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5 控制计划编制基本原理。控制计划编制是基于DMIS的列车运行调整系统的分散自律调度集中(CTC)实现自动控制的前提。列车运行调整是行车指挥自动化的重要内容,但在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中,计划的编制和调整考虑因素更多、更加细致。控制计划的编制是否合理准确,将直接影响列车进路的自动控制、列车运行的效率和安全。  相似文献   

2.
智能型自律分散调度集中系统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铁路行车调度指挥自律分散型控制系统作了确切的解释,并结合我国铁路运输的具体情况,给出了新一代的智能型自律分散CTC系统的具体模型。  相似文献   

3.
由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研制开发的FZT—CTC型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于2004年8月12日通过铁道部技术预审。新一代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CTC)是综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采用智能化分散自律设计原则,以列车运行调整计划控制为中心,兼顾列车与调车作业的高度自动化的调度指挥系统。该系统成功的突破了传统调度集中系统无法有效地处理调车作业和列车作业之间矛盾的瓶颈,彻底  相似文献   

4.
中国铁路新一代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CT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度集中是调度中心(调度员)对某一区段内的信号设备进行集中控制、对列车进行直接指挥、管理的技术装备。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CTC)是综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采用智能化分散自律设计原则,以列车运行调整计划控制为中心,兼顾列车与调车作业的高度自动化的调度指挥系统。以“CTC”为标志,加快实现铁路运输生产调度指挥智能化是今后铁路信息化建设的主攻方向之一。在研发人员的刻苦攻关下,我国铁路首次运用的新一代CTC“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于2003年11月26日在西(西宁)哈(哈尔盖)段率先上道并投入试用。新一代…  相似文献   

5.
区域计算机联锁实现了车站联锁、区间闭塞和调度指挥一体化控制,在我国铁路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基于区域计算机联锁的调度集中(CTC)系统进行研究,有实际意义。本文给出一种基于区域计算机联锁的CTC车站系统的结构和方案。系统采用智能化分散自律设计原则,依据列车运行调整计划来自动控制区域范围内车站的列车进路,同时,在列车运行调整计划的基础上,解决了区域范围内车站的列车作业与调车作业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冲突,实现了列车和调车作业的统一控制。以大秦线的王岭线路所、秦皇岛北站为例,讨论了区域控制后运输组织的变化,详细分析CTC功能的改变,并研究了CTC车站自律机、车务终端、电务终端的相应处理。该方案结构简单、可节省投资;系统运行稳定,可提高运输指挥效率。  相似文献   

6.
大秦线CTC分散自律调度集中控制系统,为提高大秦线的运能、运量提供了先进的运输组织和指挥手段,其功能的实现不仅靠自身先进、科学、完善的软件系统和合理的硬件架构,还离不开外设接口设备的支持。外部接口设备与CTC系统构成一个不可分隔的整体,使系统间达到信息资源共享,从而实现CTC系统的各项功能。随着大秦线CTC系统在运用过程中的不断完善,对接口间的协议、数据交换等方面进行了不断的优化,结合实际运行情况对外部接口设备的原理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7.
分散自律调度集中(CTC)系统调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总体调试方案 分散自律调度集中(CTC)系统的调试,遵循《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技术条件(暂行修订稿)》、《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行规》、《站细》等标准。  相似文献   

8.
通过CTC系统的应用,能够使调车作业跟列车作业在时间以及空间上的冲突得到有效的解决,从而实现对调车作业的有效控制,促进国内铁路的运行管理水平得以显著升高。但是目前的CTC系统运行过程中依旧存在有比较多的问题,主要就对国内铁路CTC系统的应用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借此来促进CTC系统应用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9.
结合浙赣线CTC系统的建设实际,针对繁忙干线轨道运用复杂的大型编组站或区段站,列车运行控制和调车运行控制之间的冲突,以及CTC区段与非CTC区段的衔接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联锁系统是保障车站通过能力和行车安全的重要信号设备。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和分散自律调度集中CTC的快速发展,对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这一背景,提出了发展一体化、全电子化、智能化、区域联锁化新一代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