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针对铁路工务技术和装备的发展,全面推行工务"检养修"工作模式,提高线路车间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实现养修生产有序、设备质量稳步提升,切实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设备保障能力。扎实推进普速线桥维修体制改革,加强和改进工务普速线路维修管理工作,明确分工,调整布局,优化生产组织;大胆创新,构建适应运输生产发展的普速线桥生产组织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201O年工务工作以“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为指导,进一步推进工务工作深入发展。2010年工务系统的主要工作是高标准管理,科学养护,确保设备质量良好稳定;全方位检测,科学分析,充分指导安全生产管理;速密重兼顾,科学安排,全面提高设备大修水平;各环节卡控,重抓落实,确保安全生产有序可控;大维修结合,重点整治,提高桥隧路基设备质量;配管修并重,创新发展,提高养路机械化装备运用水平;多方面入手,协调发展,全面促进基础技术管理;加强成本管理,严格控制支出,为和谐铁路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2010年工务工作以"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为指导,进一步推进工务工作深入发展.2010年工务系统的主要工作是高标准管理,科学养护,确保设备质量良好稳定;全方位检测,科学分析,充分指导安全生产管理;速密重兼顾,科学安排,全面提高设备大修水平;各环节卡控,重抓落实,确保安全生产有序可控;大维修结合,重点整治,提高桥隧路基设备质量;配管修并重,创新发展,提高养路机械化装备运用水平;多方面入手,协调发展,全面促进基础技术管理;加强成本管理,严格控制支出,为和谐铁路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落实工务工作方针,实现工务工作总体目标,加快工务技术发展,适应运输发展需求,2008年工务系统的重点工作是实施"零误差",推行"零缺陷",确保动态均衡;加快大修步伐,减少薄弱设备;提高大型养路机械运用能力,做好引进技术国产化项目工作;加强管理,提高汛期防灾应急能力;抓好线桥设备和安全基础设施管理;开展信息化建设,提高工务技术管理水平;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做好京津城际铁路及合宁、合武等客运专线的接管和运营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胡斌 《中国铁路》1999,(8):21-24
我国铁路线路的工务修理工作在发展大型养路机械的同是,应加大技术投入,大力开发制造先进的小型养路机械,小型养路机械市场将出现新的增长点,文中论述了小型养中机械在铁路维修中的重要性,现状及其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线的设备结构及运输特点和线路维修存在的问题,实施集中修和天窗修,实行养路维修机械化、养修分离,建立科学的检测体系,合理调整生产布局,对于提高线路设备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我国铁路客货运量的持续增长以及引进大型养路机械开“天窗”维修线路的试验,结合在秦线10年的实践,根据“安全、高速重载”的铁路发展技术政策,研究建立铁路工务养修分离体制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具体设想和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为贯彻落实工务工作方针,实现工务工作总体目标,加快工务技术发展,适应运输发展需求,2008年工务系统的重点工作是实施“零误差”,推行“零缺陷”,确保动态均衡;加快大修步伐,减少薄弱设备;提高大型养路机械运用能力,做好引进技术国产化项目工作;加强管理,提高汛期防灾应急能力;抓好线桥设备和安全基础设施管理;开展信息化建设,提高工务技术管理水平;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做好京津城际铁路及合宁、合武等客运专线的接管和运营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刘进仁 《铁道建筑》2007,(4):105-106
随着铁路改革不断深入,运量不断增加,原工务设备维修体制已不适应实际的需求。文章介绍工务设备维修实行“检查、养修分开”的方法和步骤,阐述了检查工区与养修工区的关系,并对进一步完善检查、养修方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郑中立 《中国铁路》1997,(10):15-18
从运输安全、工务改革及经济效益方面概述了利用外资引进大型养路机械在繁忙运输干线上应用的综合效益,指出我国大型养路机械生产体系已形成能力,今后任务是加速国产化步伐。  相似文献   

11.
随着铁路生产力布局的调整,为积极推进铁路工务机械车年修验收体制改革工作,进一步明确企业负责的内部质量检查和外部质量监督责任,201 1年5月,武汉铁路安全监管办在武汉大型养路机械运用检修段设立驻段验收室,2012年3月,又在该段设立质检科,至此"三检一验"的质量检查监督机构设置到位.传统实物验收下出库前的整车验收已经不能适应铁路工务机械车全过程质量监督控制和闭环管理的要求,如何做好工务机械车年修工作中的过程监督是验收人员必须面对并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程彬 《铁道勘察》2014,(1):84-87
为满足坦赞铁路运营维护的需要,分析工务养护维修中遇到的问题,结合我国铁路已成功实施的工务维修模式,讨论这些模式与坦赞铁路工务系统的适应性。通过对坦赞铁路工务系统机构配置、定员设计、维修方式、工务机具维修的研究,结合非洲铁路的管理特点及运营支出,探讨符合非洲铁路特点的线路养护维修模式,研究建立铁路工务养修分离体制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具体设想和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通过工务检养修生产组织改革,科学合理界定车间班组职责,确定生产流程,从工务生产的检查、分析、计划、作业、验收几个关键环节的规范及相互制约入手,确保工务现场养修生产的安全和高效。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当前铁路发展的需要,提高铁路工务设备的安全性,结合目前生产方式的转变,针对新形势下工务养修体系建设进行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康高亮 《中国铁路》2011,(2):16-21,33
2010年工务系统圆满完成各项工作,取得巨大成绩。2011年工务系统的主要工作和目标是以京沪高速铁路开通为标志,推进高速铁路维护管理迈上新台阶;以施工防洪安全为重点,努力实现工务安全管理平稳有序;以质量均衡稳定为目标,全面做好线桥设备维修工作;以实现结构等强为原则,全面完成工务大修各项任务;以强化专业管理为手段,努力使工务管理工作取得明显进步;以提高质量效率为方向,大力提高养路机械运用管理水平;以促进全面发展为重点,统筹完成2011年工务各项任务。  相似文献   

16.
据《人民铁道》报道,春运结束后,一年一度的集中修施工即将拉开帷幕。铁道部要求,各铁路局要切实加强施工与运输组织,分工负责、明确责任,确保集中修稳步推进。铁道部强调,在集中修开始前,各相关铁路局要科学制定施工方案,精心组织施工;要统筹安排,做好路料、机具、人力的调配与组织;要做好大型养路机械调运安排,准确掌握信息,加速放行组织;要严把施工准备、施工登  相似文献   

17.
既有线提速至200km/h后,在重载与高速的双重运输强度作用下,轨道结构要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轨道几何状态要保持高度平顺和均衡良好,为此提出了既有线提速至200km/h的轨道养修对策。在既有线提速200km/h工程改造中,要准确掌握提速改线段施工质量,跟踪监测其路基工后沉降和道床压密沉降,并发挥大型养路机械作业优势,加速薄弱地段的轨道稳定。合理设置提速至200km/h的轨道修程,形成轨道养修工作良性循环,严格执行轨道不平顺管理值新标准,深入研究轨道逆相位复合不平顺控制,建立严密的轨道检测体系,有效实施对轨道状态的动静态全面监控。  相似文献   

18.
占平 《广西铁道》2005,(2):32-33
工务部门在维修体制上实行“修养分开”的改革,这既是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的要求,也是工务部门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实施“修养分开”的维修体制改革,需要从思想观念的转变,推进机械化作业,加强质量监控,推行科学养路等多方面进行。同时,提出了与维修体制改革的一些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01年全路工务部门广大职工,按照铁道部党组的部署,以"线桥结构现代化,施工作业机械化,企业管理科学化"为目标,在"十五"开局之年打了一场漂亮的攻坚战,圆满完成了第4次提速的任务.春节前夕,本刊记者就铁路工务部门在新的一年里,如何进行修制改革,提高工务设备水平,确保安全运输和加快工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等问题,采访了铁道部运输指挥中心副局长卢祖文.  相似文献   

20.
发挥大型养路机械在工务维修体制改革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文敏 《铁道建筑》2002,(11):41-42
根据多年从事大型养路机械工作的体会,从设备变化、改变修理方式以及实行图定“天窗”的需求的角度,提出大型养路机械在工务维修体制改革中应该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