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通过某黄土隧道塌方情况介绍和塌方原因的分析,给出了塌方处理方案,总结了该地区砂质黄土的特点和砂质黄土隧道设计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浅埋富水黄土隧道开挖支护及塌方预防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西铁路BXS-1标段共有13座隧道,其中石沟渠隧道、新石佛山1号隧道、盘石岔隧道等8座隧道为黄土隧道,施工过程中有6座隧道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塌方或地表开裂。以该标段13座隧道中最具有浅埋、富水及反坡排水等施工特点的石沟渠隧道为例,阐述了浅埋、富水、黄土隧道的开挖、初期支护及塌方处理等施工技术,为今后黄土隧道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隧道施工中塌方是常见的事故,塌方处理方案的关键是要考虑安全、合理、经济等因素。通过某浅埋黄土隧道的塌方处理实例,从塌方原因分析、处理方案技术经济比较等方面浅述了该隧道塌方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基于神延线黄土隧道塌方实例,用统计方法,并通过理论分析,初步揭示了黄土微地质构造对黄土围岩稳定的影响方式及造成黄土隧道塌方的作用机理,分析并掌握黄土微地质构造对黄围岩稳定的影响和方式及造成黄土隧道塌方的作用机理,对于黄土隧道塌方预报及黄土隧道施工的防灾、减灾有积极意义,在工程实践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于春 《铁道建筑技术》2013,(Z1):112-115
某新建双线铁路隧道进口段长距离穿越砂质黄土、黏质黄土地层,施工中多次出现初支大变形、掌子面及边墙土体滑塌事件。以该隧道DK129+040~DK129+062.2段塌方为例,结合现场施工实际,分析了此段隧道发生塌方的原因,并给出了处理方案,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黄土隧道施工中的塌方时有发生,同时造成严重事故,为后期通车埋下安全隐患。针对某隧道的塌方经过,对其处理措施作详细描述,希望能对以后同类工程施工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7.
黄土隧道塌方处理及原因浅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包西线石沟隧道塌方原因分析和塌方处理方案的实践,详细介绍了黄土隧道塌方的综合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8.
塌方是隧道施工中常见的施工风险,通常情况下难以避免,对隧道塌方进行处理和防范,是隧道施工和配合施工中重要的课题之一。介绍绩黄高速佛岭长大隧道施工期间洞内拱顶局部塌方情况,并对塌方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详细的处理方案,处理后围岩变形监测结果表明处理方案合理可行,并提出了山岭隧道施工期塌方处理的一般原则、方法和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9.
浅埋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易塌方,设计考虑采用侧壁导坑法,在现场施工期间,出现了施工进度慢,施做不到位引起的开裂变形甚至塌方等问题。基于浅埋大断面黄土隧道的变形特性,结合传统矿山法、新意法、预切槽法等施工方法的技术特点,提出了浅埋、大断面黄土隧道不同工况下安全、快速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0.
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控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国由于黄土分布地域较广,黄土隧道的建设在所难免,其设计与施工难度也渐趋复杂。黄土隧道有其自身的特点:易塌方,遇水产生湿陷性,预注浆困难,锚杆施作难度大等;同时,黄土隧道造价高昂,修建小净距和连拱隧道的经验又非常少。本文根据黄土隧道的施工实践,提出了一些施工工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拟建西安至延安高速铁路位于黄土高原,由于河流冲刷、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其沿线发育大量黄土滑坡,具有密度大、易滑动、难防治等特点,严重威胁铁路行车安全。在陕西I49E007004(耀县)幅1∶5万环境地质调查项目研究报告的基础上,结合遥感解译成果,对沿线的滑坡灾害发育特征及防治对策进行分析。分析认为:西延铁路沿线的黄土滑坡可归纳为3类,分为黄土内滑坡、黄土-基岩接触面滑坡、黄土-泥岩滑坡,且其分布的空间特征具有不均匀性、群集性和延续性,并因地制宜,对线路沿线的黄土滑坡提出防治对策,为拟建西延高铁沿线黄土滑坡灾害的防治提供相关参考和依据,同时助力黄土高原滑坡灾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奉节大坪滑坡是由前级浅层的堆积层滑坡和破碎岩石滑坡组合而成的复合型大型老滑坡。根据勘测结果分析,岩层顺倾地区是滑坡易发地区,由于隧道开挖,引起了大坪老滑坡的整体复活。布置测斜孔对滑坡进行深部位移监测,监测结果分析表明:大坪滑坡存在典型滑动带,降雨对滑坡影响较大,滑动面较深,且滑动面以上滑坡体不同部位变形速率不一致,通过明确滑动带的位置、厚度、滑动方向及变形范围,为工程治理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铁路黄土隧道洞口在施工过程中受地质条件、工程设计、施工技术等因素影响,易发生山体滑坡。本文以一客运专线黄土隧道洞口山体滑坡为实例,从地形地貌、滑坡形态、施工影响、过程管理等方面对滑坡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滑坡产生的原因,总结关于黄土隧道洞口边坡稳定性分析经验与管控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客运专线黄土隧道施工探讨和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客运专线黄土隧道与一般山岭隧道有许多不同之处。对隧道的基底处理、开挖方法和设备的选型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客运专线黄土隧道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对客运专线黄土隧道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当已经投入运营的电气化铁路为了抵御山体塌方的侵害,需要增建明洞,势必在上方有高压接触网、下方有行车轨道、列车照常运营的复杂环境中施工,如果技术措施不当,施工进度就无法保证,甚至会影响行车安全或者导致作业人员触电。因此,必须研究安全、稳妥技术措施。研究结论:渝怀电气化铁路增建"拜幺坡明洞",采取隔一施一、跳跃式架空线路的方式,解决了快速掏挖道床、建造明洞基础与保持轨道稳定的矛盾;研发"拱门"形钢管支架为接触悬挂过渡安置,避免了在接触网支柱拆除之后、接触网与受电弓断流现象;创新制造的架在边墙顶部的具备升降、滑移、防电功能的衬砌台车,达到了拱圈构筑铁路不封锁、不限速,施工人员不触电、快速作业目的。上述新颖施工技术,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华东地区某盾构接收工程为例,针对盾构到达洞门帘布时橡胶与盾壳之间无法完全密封引起的洞门漏浆现象,基于三道洞门密封技术以及自制浆液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技术对洞门密封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三道洞门密封施工以及自制浆液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技术,使洞门内与外界完全封闭,封堵洞门效果相比于传统施工工艺大幅提高,该技术能使盾构机安全快速地推出外置洞门,迅速高效地完成洞门封堵,大大降低了进洞时常见的洞门涌水涌砂、塌方现象,达到了盾构到达洞门密封接收的预期效果,该技术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下的盾构到达接收,尤其在高富水地层应用中效果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作为加速城市化进程和改善交通现状的重要途径,地铁线网日益密集,地铁建设进入高潮阶段,随之而 来的地铁区间穿江过海的情况逐渐增多,所以该类地铁隧道的设计技术问题需要重点深入研究。以哈尔滨地铁某 过松花江区间为依托,对过江隧道埋深的主要控制因素及过江隧道合理埋深进行研究。过江区间盾构隧道上方覆 土层过薄,可能会出现塌方或者涌水等严重事故。通过分析过江隧道埋深的主要控制因素,如两端车站埋深、隧 道纵向线路坡度、施工期间安全覆土、运营期间抗浮要求等,得出过江盾构隧道的设计埋深,总结出一套完整的 盾构法过江隧道埋深的确定方法,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原高寒高速铁路隧道防冻胀害施工技术一直是隧道工程界研究的课题,结合兰新铁路大坂山隧道施工实例,就高寒地区隧道冻胀害产生的机理及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尤其侧重于防水、泄水、保温措施及施工工艺要求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可溶岩地区隧道施工存在突泥突水、围岩变形、塌方、沉陷等诸多风险因素。通过贵广铁路岩溶风险隧道施工现场监理工作实践,介绍了在可溶岩地区铁路隧道施工监理工作中,应重点注意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风险评估、专项施工方案及专项应急救援预案等关键事项;对岩溶风险隧道开挖、初期支护、施工防排水、衬砌、围岩监控量测等各工序的监理工作控制要点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介绍了在实施现场监理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岩溶风险隧道施工安全及质量,监理单位应该采取的监控手段、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