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1 毫秒
1.
为研究连续刚构不等跨桥梁波形钢腹板在不同合龙顺序下受力及变形的变化规律,以南京仙新路过江通道北引桥为工程背景,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3种合龙方案对成桥状态下结构应力及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龙顺序对主梁应力的影响较小,但对竖向挠度影响较大,为保证该类桥梁能够在施工过程中顺利合龙,采用顺序合龙的方案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2.
以山西运宝黄河大桥副桥为研究对象,分别计算以桥跨刚度分布为原则的原设计合龙顺序和考虑施工阶段温度影响为原则的优化后合龙顺序对多跨刚构-连续组合体系波形钢腹板PC箱梁桥的内力影响,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该体系桥梁合龙顺序要考虑施工阶段温度的影响,可使波形钢腹板组合梁在施工阶段及运营状态下受力更均匀合理,对该类型桥梁在今后的的设计、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保证大跨径混合式叠合梁斜拉桥在中跨合龙过程中各构件的受力可以满足规范要求,以及成桥之后能达到理想成桥状态,以宜宾盐坪坝长江大桥为研究对象,考虑该桥的结构受力与施工特点,对桥梁合龙过程进行有限元分析,并分析在中跨合龙过程中的温度和合龙段主纵梁吊装方案对结构受力及成桥状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温度主要影响合龙口的宽度和成桥后的塔偏,合龙段主纵梁的吊装方案主要影响合龙过程中的桥面板应力和成桥后的梁位移。该研究结果确保了该桥成功完成精准合龙,节约了施工成本,也为同类桥梁的合龙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长联多跨刚构-连续梁组合体系桥梁结构及受力复杂,不同合龙顺序对施工过程中结构成桥累计位移和内力影响很大,以一联(82.68+4×152+82.8)m刚构-连续梁组合体系桥梁为例,采用有限元法计算分析4种不同的合龙方式对施工阶段主梁位移及内力的影响,并分析合龙口两端产生位移差值的原因,施工中可通过分批、分阶段施加预应力来降低位移差值,以减小施工监控的难度。并综合从桥梁施工监控线形、应力以及工期等方面考虑,指出本类型桥梁合理的施工顺序。  相似文献   

5.
为减小斜拉桥双悬臂施工状态下的不平衡外力作用影响,包括施工荷载、风、落梁等,在边跨或中跨设置临时墩,待主梁合龙后拆除。结合铁罗坪特大桥临时墩的设计施工过程,提出采用贝雷片进行拼装的临时墩,该临时墩设计简洁,具有施工便捷、环保、经济等优点,在同类桥梁中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南村黄河特大桥为工程背景,对大跨长联连续梁桥合龙段钢束张拉顺序进行研究。通过模型计算,对比了三种不同的钢束张拉顺序对结构成桥后的影响,发现"分前后期张拉"要比"一次张拉"更具优势。同时,"分前后期张拉"中后期合拢束的张拉阶段对成桥受力状态影响也非常大,在设计中需针对具体桥梁进行计算比对,从而选取更优的钢束合龙顺序。  相似文献   

7.
连续梁桥合龙方案对施工控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受力与变形角度讨论了边跨合龙方案对连续梁桥施工控制的影响,从长沙湘江南大桥的施工仿真计算为例,分析了一次落架合龙和逐段现浇合龙两种方案对正装迭代计算中主梁累计变形和受力的影响,讨论了临时支架刚度和稀疏程度与确定计算图式的关系,得到了对施工控制具有指导性和结论。  相似文献   

8.
成实 《湖南交通科技》2020,46(2):80-82,137
为探讨不同合龙顺序对连续刚构桥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某4跨连续刚构桥为研究对象,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边中跨同时合龙与边中跨依次合龙时主梁应力、线形及墩顶截面弯矩值。计算结果表明:在成桥及10 a收缩徐变工况下,不同合龙顺序对主梁应力影响轻微,在实际工程中可忽略不计;采用边中跨同时合龙时,主梁最大竖向变形比依次合龙时明显增加,墩顶截面弯矩也有一定幅度增大。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合龙段浇筑过程中结构整体升温对劲性骨架的不利影响,以一座主跨为380 m的双塔三跨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为例,着重分析中跨合龙后再解除塔梁临时固结与合龙前先解除塔梁临时固结实现主梁纵向飘浮两种方案对桥梁施工阶段与成桥阶段的内力影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先飘浮再合龙的优化施工方案。分析表明:优化方案在满足劲性骨架受力要求的情况下对结构永存内力与线形影响很小。该方案对悬臂浇筑的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多跨连续梁桥合龙过程中体系转换次数较多,由于体系转换引起的主梁施工位移较大,不同的合龙方案体系转换顺利存在差异,对主梁施工位移、施工内力影响均有所不同。以一座九跨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按照两种合龙方案对大桥进行分析研究,比较了两种合龙方案大桥的施工线形、内力及方案对施工进度和施工控制的影响,并对两种合龙方案作出评估,以供同类工程施工及施工控制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多跨刚构—连续体系桥梁合拢施工是桥梁施工最关键的一个阶段,其合拢顺序与体系转换、解除临时约束时间极大地影响着成桥后的内力和线形变化,在设计阶段及施工前,如何合理地安排多跨桥梁的合拢顺序及解除临时约束的时间有待讨论。结合工程实际,对多跨桥梁解除临时约束时间对结构的影响进行讨论,分析各个顺序的优劣,以供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三跨变截面双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进行研究,考虑了不同合龙高差下,强迫合龙对桥梁成桥后整体挠度和内力的影响,分析各合龙高差下桥梁整体线形和内力的差异,为类似桥梁施工提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斜拉桥施工过程中若不对临时结构的内力及线形状态进行有效控制,将因误差的累积导致施工结束时整体结构的受力及线形严重偏离设计成桥状态,使得桥梁成桥时无法实现设计的最优状态从而影响结构的可靠性和美观性。常规混凝土斜拉桥的施工过程控制主要有最小二乘方法及卡尔曼滤波法。以钢主梁多塔大跨度斜拉桥作为工程背景,提出基于灰色预测理论的多塔大跨度斜拉桥施工过程控制方法,并将其用于此桥施工过程中初始索力等施工参数的理论计算,并运用此方法对由于温度、材料容重等因素的偏差对桥梁成桥状态的影响进行预测。实践表明运用灰色预测控制方法能高效地实现多塔钢主梁斜拉桥的施工过程控制并能保证桥梁合理成桥状态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以现浇预应力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桥梁施工进行仿真和监测分析,得到下述结论:桥梁的受力规律正常,变形和受力极限值均在规范允许值之内,桥梁施工稳定性良好;主梁实测预拱度和成桥理论预拱度差值在规范允许范围内,说明主梁施工后的线性得到较好的控制,实现了预期设计目标;主梁在浇筑施工和合龙期间,顶板和底板压应力变化规律与模型仿真得到的理论值变化规律相同,且二者差异不大,说明桥梁施工过程得到较好的控制,整个施工过程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5.
以晋蒙黄河大桥主桥152 m刚构-连续组合梁桥为背景,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Civil对其进行仿真计算,分析了包括设计方案在内的4种不同合拢方案的合拢顺序及临时固结解除时间对整体结构位移、内力以及应力的影响情况,并针对该桥提出了相对合理的合拢顺序及临时固结解除时间,其方法和结论可为同类桥梁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赤壁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90+240+720+240+90)m 半漂浮结构体系全钢混组合梁斜拉桥,主梁以主桥跨中为分界线对称布置,4#墩主桥组合梁长690m,划分为60个梁段(未含中跨合龙段)。4#墩顶三节段于枯水期架设,因此岸侧滩地外露,采用浮吊江侧散拼+墩顶向岸侧拖拉法施工,借助主梁主体结构优化塔区的三向约束设计,实现主梁与主塔铰接替代塔梁固结的目的,抵抗主梁悬臂施工过程中的不平衡荷载和风荷载造成的钢梁平动和转动,确保主梁悬臂施工结构安全、稳定;偏心锚拉组合梁悬臂标准节段采用双节段一湿接循环工艺,减少湿接次数,缩短关键线路时间,通过采用特制冲钉和临时锁定装置调节偏心锚拉边箱梁姿态以降低扭转程度、调整钢梁杆件拼装和边箱梁高栓施拧顺序等方法,解决边箱梁扭转导致横梁拼装困难的问题,加快主梁施工速度,确保钢梁拼装精度;主梁边跨采用加厚桥面板,配重出现最大不平衡荷载,主梁线形无法通过斜拉索调节,因此在辅助跨临时墩顶设置竖向调节装置,施加竖向反力,抵抗不平衡荷载并调整临时墩顶主梁标高,通过顶、落临时墩顶钢梁实现主梁过墩;跨中合龙时,4#墩塔区设置纵移顶推装置,实现主梁快速、精确合龙。  相似文献   

17.
为对独塔PC斜拉桥进行更有效的施工监控、准确把握施工过程造成的偏差对成桥状态的影响,需对桥梁施工过程中各可变参数对成桥状态影响的敏感性进行分析。以一座独塔PC斜拉桥为例,对桥梁模型中结构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分析了桥梁结构自重、预应力损失等因素对成桥状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主梁自重变化、预应力损失和环境相对湿度变化对桥梁成桥状态影响较大,而环境温度变化对桥梁成桥状态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纵向有效预应力是连续刚构桥中保证桥梁正常工作的重要保障,研究纵向预应力参数对桥梁结构的挠度和应力状态的影响,是提高桥梁最终的合龙精度及桥梁施工安全的关键。以巴河大桥(73m+130m+73m)为研究背景,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Dr.Bridge(V3.3)建立实桥有限元仿真分析模型,分别对桥梁最大悬臂状态和成桥状态下预应力参数的变化对结构的挠度和应力状态的影响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各参数均会引起主梁位移和应力状态发生变化,预应力管道摩阻系数的影响较其他参数大,且对成桥状态的影响较最大悬臂状态大。因此,在进行同类桥梁施工控制时,应及时采集现场的实际预应力参数并反馈到计算模型中进行实时修正,以便指导桥梁顺利施工。  相似文献   

19.
高墩多跨连续刚构桥成桥后,混凝土的收缩、徐变以及温度的变化都会对主体结构的变形和内力产生较大的影响.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合龙顺序的优化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的合龙顺序既能保证高墩多跨连续刚构桥的成桥线形满足设计要求;也能保证桥梁在长期运行时,其承载能力满足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20.
基于有限元模型,以南京至句容城际轨道交通工程K7+489.09至侯家塘站区间(45+3×80+45)m连续刚构为研究背景,计算分析了不同合龙顺序对主梁应力、结构竖向位移以及主墩应力、位移的影响,由此进行合龙顺序的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