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光纤传感器在吴忠黄河大桥施工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光纤传感测试技术作为未来最有前途、最适合长期健康监测的一种新型传感测试技术,在国外已经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而光纤应变传感器更是受到了世界各国工程界的普遍欢迎。本文主要介绍国内首次大量采用光纤应变传感器对吴忠黄河大桥进行施工阶段应力监测中的应用情况,为今后推广应用光纤应变传感器进行应力监测提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基于BOTDA的隧道变形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隧道工程所处环境的特殊性与复杂性,为保证安全运营,须对其进行长期变形监测,提出了一种将气吹敷设传感光纤法和真空灌浆固定传感光纤法相结合的光纤传感器铺设方法。该方法能在较短施工期内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准确埋入混凝土内部,同时采用经典剪滞理论分析了该方法铺设的传感光纤感应结构应变的有效性,并结合工程应用介绍了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的隧道变形监测技术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3.
布里渊光时域分析仪(BOTDA)分布式光纤技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结构健康监测,该技术能够准确有效地监测结构体的温度和应变。该文将此技术应用于钢板桩围堰施工过程中应变、弯矩和挠度等检测;开展了光纤传感器室内应变标定试验;提出了一套光纤传感器的埋设工艺;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应用于围堰钢板桩检测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对钢板桩的分布式检测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与土压力盒、应变片等传统监测手段比较,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优点有分布式测量、抗磁干扰、耐高温、防水、抗腐蚀、便于安装、容易实现长距离监测等优点。分布式光纤测试方法可作为一种新型钢板桩围堰测试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公路》2017,(7)
光纤传感器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而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实践中。首先,简述了光纤传感器的分类及应用领域,并结合其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状况,分别阐明了光纤温度传感器、光纤应变传感器、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应用;其次,着重指出了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具有分布式、长距离、耐久性好、成活率高、抗干扰强等优点,并对已成功的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总结,证明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在桩基检测应用中的可行性;最后,指出了光纤传感技术在桩基检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文章提出了一种将气吹敷设传感光纤法和真空灌浆固定传感光纤法相结合的光纤传感器铺设方法,该方法能在较短施工期内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准确埋入混凝土内部。同时采用经典剪滞理论分析了该方法铺设的传感光纤感应结构应变的有效性,并结合工程应用介绍了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的隧道变形监测技术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6.
FBG应变传感器在隧道长期健康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隧道结构长期运营安全监测需要采用长效性好的传感测试技术,近年发展起来的光纤光栅传感器是一种数字式的光纤传感技术,具有长期稳定性好、测量精度高和适宜远程监测等优点.将光纤光栅传感器应用于厦门翔安隧道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实现了对二次衬砌混凝土应变的长期监测.结果表明光纤光栅传感器测量数据稳定可靠,监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光纤布喇格光栅(Fiber-optic Bragg Grating,以下简称FBG)应变传感器具有极其优良的稳定性,已被证实适用于长期监测,在结构监测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对许多其它光纤传感技术和电子传感技术而言,信号强度的波动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难题,而FBG传感器所运用的光谱调制技术,具有内在的、抗信号强度波动的能力,这保证了测试的稳定性以及导线与接头的非敏感性,这些都是在确保高分辨率与高精度的前提下,进行长期和间歇监测的必要条件。介绍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及其在桥梁监测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采用GSYD B型光纤光栅应变测量仪,利用BRAGG光栅,对混凝土梁内部的应变状态进行测量,给出混凝土梁构件在自重条件下内部应变的发展趋势,并通过计算得出应变与温度有良好的相关性,符合混凝土热胀冷缩客观规律,同时通过在加载条件下与应变片对比试验,验证了光栅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这种新型光纤传感器显示了良好的传感性能,能够监测混凝土内部应变状态,具有试件埋设成活率高、绝对值测量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针对地铁道岔监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光纤光栅原理的监测系统。对目前的监测手段进行比较,对基于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的监测系统进行阐述,对转辙机动作杆施加压力,系统测试精度达±0.1kN,有利保障地铁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为实时掌握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变形情况,以宁波某地铁深基坑为依托,建立一套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和光电成像技术的实时监测系统。介绍光纤光栅测量应变、光电式双向位移计测试墙顶水平位移和沉降的原理,并推导利用光纤光栅实测应变计算水平位移的公式。基坑开挖过程中,不同位移测试计算方法的成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光纤光栅传感技术测量墙体应变数据准确、可靠,计算的水平位移与测斜仪测得的水平位移一致,光电式双向位移计测试墙顶水平位移和沉降精度高于全站仪,可推广应用于基坑工程安全监测。  相似文献   

11.
余四红 《隧道建设》2007,27(3):97-100
简要介绍了光纤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并结合正在修建的地铁车站,对光纤检测技术应用于地铁工程进行了介绍,对这一新型的检测技术应用于国内地铁工程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路基边坡在附加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失稳模式,开发了一套边坡模型试验装置和包含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测试系统。在边坡内部不同高度植入了应变感测光纤、FBG应变和温度传感器以实时获取边坡模型内部应变分布和发展信息。试验结果表明:基于FBG应变传感器和OBR技术的应变监测数据反映了边坡失稳的过程,与边坡表面位移的观测结果十分一致,根据应变发展信息将路基边坡失稳破坏的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此外,根据每条监测线路的最大应变位置,定出边坡潜在滑动面的准确位置。  相似文献   

13.
王菀  干昆蓉  施斌  张丹 《隧道建设》2013,33(2):110-115
为了开发一种高密度实时监测技术,用于及时了解隧道开挖面前方地层的变形情况,在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的已有成果基础上,采用模型设计、室内试验与应用工艺验证的方法,研究开发一种用于土质隧道围岩超前位移监测的方法,得出监测力学模型与监测方程,提出传感器的制作与标定、布设与安装,系统集成与实时监测的工艺技术。研究成果在工程实践应用中得到了验证,取得了初步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光纤布喇格光栅传感器在桥梁应力监测中的实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光纤布喇格光栅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利用光纤布喇格光栅传感器对悬臂施工的混凝土箱梁截面应变进行了短期的监测,监测结果同钢弦应变计的监测结果及数值模型的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光纤布喇格光栅传感器成活率高,可信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前,隧道的安全服役离不开安全监测和预警,分布式光纤技术为隧道的安全运营提供一种全新的技术保障手段。为解决隧道的差异性沉降监测难题,从实验室内光纤轴向拉伸监测变形和Z字形布线方式监测差异沉降的原理及其在某隧道内的应用效果2个方面,阐述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无论室内的等级光纤拉伸和还是Z字形布线方式,位移和应变的对应关系都呈现出良好的线性比例关系,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从工程监测结果来看,分布式定点应变感测光缆能实现对管片接缝变形的准确定位和毫米级接缝宽度感知,Z字形光缆布设方式也能对隧道内管片差异沉降实现精准感知,充分体现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在隧道结构健康监测中的鲜明优势。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在施工和后期运营过程中隧道差异沉降、结构变形、基坑渗水与失稳及周边建筑物变形等安全问题。依托宁波市轨道交通运1 号运营线,采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实现长距离隧道的管片变形和差异沉降监测,利用布拉格光纤光栅技术实现了隧道断面和结构变形自动化监测,结果显示监测段隧道变形较小,较为稳定。项目的成功实施,证明了光纤传感技术在轨道交通工程结构监测中的有效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李舸鹏 《隧道建设》2014,34(5):428-442
以地铁地下车站换乘形式的合理性和可实施性为研究目的,以换乘车站的换乘模式为研究对象,从车站功能(包括换乘功能)、客流组织、车站和区间的工程实施难易程度、综合投资、运营安全以及社会效益等方面论述和分析平行换乘模式下的双岛四线式换乘和上下叠岛式换乘,并介绍交汇换乘模式下的“十”、“T”、“L”形换乘、通道换乘,以及组合换乘模式的主要特点及适用条件,并通过列举国内工程实例进行说明补充,总结地铁地下车站换乘形式合理选择和设计中的要点,以及如何减少对安全运营的影响,并对今后地铁换乘设计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杨壮志 《隧道建设》2011,31(4):470-473
依托沈阳地铁一号线第三方监测工作实践,结合北京、深圳等地第三方监测实施经验,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阐述地铁建设第三方监测实施过程中有待完善的若干要点,并给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1)通过分析第三方监测项目选择的依据、目的等内容,确定了现场安全巡视、地表沉降监测、雷达探测等合理的实施项目; 2)通过对地表沉降值的对比分析,给出具体调整沉降控制标准的建议; 3)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发挥第三方监测先导作用; 4)加强对施工监测的指导,推进施工监测全程标准化等内容,以期更好地发挥第三方监测工作在安全建设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海龙 《隧道建设》2010,30(6):712-715
以深圳地铁3号线老街站换乘综合体及上盖物业楼工程施工为例,介绍钢管混凝土柱柱芯C80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工艺。通过现场高位抛落免振原位模拟实验及C8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多次试配,总结出适合高位抛落免振浇筑工艺的C80高性能混凝土各指标参数。解决了本工程钢管混凝土柱数量多、长细比大、作业环境复杂等制约柱芯混凝土浇筑的难题,进而保证了地下大型地铁结构与地面高层物业楼同步顺利、优质地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