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进智能交通时代,到如今涌人智能交通时代,与百姓生活相关的"衣食住行"中的"行",或影响或改变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交通运输行业是复合型服务产业,其融合了物流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可以说,它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跃居全球汽车产销量第一,发展势头迅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发展进程也持续加快。至此,"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部把促进物流业发展作为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  相似文献   

2.
正时至如今,智能化、互联化的"浪潮"已经席卷整个交通运输行业,商用车的智能互联发展也备受人们关注,各类高新尖端技术被应用于车辆中,为实现更智慧的现代公路物流运输生态圈而"赋能"。作为国内推出的首款智能网联卡车,刚刚上市不久的上汽红岩互联网梦想卡车,标志着我国商用车网联已正式迈入智能时代。这款车已不是单纯的"互联网+卡车"的传统升级,  相似文献   

3.
正"交通大数据是我国智能交通发展的基础。如何充分处理和挖掘其存在的巨大潜力和价值,使智能交通真的"智能"起来,是摆在政府管理部门与行业企业面前的一道考题。""数据为王"的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而交通大数据,可能是大数据技术中最贴近民生的应用,也是大数据最能发挥优势的领域。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11月30日,由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格客车")和上海易巴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易巴")联合开发的国内首辆8米级量产型无人驾驶电动客车,在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顺利通过自动驾驶客车的功能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测试,考取了由国家ITS中心智能驾驶及智能交通产业研究院颁发的首批自动驾驶商用车测试牌照。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9月5日,全球领先的致力于提高商用车安全、效率和智能互联技术的供应商威伯科,与中国业界领先的智慧物联网公司G7,联合发布突破性的"智能挂车车队管理系统(Smart Trailer FMS)",这是中国商用车市场首个智能挂车车队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6.
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商用车保有量每年增幅高达9%!而照此高幅度增长,直至2020年,全国将可能拥有商用车超3300万辆!庞大数据面前,如何实现数千万辆商用车之间的互联互通与信息共享?如何通过车与路、车与人、车与传感设备等交互,收集车辆、道路和环境的信息,从而对车辆进行有效引导与监管,并提供专业的多媒体与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诸如此类的问题日渐成为近年来商用车生产企业所着重关注的问题。日前,继成功承接国内"商用车产销王"北汽福田的第一个车联网项目后,泰瑞数创(北京)科技有限公  相似文献   

7.
<正>智能时代已经来临,信息化产品走上了各行各业的舞台。交通运输领域也受益良多。在"四个交通"理念的指引下,智能交通大步前行。而作为智能交通技术的代表之一,车联网技术正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出行方式。"车联网"全猜想未来,车联网将突破仅与网络技术相连的束缚,实现车辆和车辆相连、车辆和路相连以及车辆和人相连。打开互联网,似乎关于智能化的话题十分火热,各行各业对于进军智能化显得激情澎湃,对于跨越智能化时代人们总是津津乐道。交通运输,这个与人们生活、  相似文献   

8.
正远程遥控、智能驾驶已经不再是乘用车的专利。现在连重卡都能实现手机远程遥控了!9月23日,以"北美风范智能卡车"为主题的高端长头重卡乘龙T7隆重上市,这也是国内首款用手机就能操控的高端长头智能卡车,开启了智能卡车的新时代。此外,柳汽商用车还联手威伯科中国研发中心共同启动了"乘龙汽车智能卡车项目",推进国内智能卡车的研究,计划于2020年实现高度自动驾驶,不仅可以大幅降低使用成本,最重要的是可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9.
<正>智能运输系统研究与应用团队长期从事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基础、前瞻性技术和公益性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工作,是我国智能交通战略思想的主要源泉之一,是我国智能交通技术研究应用的先行者和重要推动力量。依托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充分利用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拥有18000公里海岸线和12万公里内河航道,素有"航运大国"之美称。然而,仅仅局限于"大"并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进驻其他行业的同时,水路运输系统也正向智能化时代大步迈进。我国是航运大国,具有18000公里海岸线和12万公里内河航道,水路运输在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严新平曾指出在2014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上讲到:"我国拥有的海洋国土面积是299.7万平  相似文献   

11.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各国正在进行抢占科技制高点的竞赛,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作为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的代表,物联网成为经济危机后期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从"智慧地球"到"感知中国"都体现出决策者对物联网的高度重视。我国政府将物联网应用的重点领域确定在环境监控、物品溯源、智能电网和智能交通等领域,其中,以"车联网"为代表的下一代智能交通系统成为国家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使得交通智能化需求愈加迫切。据专家预计,2014年我国智能交通应用投资将达500亿左右,大规模的市场需求为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目前,我国从事智能交通的企业已超过2000家。在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的带动下,智能交通企业应该如何把握方向,迎接企业发展新机遇?2014年5月13日,"城市智能交通产品推介会"在京成功举办。本次产品推介会分为四个议题,分别由深圳蓝普科技有限公司经理李剑利、北京旋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监王向峰、北京欧迈特数字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技  相似文献   

13.
"通过车联网,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将更加深入。这是人类对于汽车出行的梦想,也是未来智慧汽车发展的方向。"9月25日,中国商用车车联网应用与服务专题论坛的演讲台上,来自重庆市索美智能交通通讯服务有限公司的技术总监李新汉跟听众们高谈阔论着他对于车联网的憧憬。孕育期:"盲人摸象"2002年,中国刚刚引进GPS系统,并试着投入于车载跟踪调度的应用,"那时,最初的车载定位系统和车载智能化终端概念在中国刚刚兴起。"李新汉介绍。  相似文献   

14.
正在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程里,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商用车行业,称得上是我国汽车工业的基础和脊梁。回顾商用车市场四十年来的发展与变化,闪光点一个接着一个,也就此书写了我国商用车自主担当的励志传奇。12月25日,"与改革开放同行,中国商用车40年巨变"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金旅领航者获"中国改革开放40年  相似文献   

15.
<正>智能交通,顾名思义就是智能化的交通运输。如何赋予交通运输系统智能化,当然离不开社会监管、信息技术和硬件设备。智障的原意是指因人脑发育不全或外伤造成的智力缺陷,我们借用这个词来比喻我国智能交通发展中的某些匪夷所思的障碍及问题。很多人都认为,智能交通只是技术层面的事情,只  相似文献   

16.
<正>智能交通,是将计算机信息技术等高科技应用于交通运输系统,实现交通运输系统运行管理的智能化和现代化。智能交通能使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挥出最大的潜能,提高服务质量,从而获得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如此好事,多多益善!然而不可思议的是,智能交通在中国却频频遭遇推广难题。  相似文献   

17.
<正>商用车领域的领头羊—福田汽车这回也赶了把"时髦":2016年1月初,福田汽车集团和福田戴姆勒汽车互联网超级卡车展览会在广州市琶洲会展中心开幕,展会上,福田汽车正式对外展示出了—"互联网超级卡车"。这也是商用车界的首款超级卡车。互联网超级卡车=绿色智能卡车+智能物流运用先进的卡车设计制造技术和车联网模式,开发新一代卡车和相应新型物流体系,对中国这样的公路运输大国实现节能减排、提高经济效率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福田"互联网超级卡车"应运而生。据悉,福田"互联网超级卡车"将以"福田汽车"为母  相似文献   

18.
基于当前大数据技术对智能交通的影响,介绍了大数据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大数据与智能交通之间的关系,以及大数据时代智能交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从不同层次探讨了大数据时代智能交通未来的发展和机遇,指出依托大数据技术,挖掘交通数据资源,构建交通数据处理模型,推进智能交通发展成为改善城市交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正>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智能交通所的前身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厅科学研究所的交通工程室,成立于1984年12月,2008年5月更名为: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智能交通所。智能交通所主要从事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软件和配套硬件产品的研究,信息系统的开发与集成,高速公路收费、监控、通信三大系统的设计、施工和监理,安防工程施工和监理等工作。下面从交通机电工程项目、智能交通科技研究、软件工程、产品研发和高速公路机电维护等方面来详细而系统地介绍该所的业务工程纪实。  相似文献   

20.
"到2020年,中国智能交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形成适应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要求的智能交通体系,实现跨区域、大规模的智能交通集成应用和协同运行,提供便利的出行服务和高效的物流服务,为本世纪中叶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7月31日召开的第三届智能运输大会(ITS CC)上,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副司长洪晓枫第一次向公众解读了近期完成的《交通运输行业智能交通发展战略(2012-2020年)》(以下简称《战略》),指明了中国智能交通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也是国内第一部通过政府文件形式发布的智能交通发展战略。显然,智能交通描绘的是一幅技术驱动到市场、技术、应用、资本多方驱动相结合的愿景——正如交通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