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与强手过招,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的必杀技在哪儿。 奇瑞、比亚迪等中国的民族汽车企业自然知道这个道理。最近两年,中国汽车的自主品牌们虽然在销量上崛起,占据了中国乘用车市场的三分天下,但是,在质量、利润、品牌和可持续增长性等方面上,自主品牌仍旧差距明显。  相似文献   

2.
按照《汽车工业振兴纲要》提出的的到2000年我国汽车的产量及保有量情况,本文预测了到2000年时汽车灯具的市场情况,分析了我国汽车灯具在产品,工艺,材料等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的差距,并提出了“九五”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趋势分析与研究,指出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规律及特点,并采用了多种方法对中国汽车市场的未来进行了定量预测;在市场细化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与态势。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我国重型载货汽车行业现状及各主要生产厂家的发展情况,对1999年我国载货汽车市场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就2000年我国重型载货汽车需求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5.
1999年中型载货汽车产、销量平稳,全年产,销量达到18.5万辆,与1998年大体相当。自1993年以来,中型载货汽车市场份额不断下降,1999年市场为10.17%,呈继续下降态势。中国加入WTO、燃油税政策实施环境保护、等因素都将不同程度地影响中型载货汽车市场。预计2000年,中墼工货汽车市场需求量为18万辆市场份额为9%。  相似文献   

6.
借助电子计算机,采用直接实施时序外推预测和开展间接性的关联分析预测的方法,对我国汽车市场1995 ̄2005年的总保有量、总需求量及其重、中、轻、微型汽车和轿车市场的保有结构、需求结构进行系统地定量分析。预测1995年我国汽车市场总保有量约为1020万辆,2000年为1855万辆,2005年为3370万辆;1995年我国汽车市场总需求量约为145万辆,2000年为275万辆,2005年为530万辆。  相似文献   

7.
《时代汽车》2014,(2):46-49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全球经济疲软的境况下,各大汽车巨头都将目光盯紧了中国汽车市场。而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也让他们在中国收获了金色的硕果。  相似文献   

8.
我国汽车塑料的发展与需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汽车市场的需求状况,对我国汽车塑料2000年至2010年的用量、品种、生产技术与装备的需求和发展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
《汽车与配件》2005,(26):8-8
“中国-东盟贸易协议”的生效.对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是个利好消息。东盟地区的汽车市场是一个年增长二位数的市场。当地汽车除民族品牌车(如马来西亚的Proton)之外.大都为日、韩合资车的天下。目前国内的自主品牌汽车,如吉利、奇瑞等也开始向当地渗透,开厂或出口产品。  相似文献   

10.
饶达 《轿车情报》2009,(9):44-45
由于全球汽车市场连续两年大幅度下滑,2008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仅占世界汽车市场分额的15%,今年上半年已经达到23%。2010年国内汽车市场增速肯定会降下来,然而全球经济复苏的速度也不容乐观,因此中国市场份额还会增长,估计会超过24%。这一步的跨越将使中国真正成为最大的汽车市场,而且能长久的保持下来,因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庞大的人口基数决定了一切。  相似文献   

11.
从总体上看,199年我国汽车市场由低速增长转变为适度快速增长,轻型货车取代了轿车和微型客车,成为带动1999年汽车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2000年汽车市场的总体形势将保持较为积极的态势,预计总需求量在195万辆-200万辆左右,其中轿车需求量将达到65万辆在轿车将斩我国汽车市场的第一增长点。  相似文献   

12.
轿车产量连续几年的急剧增长造就了中国汽车电子市场的快速兴起,但目前这一规模达600多亿元的新兴市场却成为外资的天下,片未给本上企业带来多少实惠: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中国汽车市场近年来的产销形势,以及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对中国汽车市场前景进行了分析,得出中国汽车市场仍将稳健增长的结论。文章指出,中国汽车市场面临的挑战与隐忧是能源紧缺、污染环境、交通安全和基础脆弱,管理不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每周要闻     
《汽车与配件》2012,(9):9-17
总编点评罗锦陵《轿车情报》《汽车与配件》"技术与市场"专题"技术与应用"专题"制造技术与材料"专题"产业经济报道"专题"商用车与发动机"专题"新能源汽车"专题市场换技术的新内涵20多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市场换技术"的模式,一直受到众多舆论的诟病,总认为市场并没有换来技术。但事实是,进入新世纪之后,民族品牌迅速发展成长。国内乘用车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商用车市场几乎一统天下、2011年汽车  相似文献   

15.
《当代汽车》2007,(9):8-8
前不久,上海汽车股份乘用车公司宣布其第一款中高级轿车荣威750,上市四个月销量累计超过1万辆,单月销量在该细分市场V6系列车型的份额中占到22.5%,位居前三甲。随着以荣威750为代表的具有英伦风格轿车逐步取得消费者的认可并获得市场成功,中国中高档轿车市场四分天下的局面已形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张谊 《轿车情报》2011,(2):256-257
如果说之前中国汽车5-7万元的市场,进口或合资汽车品牌受限于自身品牌或成本因素不屑或难以进入,而成为了国产车天下的话。那么雪佛兰在2010年推出新赛欧,无疑是把这潭水给搅得有些不平静了。  相似文献   

17.
王裕平 《时代汽车》2006,(12):I0001-I0002
“得民心者得天下”。试问中国最广大的民心在哪里?无疑在农村。中国13亿人口,9亿在农村,因此,得农村汽车市场者得天下理应成为当前处于发展关键阶段的中国汽车产业的重要战略取向。道理如此,但实际真是如此吗?  相似文献   

18.
《中华汽摩配》2005,(3):14-16
一.2004年汽车市场发生新的变化以后。中期预测也将发生改变 2002年,国内汽车市场出现“井喷”之后,许多机构对中国汽车市场预测过于乐观,如2010年将超过1000万辆,2020年将接近2000万辆。2004年,国内汽车市场增长速度陡降,从2003年的36%下降到16%左右。许多人认为这个变化是短期的现象,很快就会过去.中国汽车市场还会以较高的速度扩张。但是如果我们分析2004年汽车市场变化的原因,就会看出中国汽车市场在增长中遇到了巨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19.
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秀婷  管顺丰 《北京汽车》2003,(2):20-23,27
通过对中国汽车市场宏观经济、市场主体、产品结构、市场竞争、市场绩效等特点的分析。对中国汽车市场营销与消费的趋势进行了预测,提出了发育我国汽车市场,使之保持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自主品牌自从1998年吉利、奇瑞先后创办以来,到2004年逐步形成气候,合力红旗夏利共同抵御住了外资汽车巨头"狼来了"的恐吓。到2007年,收获的是中国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自主品牌轿车市场。盘点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的这十年,发展模式、思路虽然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