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汽车追尾事故城市道路中仅次于正面和侧面相撞的多发事故类型。2004年,尾随碰撞事故占全年事故总量的15.45%,而驾驶疲劳则是引发夜间追尾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世界各国因疲劳驾驶所造成的各类交通事故总量中占有一定比例。有些学者认为交通死亡事故的35%-45%可归因于驾驶疲劳。  相似文献   

2.
根据不同的研究课题表明,由疲劳驾驶造成的重大交通事故所占比例大约是10%一20%。德国保险公司所作的调查结果显示,四分之一的高速公路死亡事故的原因就是疲劳。另据美国公路交通局NHTSA的观点,人在疲劳时,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会上升4倍至6倍。奔驰开发的"疲劳识别"辅助系统能识别驾驶员的疲劳状态,并及时予以警告。该技术的开发始于几年  相似文献   

3.
根据不同的研究课题表明,由疲劳驾驶造成的重大交通事故所占比例大约是10%-20%。德国保险公司所作的调查结果显示,四分之一的高速公路死亡事故的原因就是疲劳。另据美国公路交通局NHTSA的观点,人在疲劳时,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会上升4倍至6倍。  相似文献   

4.
统计数据表明,在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事件中,因疲劳驾驶而造成的死亡事故高达50%之多。可见,疲劳驾驶已成为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有关资料统计显示,驾驶员违章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占事故总数的50%以上,而疲劳驾驶所引发的车辆事故占行车事故的5%-10%。近几年,部队驾驶员因疲劳驾驶所发生的车辆事故也在呈上升趋势。驾驶员疲劳会造成判断失误和驾驶错误明显增多,对潜在事故的可能性及应付办法考虑不够细致。主要表现为:感觉机能的敏,违章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占事故总数的50%以上而疲劳驾驶所引,发的车辆事故占行车事故的5%~10%近几年部队驾驶员因疲劳。,驾驶所发生的车辆事故也在呈上升趋势。驾驶员疲劳会造成判断失误和驾驶错误明显增多对潜在事,故的可能性及应付办法考…  相似文献   

6.
为从多维度精准剖析影响城市道路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因素,选取了我国某城市2018—2020年交通事故数据库中的4 587条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从人、车、路、环境这4个方面,分别针对财产损失事故、伤人事故、死亡事故建立了模型。深入分析了道路物理隔离位置、路侧防护设施类型等因素对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并利用Hosmer-Lemeshow检验和一致性检验对模型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①道路物理隔离的空间位置对事故严重程度有显著影响,仅布设中心隔离设施发生死亡事故的概率是同时布设中央和机非隔离的2.304倍。在有中心隔离设施的高等级道路中,增设机非隔离设施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②路侧防护设施类型为行道树、绿化带时,发生死亡事故的概率分别是金属护栏的1.982倍、1.648倍。与金属护栏相比,行道树更容易引发严重事故。③夜间无路灯照明发生死亡事故的概率是夜间有路灯照明的1.808倍,夜间无路灯照明是导致死亡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④受过高等教育的驾驶人发生财产损失事故和伤人事故的概率较高,受过中等教育的驾驶员发生死亡事故的概率较高;受过中等教育驾驶员发生死亡事故的概率是高等教育驾驶员的2.049倍。研究深入分析了影响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显著因素及其对事故的影响,为事故严重程度的精细化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持,为交通规划与管理部门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疲劳驾车事故很常见 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会产生生理机能或心理机能失调,即在生理或心理上产生疲劳,从而机能失调.驾驶员在行车中一旦出现疲劳征兆,离闯祸也就不远了.据统计,因疲劳驾车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总起数的20%左右,占特大交通事故的40%以上.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晰公路隧道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在分析了16条公路隧道3年内发生的296起交通事故的空间特性、事故形态及其发生原因的基础上,以交通事故严重程度为因变量,将其分为仅财产损失、轻伤、重伤或死亡事故3个等级,从人、车和隧道行车环境3个方面选择了14个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潜在影响因素,分别采用有序Logit模型和部分优势比模型建立交通事故严重程度分析模型,并采用Brant检验判断比例优势假设。研究结果表明:与公路隧道交通事故严重程度显著相关的有4个自变量,分别为是否涉及大货车、事故涉及车辆数、事故发生时间和天气因素,其中是否涉及大货车、事故发生时间和天气因素3个自变量满足比例优势假设,而事故涉及车辆数不满足比例优势假设;对于部分优势比模型来说,涉及大货车的事故发生轻伤事故、重伤或死亡事故的概率比不涉及大货车的事故分别增加10.2%和3.4%,多车事故发生轻伤事故、重伤或死亡事故的概率比单车事故分别增加1.9%和5.9%,夜间发生轻伤事故、重伤或死亡事故的概率比白天分别增加5.6%和1.7%,非雨天发生轻伤事故、重伤或死亡事故的概率比雨天分别增加4.5%和1.5%。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拥有全世界约2.5%的汽车.然而引发的道路交通死亡事故却占了全球的15%.已成为交通事故多发国家。据公安部网站消息,2008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6.5万起.造成7.3万人死亡,30.5万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高达10.1亿元。按发生事故的原因分析,驾驶员违法占70~80%.机动车机械故障原因小于5%,道路及相关设施占1%.行人违法占15%。可见.驾驶员和行人违法是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最主要原因。30年来,尽管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人口众多并且以混合交通为主导致了人车碰撞交通事故中极高的行人伤亡率。2007年,因碰撞事故导致62706人死亡.占死亡总数的76.8%。所以.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预防汽车和行人碰撞事故的发生仍然是我们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0.
交通事故统计数据表明,汽车正面碰撞事故是死亡人数最高的成因。从我国2003年交通事故统计表明,在我国道路交通条件下,侧面碰撞是发生频次最高的事故.但正面碰撞事故造成死亡人数最多.2003年正面碰撞次数(244776次),占总次数(773137次131.66%,死亡人数(41325人)占总死亡人数(109381人)的37.78%.受伤人数(206225人)占总受伤人数(562074人)的36.69%;侧面碰撞次数(258846次)占总次数33.48%,死亡人数(29620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我国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道路交通状况和车辆性能有了极大改善,但交通安全问题依然十分严峻。据统计,我国交通死亡事故约占全球的16%,已连续多年成为交通事故最多发的国家。2011年我国共接报有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210812起,其中由于客货车肇事造成人员死亡的事故占33.1%,而由客货车导致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交通事故则分别占85.1%和86.5%。营运客货  相似文献   

12.
杨勇 《汽车运用》2006,(7):36-36
近几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年均60多万起,亡人10万左右,伤亡率居高不下,仅中保集团每年赔付金额160多亿元,其中一半是碰撞所造成的损失,约40亿元是追尾事故造成的。在事故形态中,交通追尾事故占到了20%左右,军车交通事故中追尾事故占的比例更高,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形态。引发交通追  相似文献   

13.
"宁停三分,不抢一秒。"这句交通安全宣传老口号,看似平常但很多人做不到。据有关部门统计,在全国道路交通死亡事故中,约25%发生在路口,而发生在路口的交通事故中90%以上是由违反信号灯指示造成的,其中闯黄灯现象尤为严重。另有数据表明,因不按规定让行、超速造成路口交通死亡事故占路口死亡事故总人数的40%以上。究其原因,实际上与机动车或行人闯红灯、闯黄灯均有很大的关联。  相似文献   

14.
陕西“8·26”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再次把驾驶员的疲劳驾驶问题推到前台.据悉,在所有因驾驶员因素造成的交通安全事故中,大约有10%到13%的因素是因驾驶员疲劳驾驶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当驾车在道路上行驶的时候,需要驾驶者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捷的反应。目前少数人疲劳驾车所造成的特大交通安全事故就占了全部交通事故总数的40%,对安全行车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杨峰 《汽车运用》2001,(9):49-49
违章驾驶是诱发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据统计,因超速违章而发生的交通事故占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总数的50%以上,造成的人员伤亡占70%以上.  相似文献   

17.
机动车辆因停车不当或措施不规范同样会造成交通事故.根据某市交警队事故科的资料统计表明,此类事故竟占年度总事故的10.55%.那么,应怎样防止和避免此类事故发生呢?  相似文献   

18.
道路交通事故致因理论是事故致因理论的一个分支,通过对大量交通事故典型案例的研究,揭示形成交通事故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找出交通事故的机理。道路交通事故致因理论的核心是"危险形成—避险失误"机理和"环境—危险"作用律。道路交通事故致因理论可以指导事故调查、事故鉴定、判断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从而比较准确地认定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  相似文献   

19.
气象与交通     
恶劣天气是导致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道路阻塞、路产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统计资料表明:在高速公路上,事故的首要原因是疲劳和瞌睡,占26%;而对气象条件考虑不足占13%,位居第二;当对气象条件考虑不足、安全距离不够、速度过快时危险性更大,占事故的27%。为此近年来国内外专家不断在研究和探索气象各要素对高速公路运行的影响,加强气象信息的检测、分析和发布等灾害事故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0.
脾气急躁的驾驶员事故发生率高。有研究者对750名肇事驾驶员的心理性格进行了调查测试,其中50%的肇事驾驶员属于脾气暴躁型,好开“英雄率”、“赌气车”、“冒险车”等。驾龄2~4年的驾驶员事故发生率高。有关车辆事故统计分析表明,18~30岁的肇事驾驶员占整个车辆交通事故的42%;驾龄2~4年的肇事驾驶员占整个交通事故的52.4%。军车驾驶员年龄大都在18~30岁之间,血气方刚,性格脾气还没有定型,开车最初2年间,由于刚开始顶车,往往还能小心谨慎,车速不敢过快,事故发生率也比较低。但经过2年以上的锻练,技术比较熟练,胆子也比较大了,就自以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