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启华 《水运工程》2004,(12):46-48
简要介绍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施工、应用及技术性能,分析掺合料、外加剂对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施工、应用及其技术性能;分析掺合料、外加剂对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嘉陵江草街航电枢纽工程分别对不同品种掺合料及不同厂家生产的外加剂进行了HF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委托长江科学院对混凝土的抗冲耐磨强度进行对比试验,同时提出HF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办法。结果表明:掺有2%HF混凝土外加剂的HF混凝土与硅粉混凝土的抗冲耐磨强度相当,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4.
外加剂的掺入是影响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的一个主要因素。基于自密实混凝土(SCC)配合比的基本理论,研究无收缩外加剂ZM掺量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确定适合水利封堵工程混凝土的无收缩外加剂最佳的掺量。试验结果和实际工程应用表明:ZM的减水效果随掺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其减水剂饱和点为16%~18%;外掺ZM掺量 14%~16%时,自密实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5.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已被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目前大多数的研究侧重于对其施工性能的改善,而有关其力学及耐久性能研究则鲜见报道.依据优选原材料及外加剂匹配试验,设计9种配合比,在配合比满足强度考核要求前提下,进一步开展不同介质水中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冻融试验,分析不同配比条件下,混凝土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采用的配合比不仅满足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要求,还具有良好的抗冻融性能.相关结论可为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在水位变动区及有抗冻要求环境中的抗冻融破坏技术措施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依据优选原材料及外加剂匹配试验,设计9种配合比,在配合比满足强度考核要求前提下,分析掺合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并进一步开展不同介质水中水下自密实混凝土冻融试验,分析不同掺合料配比条件下,混凝土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本文采用的配合比不仅满足水下自密实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要求,还具有良好的抗冻融性能。  相似文献   

7.
提出用混凝土电导快速评定海港浪溅区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试验方法和指标,并用该用该法测不同水灰比、水泥品种、外加剂、掺合料、龄期、厚度的混凝土和出错混凝土试件,以验证其可靠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硫酸钠作为混凝土早强剂及其主要成分已有较久的历史,成为现代工程常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剂之一。将其掺入混凝土中,有效提高了前期强度,同时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抗渗、抗冻性能等,但对混凝土耐久性没有帮助。从硫酸钠型早强剂的定义及分类入手,主要阐述了硫酸钠对混凝土主要性能的影响;结合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硫酸钠含量对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的影响,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技术,通过反应过程中氢氧化钙、石膏、钙矾石等物质浓度的变化描述了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9.
徐厚朝  谢洪兵 《中国水运》2010,(12):245-246
回弹法是常用混凝土强度的无损检测方法。但随着混凝土向高强度、高性能和特殊性能绿色混凝土(CHIC)方向发展,大量掺和料、化学外加剂使用,使得混凝土表面质量和内部质量存在差异,因此其测试结果误差较大。文中结合涡河四桥空心板梁强度检测,分析回弹法检测泵送商品混凝土强度的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建议对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的相关内容修正、完善。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我国再生混凝土使用的局限,着眼于经济、环保的可持续性发展,从滨海环境混凝土材料面临的主要腐蚀特点出发,研究再生骨料混凝土满足标准工作性能的抗腐蚀能力。结果表明:采用粉煤灰掺合料和特定外加剂改性后,C30~C40再生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均符合规范对普通混凝土的基本要求,具有良好的使用前景,为拓宽再生混凝土利用领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热带沙漠沿海气候区多哈新港为工程背景,对多哈地区的骨料、胶凝材料、外加剂等主要混凝土原材料的性能进行了分析,结合混凝土温度、收缩等关键指标,确定热带沙漠地区混凝土原材料的关键控制指标,为热带沙漠沿海气候区混凝土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SRA与EA对混凝土阻裂复合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型混凝土抗裂外加剂中,有机类减缩剂及无机膨胀剂的研究与应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对减缩剂与膨胀剂抗拉强度、干缩、自干燥收缩及平板约束开裂的试验结果表明:SRA的物理减缩作用及膨胀剂的化学膨胀作用,大大提高了混凝土早期的体积稳定性,降低了早期开裂的概率。  相似文献   

13.
绥中电厂二期工程配套码头项目海域工程处于渤海湾近海无掩护水域,常年受风浪冲击,冬季气温低,混凝土耐久性要求极高,引桥混凝土T形梁为后张法预应力结构。针对其综合性能要求,选择优质的混凝土原材料,通过扫描电镜对混凝土微观结构进行分析,对比掺加不同掺合料、外加剂对硬化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程度,采用绝对体积法对预应力高性能抗冻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通过工程验证,最终得到满足施工和设计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  相似文献   

14.
桥梁混凝土耐久性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了许多大型桥梁,桥梁所处的环境一般比较恶劣。各国工程经验证明,桥梁损坏是严重的,其修复要耗费大量资金,大于新建桥梁适当提高有关技术要求所增加的费用。在大桥新建时,我们就应该重视桥梁混凝土耐久性设计,应用高性能混凝土。从材料选择、集料碱活性、外加剂与耐久性、大体积混凝土防止开裂、密集钢筋部位应用高流动性混凝土或自密实混凝土以及桥面混凝土等都应从耐久性及影响耐久性的施工性能等方面加以校核,以保证桥梁在使用环境下安全地工作100年。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通过系统开展混凝土绝热温升试验,对比研究单掺粉煤灰、单掺矿粉和粉煤灰矿粉双掺混凝土绝热温升的特点。同时研究水胶比、单方胶凝材料用量、混凝土人模温度、外加剂型号等对混凝土绝热温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胶凝材料种类和用量是影响绝热温升的主要因素,缓凝外加剂对缓解和推迟混凝土放热过程也有显著作用;入模温度对混凝土绝热温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吉布提多哈雷多功能港口工程中,针对工程在超高氯离子浓度、超高温酷热、干湿交替、海风海水冲刷等严酷环境中,地材质量差,使用机制砂配制的混凝土容易离析、泌水、泵送难度大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对比试验研究。从外加剂组分着手,研究分析各组分作用机理,调试配方。研究提出的新型防裂抗蚀增塑(减水)剂使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满足了工程设计及施工要求,并在工程项目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7.
孙开畅 《中国水运》2006,4(8):69-70
通过试验,对三峡工程二期围堰中使用的塑性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动静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提出了满足工程要求的配合比,并为其它工程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长管节管桩是采用离心工艺制作而成的单管节长度为8 m及以上的混凝土管桩,在港口工程桩基领域具有突出的优势。为研究其力学抗弯性能,通过对1 400 mm长管节管桩的抗弯性能进行理论分析,并对其管节和接头进行抗弯性能试验,监测加载过程中的变形和破坏情况。结果表明,长管节管桩的抗弯性能与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张拉控制应力及预应力损失有较大关系;由于长管节管桩生产采用双层端模、分批张拉等工艺,使其具有优越的抗弯性能,是一种适用于沿海工程的高性能桩型,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硅烷浸渍混凝土耐酸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酸雨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两种硅烷对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耐酸雨性能的影响,重点研究了硅烷浸渍混凝土的外观、体积、质量、强度及吸水率与碳化深度等性能,并建立了硅烷浸渍混凝土的服役寿命预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否浸渍硅烷,掺磨细高炉矿渣粉的混凝土耐酸雨性能明显优于不掺矿渣粉的混凝土。两种硅烷可有效提高混凝土耐酸雨性能,有效延长混凝土在酸雨环境下的服役寿命。6689硅烷浸渍混凝土的各项耐酸雨性能指标略优于6403硅烷。  相似文献   

20.
试验针对金塘大桥箱梁海工混凝土所处环境的特点,采用粉煤灰与矿粉复掺和控制混凝土用水量的技术,配制C50预制箱梁海工混凝土。试验结果表明,C50箱梁海工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良好,掺入一定量的矿物掺合料可以提高海工混凝土抗开裂、体积稳定性、抗碳化和氯离子渗透等耐久性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