式CFG桩复合地基与天然地基的承载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桩帽式CFG桩能充分发挥桩体的承载作用,同时能有效地控制黄土地基的沉降变形。  相似文献   

2.
CFG桩单桩承载力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结合京津城际客运专线永乐车站施工,介绍CFG桩单桩承栽力检测试验方法及检测中的注意要点,并对CFG桩沉降量与荷栽大小的变化关系、同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韩旭  吴顺川 《路基工程》2009,(1):130-132
分析了扩顶CFG桩的作用机理,以河南省驿宛高速公路一桥头软弱地基加固作为工程背景,进行现场监测,并依据监测数据,对普通桩和扩顶CFG桩从路基沉降、土体侧移和桩、土应力比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扩顶CFG桩复合地基起到了很好的“集中荷载”作用,能更有效地控制沉降。  相似文献   

4.
柔性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探讨了常用的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局限性的基础上,将CFG桩分别作为柔性桩、刚性桩应用于柔性基础下的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算例表明,柔性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宜将CFG桩作为刚性桩计算,结果与实测相比,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桥头跳车的原因,介绍了桥头跳车的应对措施。并根据桥头地基沉降的具体情况,采用CFG桩、载体桩2种桩型复合地基对桥头地基沉降进行处理,对其中的控制效果进行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桥头地基沉降控制的实际工作中,CFG桩复合地基或载体桩(由混凝土、夯实填充料、挤密土体和混凝土桩一起组成的具有承载作用的桩体)复合地基对沉降有着良好的控制效果,满足了桥头地基沉降控制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6.
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桥头跳车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值分析软件FLAC^30,对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桥头跳车的效果进行模拟,得出CFG桩复合地基在不同桩长、不同桩距情况下路基沉降变化特征,以及桩长、桩距与桩、土应力比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杨青 《北京公路》2001,(6):18-21
本文通过对影响地基沉降的几种因素的分析,分析沉降理论计算,对常用的几种桩基处理地基沉降方法进行了比较,提出CFG桩在道路工程施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通过埋设沉降观测板对路基横断面沉降变形进行实时观测,得出了横断面方向路基沉降变化规律,计算分析了不同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平面布置方案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了基于均衡沉降控制的公路软基CFG桩处治方案。结果表明,路基高度为3~8m时,路肩处沉降量是路基中心沉降量的62.5%~81.4%,坡脚处沉降量是路基中心沉降量的4.8%~14.6%;对地基进行CFG桩加固处理时,在满足复合地基承载力要求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地基变形均衡性和工程方案经济性,路肩到坡脚范围内桩间距可增大0.5m。  相似文献   

9.
高速铁路对工后沉降要求严格,无碴轨道对桥路、隧路过渡段差异沉降限为5 mm,一般路基地段工后沉降限为15 mm.因此,我国不少在建客运专线需要采取措施对地基进行处理,以有效控制地基沉降.在深厚土层地基上修筑无碴轨道,现行地基处理措施主要为CFG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及路基桩板结构.文中分析了各种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沉降的计算方法.提出当应用CFG桩和预应力管桩处理深厚土层地基时,结合采用筏板结构,更能发挥CFG桩和预应力管桩的承载力和有效控制沉降;深厚土层地基处理后计算沉降应进行修正,其修正系数:CFG桩地基处理复合模量法为0.2左右,管桩地基处理桩基法为0.2~0.4.  相似文献   

10.
CFG桩复合地基参数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某高速铁路CFG桩复合结构加固软土地基的方案,采用数值分析手段,对CFG桩复合地基的基础结构类型、有无桩帽、桩距等参数对地基变形的影响进行分析,结论认为:随着基础结构刚度的增加,路基中心的沉降明显减小;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明显得到均化;设置桩帽可以与减小桩距或增加垫层刚度达到相同效果。  相似文献   

11.
软土地基高速公路工后沉降普遍偏大,结构物与相邻软土地基差异沉降造成路面呈波浪起伏,严重影响交通安全。分别考虑软土地基在CFG桩、袋装砂井、粉喷桩的地基处理方式,分析差异沉对结构物内力分布的影响程度,可为设计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采用CFG桩进行处理深层软弱地基的桥头路段,可有效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变形,工后沉降小,为以后类似工程设计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3.
以具有典型软土特征的滇池流域道路地基处理为例,阐述了CFG桩、素混凝土桩、抗滑桩等几种桩型在滨湖相软基处理中的应用情况,并进行了作用分析。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介绍了接触有限元模型在摩擦桩沉降计算中的应用。建立ANSYS有限元模型,计算软土地基中摩擦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沉降。该模型土层定义为弹性,以面面接触对模拟桩土接触面,温度荷载模拟土层对桩的侧压力。计算得Q-S曲线与试桩实测资料对比,结果表明,用该方法进行基桩沉降计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软基公路一般具有较大沉降,这是软土基承受载荷能力较差导致的。较大的沉降会使道路损害严重,还会导致交通事故发,因此进行软土基沉降控制研究十分关键。文章从碎石桩作用机理和施工工艺出发,通过PLAXIS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学模型对软土基和碎石桩处理地基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碎石桩对处理软基公路沉降有较好效果,可为今后软基公路的沉降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由于岩土材料变形随时间呈现蠕变的特点,基于深搅桩复合地基工程地质复杂、地基检测要求严格,对此需对水灰比较大的实际工程状况进行分析。该文通过现场试验实测数据的分析,运用二维流变理论对深搅桩复合地基沉降进行拟合并预测未来沉降。预测结果显示25a时,地下通道结构上方滑行道面沉降大约在9.6cm,各点间的不协调变形变坡率都控制在1.5‰以内,地基处理可以满足机场滑行道对沉降的要求;同时也说明所选的二维流变理论具有良好的实际运用性。  相似文献   

17.
大门大桥位于温州瓯江口沙头水道,该区域软土巨厚,基岩埋深在150 m以上。为增加桩基承载力和减小基础沉降,大桥采用桩端压浆工艺,并对主桥试验桩进行了静载试验,以验证桩端压浆前后桩基极限承载力及沉降的变化。该文介绍了其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通过试验表明,桩端压浆具有明显的效果,单桩承载力提高了15%,桩端位移显著减小,为设计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该文对实际工程中三岔挤扩灌注桩(简称DX桩)与直孔桩的抗压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由于三岔挤扩灌注桩有承力盘或承力岔,其受力呈现为摩擦端承桩受力模式,相比直孔桩具有承载能力大,沉降小的良好受力性能。  相似文献   

19.
基于沉降控制原则的桩基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沉降控制为原则的桩基设计是现代桩基相互作用理论的主要成果之一,文章着重介绍了复合桩基、疏桩基础、减沉桩和桩体复合地基等桩基设计方法的特点,提出了各种不同类型桩基相互作用的区别和各自的原理,以明确其不同概念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公路、铁路桩承式路基中桩基的累积沉降发展对路基变形影响很大,为有效控制路基变形并利于后续运营,有必要深入研究竖向循环荷载下单桩的累积沉降发展规律。通过新研发的土体加压装置对模型试验中桩侧土体施加额外的侧向压力,开展了竖向循环荷载下双层地基中单桩模型试验,基于模型试验结果分析了循环荷载下侧向压力对桩顶累积沉降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了侧向增压地基中循环荷载频率、循环荷载比(CLR)、静偏荷载比(SLR)对桩顶累积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侧向压力不仅提高了单桩的极限承载力,还对循环荷载作用下桩顶累积沉降的影响明显,尤其循环荷载较小时增加侧向压力可能会改变桩顶累积沉降的发展模式。循环荷载下单桩的桩顶累积沉降明显受到循环次数、SLR、CLR及循环荷载频率的影响,桩顶累积沉降随着循环次数、CLR和SLR的增加而增大,且在循环加载前期的桩顶累积沉降发展较快,CLR对桩顶累积沉降的影响比SLR的大;荷载频率的增大同样会导致桩顶累积沉降增加,并朝着不利于桩基安全的方向发展;发展型的桩顶累积沉降与循环次数的关系可用对数函数进行表述。当前仅以荷载大小作为桩顶累积沉降发展类型的判定标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在工程设计及运营中特别注意循环荷载频率、CLR、SLR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