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立交三维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畅胜民 《公路》2001,(3):49-51
该文在现有道路立交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维建模的思路,给出了三维建模的方法和流程,结合现行立交设计软件。利用AUTOCAD、3DMAX和PHOTOSHOP软件,制作出立交三维效果图及动画效果,为立交选型、方案设计及景观分析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设计立交方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三维建模的思想;给出了立交方案设计的流程。并提出采用横断面线沿着道路空间线扫描自动形成三维扫描面,从而得到三维造型模型,再利用3DS渲染成图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肖斌 《华东公路》1998,(3):27-29
根据计算机图形学三维算法原理,结合公路工程设计实践,在微机环境中,对公路三维可视化设计软件的开发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初步看到了公路三维可视化设计的现实意义和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4.
基于Google Earth的立交方案演示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介绍了Google Earth平台的新特点,通过工程实例.阐述了在Google Earth平台上进行方案演示的制作步骤,并利用其自带的Sketch Up插件完成了在Google Earth中的立交建模和方案演示,最后将该软件平台与其它三维可视化软件进行了比较,并总结出Google Earth在立交方案演示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立交三维模型和视景仿真对于立交设计和表达的重要性,研究了立交三维建模和视景仿真的理论、方法和系统结构,并开发出相应的模块程序运用在实际立交工程实例上。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建设由传统的二维平面逐渐向更复杂更具创新性的三维立体化、多专业化融合方向转型,这给传统的道路设计方法带来严峻的挑战。为此,将建筑信息模型(BIM)与虚拟现实(VR)技术引入道路工程设计中,分析了其技术特点和优势,阐述了运用BIM+VR技术进行道路平、纵、横协同设计,以及对地形、道路整体三维建模及成果可视化展示的实现方法,并应用自主开发的交互式道路VR仿真平台,在重庆市陈家阁立交和春华立交市政设计项目中进行了实践,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越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立交匝道布线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就BP神经网络对给定的线形设计知识的表达,联想记忆和网络结构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立交匝道布线的BP神经网络方法,或形象地称为“P→RAL”映射算法,提高了立交CAD系统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马文安  冯春萌  孙辉  韦永奎  李雍友 《公路》2022,67(2):206-211
互通立交形式多样,施工工况复杂,利用建筑信息化技术(BIM)三维可视化、信息高度协同共享、全寿命周期管理等优势有助于提高互通立交施工的质量和效率.以某高速公路枢纽互通立交工程为依托,制定了立交工程BIM建模体系,探讨了BIM技术在碰撞检查、工程量统计、施工仿真、可视化交底、模型渲染、电子沙盘等方面的应用,取得了突出的效...  相似文献   

9.
针对立交设计的特点,提出了采用空间曲线对立交匝道进行拟合设计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方便地获得立交方案的三维图,有利于设计人员迅速判断立交设计方案的优劣。  相似文献   

10.
公路的三维可视化设计就其功能而言应包括两个方面:设计过程的可视化及设计成果的可视化.重点介绍了公路三维设计的流程与实现方法以及公路三维模型的构建方法与流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了道路智能设计系统.  相似文献   

11.
陈杰  徐生明 《公路》2000,(11):59-62
利用最新的软件技术和我们开发的各种处理算法,实现了一个将公路设计成果转化为动态三维图像的实时可视化系统RealRoad。该系统实现了具有实际意义的公路设计可视化能力。该文对实现这一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方法等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郭腾峰  王蒙 《公路》1999,(9):48-52
探讨利用“实时拖动技术”在计算机上实现通式立交动态可视化设计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实现的基础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13.
《公路》2017,(1)
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桥梁病害三维可视化方案;讨论了病害属性与显示属性的匹配问题;开发了基于WebGL的三维可视化软件,实现了对裂缝和其他局部病害、构件损伤程度等病害信息的三维可视化展示,并以三维可视化化入口形式实现对图文信息的查询。本文研究成果可以提高桥梁养护信息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道路设计的三维可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时三维交互式仿真技术是实现道路线路三维可视化设计的关键,本文应用约束Delaunay三角剖分原理建立道路三维整体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实现了有效的道路三维模型的视相关简化方法,并结合真实感图形绘制技术开发了道路三维场景的实时动态浏览平台。最后将该平台与线路CAD系统集成,实现了线路设计过程和设计成果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15.
基坑工程中的可视化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基坑工程施工的特点和目前数据分析中所存在的问题 ,对基坑工程施工数据分析中采用科学计算可视化分析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结合体视化的算法思想 ,建立了基坑工程施工数据的可视化分析研究方法 ,提出了采用基于表面重建的体视化方法来研究施工环境的可视化问题和采用直接体视的算法来实现基坑工程施工数据可视化问题的解决方案 ;建立了用于基坑工程施工数据可视化分析的体数据模型 ,体数据中包含了基坑施工的土力学参数和位移场的三维信息。按照不同的施工阶段 ,建立了不同时间序列的系列体数据集。利用这些体数据集 ,可以可视化的分析施工每一工况下的坑外土体内各种土工参数的变化和土体位移的变化。并通过实例分析 ,验证了上述研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用于道路交通仿真三维场景的建模效率,提出基于LandXML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场景生成方法,定义了用于道路交通仿真的相关数据格式,设计了数据转化算法,实现工程设计数据向虚拟三维仿真图形数据自动化转化,并基于图形渲染引擎OGRE开发出场景编辑工具.使用效果表明:此方法有利于提高建模速度和精度,与工程设计数据建立的接口可使其设计成果在道路交通仿真中得以直接利用.  相似文献   

17.
根据AutoCAD二次开发功能要求,并结合VB6.0面向对象编程的强大工具以及界面可视化的特点,介绍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的原理、途径和方法以及在道路立交设计中的应用要点。  相似文献   

18.
李聪 《公路与汽运》2012,(1):142-146
结合广州市黄浦区石化立交设计,介绍了互通立交选型、集散车道设计、变速车道设计、分合流点纵坡设计等关键问题和解决措施;针对广州市黄浦区石化立交,提出了新的立交设计方法并投入实施,新的立交设计方法力求使设计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9.
新燕尾山隧道工程地处重庆巴南区,项目呈东西走向,为重庆南部片区重要主干路。项目全长6.96 km,由一个菱形简易立交、两个全互通立交、一个超长穿山隧道组成。项目穿越城市建成区与风景区,工程受周围环境影响大,山地地理区位明显。为提高设计效率,保证工程质量,提出"C+DY+R+I"的BIM设计路线,并借助二次开发,实现数据在BIM平台中的互通。通过对可视化编程、椭球比七参数的迭代公式推导、参数化动画建模等新技术与BIM的结合,提出了一整套适用于山地城市大型市政工程的BIM解决方案,为BIM技术在该领域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前道路资产点检中存在信息采集效率低下,可视化、协同化管理不足等缺点。设计开发的移动资产点检系统,依靠BIM+GIS技术建立三维空间数据库实现资产点检三维可视化与精准定位,通过移动技术实时上传资产信息实现数据的共享与集成,从而加快道路资产点检可视化、协同化和智慧化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