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抑制车体垂向弯曲振动,提高铁道车辆乘坐舒适度,开发了一系悬挂阻尼控制系统.本文介绍了此系统的构成,并介绍了装有开发的可变一系垂向减振器的车辆在新干线数条线路上的运行试验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降低车体一阶弯曲模态的垂向振动加速度,并改善乘坐舒适度.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铁道车辆二系横向悬挂安装振动主动控制装置,即主动悬挂时的动力学性能。介绍了设计控制规律的计算方法,并应用随机最优控制理论建立了一个两个自由度的车辆模型,求解了主动悬挂的最优控制规律,在时域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主动悬挂可大大提高车辆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杨岳;张晓峰;张兆丰;徐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4,11(2):116-120
悬挂参数是影响铁道车辆运行平稳性的主要因素,通过灵敏度分析对揭示悬挂系统设计参数对运行平稳性的影响规律具有重要作用。以车辆随机振动频域分析方法为依据论,建立车体加速度幅值和Sperling指标对悬挂参数的灵敏度显式理论模型,推导出悬挂参数的通用灵敏度公式。在此基础上,计算Sperling指标对悬挂参数的灵敏度,获得各悬挂参数对Sperling指标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4.
5.
通过对广州地铁二号线车辆转向架进行动力学建模分析,说明地铁车辆悬挂系统参数的选取对车辆垂向动力学的影响,提出更优的一系弹簧的刚度值及牵引杆的刚度参数,从而使列车在垂向方向的平稳性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6.
7.
8.
9.
通过对地铁车辆转向架进行动力学建模分析,说明该车悬挂系统参数的选取对车辆垂向动力学的影响,建议采用更优的一系弹簧的刚度值及牵引杆的刚度参数,使列车在垂向方向的平稳性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10.
铁道车辆主动、半主动空气弹簧悬挂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研究具有空气弹簧悬挂系统转向架的铁道车辆,提出采用主动、半主动悬挂策略来改善车辆的垂直运行平稳性,并由此提出随机最优控制,阀控主动控制和半主动悬挂等三种不同悬挂控制策略。在最优控制和阀控主动控制策略中,空气弹簧既被用作二系悬挂元件,又被用作控制执行元件。在半主动悬挂策略中,连接空气弹簧和附加空气室的节流孔直径将按照控制规律来调节。理论及参数研究表明;这些控制方式是有效的,最后给出了阀控悬挂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以构架振动为输入、车体响应为输出的频率响应函数估计的试验研究方法,并运用该方法来对比分析和研究车辆二系悬挂的减振性能。运用该方法,对装用SW160转向架和209HS转向架车辆进行了在线运行测试,并对其二系悬挂减振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SW160转向架的二系悬挂在0.5Hz和1.7Hz附近有较高的横向位移传递率,而209HS转向架在垂向的1.8Hz附近的位移传递率比SW160要高。运用SPAMP方法找到了导致SW160转向架横向传递率较高的原因后,更换了二系悬挂元件,重新进行了在线测试和试验分析。构架至车体响应的频响函数估计表明,更换二系悬挂元件后,SW160转向架在0.5Hz和1.7Hz处的横向位移传递率峰值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表明该转向架的横向减振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考虑车体弹性效应的铁道客车系统振动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建立了铁道客车垂向振动系统数学模型。将车体看成两端自由的均质等截面欧拉梁,并考虑二系悬挂采用半主动减振器,导出客车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组,给出客车系统各模态共振速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共振速度是车辆系统的固有属性,车体弹性振动各模态共振速度由车体的自振频率和车辆定距决定。计算车体一阶和二阶弯曲振动共振速度及对应的轨道波长,进行了客车系统在轨道简谐输入情况下的幅频特性分析和随机输入情况下的随机响应分析。通过计算可知,为了减小车体垂向共振峰值,车体一阶弯曲自振频率应尽量离开构架的浮沉自振频率;由于车体弹性振动的影响,车体端部的振动加速度和位移要大于中部,弹性车体模型的平稳性指标大于刚性车体;采用半主动减振器能够显著降低车体的加速度、位移和平稳性指标,但会使构架的加速度和位移有所增大。 相似文献
13.
分析我国高速铁路的研究成果 ,总结广深准高速铁路线路改造及既有线提速的实践 ,追踪国外高速铁路设计施工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 ,结合秦沈客运专线列车运行试验 ,针对速度更高的客运专线设计进行高速铁路构筑物设计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14.
阻尼材料在铁道客车减振降噪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阻尼减振降噪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利用阻尼材料的特性以及阻尼结构的合理设计,达到良好的减振降噪目的。常用的阻尼材料主要为高分子黏弹性阻尼材料。对阻尼材料及其特性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对铁道车辆用减振降噪阻尼材料进行了综述和分析,讨论了阻尼材料在铁路客车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16.
17.
高速列车车体下吊设备隔振设计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速列车车体下吊挂设备振动问题进行研究,根据隔振理论和模态匹配原则确定各主要下吊设备的模态频率范围,设计了下吊设备隔振元件参数。试制产品后,测试车体及下吊设备的振动情况,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时域和频域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根据该下吊设备隔振悬挂参数设计的车辆,在各速度级下都未与车体发生剧烈共振,设备和车体振动情况正常,这表明所采用的设计方法正确,隔振参数设置合理。 相似文献
18.
铁道车辆振动控制技术--有源与半有源悬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利用有源悬挂和半有源悬挂方法对铁道车辆振动控制的原理和技术。对日本最新型700系列高速列车上采用的可变阻尼减振器进行研究分析,认为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高速电磁阀切换阻尼孔(节流孔),从而改变减振器的阻尼力达到控制振动的目的。指出在隧道内,车体的横向振动加速度可减少30%左右。介绍日本新开发的可以自动调整动力学性能的减震器的进展情况。给出横向用可变阻尼减振器和垂向用可变阻尼减振器内藏型空气弹簧的结构和特点。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俄罗斯铁路客车悬挂装置的发展,提出新型主动悬挂系统.采用该系统可使车辆运行平稳性指标至少减小15%~20%,明显改善运行品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