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晓燕 《华东公路》2014,(3):111-112
公路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现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先行条件,是市场机制作用于人类经济行为的首要物质前提。没有一个现代化的公路交通运输体系,就不能形成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包括公路、铁路、航道、机场及其枢纽,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因此,做好公路建设的成本管理和控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李扬 《公路》2012,(12)
分析了我国公路交通资金的供给现状,测算了我国未来20年公路发展资金的供需情况并指出了公路融资面临的难题,在对比中外公路交通发展资金供给的基础上,提出公路二元发展(非收费普通公路和收费高速公路)的资金供给模式将长期存在的现实意义,并就监控收费高速公路的财务风险构建了预警模型,从资金保障角度探索构建我国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陈长江 《公路》1997,(3):32-33,7
什邡市地处川西平原北部,农副产品和矿产资源丰富,近几年经济快速发展,公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对此,全市人民已经了以得共识,鉴于地方公路在全国公路交通网络中的特定地位,筹集建设资金困难较大。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公路交通事业发展很快,但它至今仍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主要原因是资金短缺,因此如何筹集公路建设资金是当前发展公路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交通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上,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不是单一的,而是公路、铁路等陆路通道和空中通道、海上通道的多样的、全方位的、立体的规划。这里,我们仅就日本未来社会的公路交通与汽车简介如下。 1.未来的公路交通社会预测 所谓公路交通社会,即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公路交  相似文献   

6.
公路交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是改善投资环境,加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必须超前建设。但公路建设需要大量资金,除了国家投资、地方集资、国内银行贷款和民间捐赠集资等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外,还应充分利用外资。利用外资建设公路,有许多不同于惯常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相似文献   

7.
高速收费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初,为支持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国家出台了"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政策,以求打破单一的政府投资体制,吸纳社会资金建设公路.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超过400万km,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为8.5万km,位居世界第二.2012年,我国高速公路仍将快速发展,预计在2013年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最长的国家.高速公路的遍地开花,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可否认,在我国公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收费政策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8.
针对低等级地方公路在提高交通安全上资金投入少、设施有限和资源不足等问题,借鉴国外低等级公路在改善其交通安全方面的经验,提出适用于中国低等级地方公路的低成本交通安全水平改善措施.结合国外的实践分析低成本交通安全措施的特点、实用性和经济性,为提高中国低等级公路交通安全水平提供依据,使有限的资金和资源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促进低等级公路交通安全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探析国土空间管控体制下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综合优化路径,推动交通基础设施空间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集约发展。采用文献资源法、指标体系评价法、综合分析法,以“双评价”理论为支撑,构建了以“建设规模-建设布局-建设时序-建设形式”为主线的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国土空间综合优化路径。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规划尤其是“三区三线”对公路交通网规划形成了新的引导与约束,需提出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综合优化路径;(2)通过突出对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的避让和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适应,提出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国土空间优化技术,提升规划实施落地性;(3)以西部某地区普通公路网为例开展实证研究,进行公路网规模、布局、时序、形式优化。研究有利于推动公路与国土空间保护的融合协调发展,加快推动交通强国战略落地实施。  相似文献   

10.
苏南地区市域公路交通发展战略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南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使苏南地区公路交通的迅速发展成为需要和可能。近年来,各地纷纷兴建了一大批高等级公路,使交通紧张局面得到了大大缓解。如何在新世纪中深化市域公路交通建设,使市域公路从量变向质变转变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苏南地区社会经济和公路交通的发展建设情况,分析该地区市域公路交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公路交通机电项目在国内属于新兴产业,近年发展很快,随着我国公路交通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和公路现代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机电工程在公路交通建设中的作用日趋重要。属于高等级快速路的机电工程要求竣工资料按照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归档,尚无系统技术指标和功能测试相对应的表格可填写,因此在公路交通机电监理工作方面的经验还不成熟,该文结合公路交通机电工程监理实践,介绍了一些体会、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公路》2003,(2)
为加快新疆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根据新疆 30年路网规划和公路交通 2 0 1 5年规划 ,2 0 0 3年新疆计划投资 1 0 0亿元用于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其中自治区安排 80亿元 ,兵团安排 2 0亿元。据悉 ,新疆 2 0 0 3年计划安排公路基本建设项目 48个 (其中新建项目 2 6个 ) ,公路建设里程达 5 673km,其中高速公路 1 1 0 km、一级公路 5 68km、二级公路 30 1 4km、三级公路 1 860 km、四级公路 1 2 1 km。主要建设项目有 :继续建设国道主干线 31 2国道奎屯至赛里木湖段 ;安排 2 1 7、31 4、2 1 8国道等 1 0个西部通道项…  相似文献   

13.
论和谐公路     
公路交通作为社会的公共基砷设施行业,与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密不可分,利用和谐社会的思想来构建和谐公路是当前交通行业的重要战略任务.和谐公路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于我国现有的公路管理体制,以我国公路为基本研究范畴,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以服务于全社会和谐为己任,通过科学发展的途径,构建一个公平共享、法治有序、便捷高效、安全可靠、环境优美、人民满意的公路交通,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公路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它在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公路交通运输事业的迅速发展也给公路养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当前公路养护机械配置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原则、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立足当前,展望未来,专业化养护、机械化养护是公路养护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日前,交通部发布了《2002年公路水路交通行业发展统计公报》(下简称《公报》)。《公报》指出,2002年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客货运输、港口生产等均取得了新的进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⑴公路总量继续增加,2002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已达到  相似文献   

16.
为测算湖北省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水平,根据湖北省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及其自身发展特点,从公路交通自身发展水平、公路对区域总体战略的适应性、公路对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公路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公路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性以及公路对科技进步的适应性6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进一步给出湖北省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标的计算方法.最后,利用实际数据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公路学报》的办刊宗旨是:促进中国公路交通科技的创新、传播和应用,提高中国公路交通行业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推动中国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中国公路学报》是公路交通行业最权威的学术性刊物,自1988年创刊以来,一直走在公路交通科技发展的最前沿。《中国公路学报》经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公路学报》的办刊宗旨是:促进中国公路交通科技的创新、传播和应用,提高中国公路交通行业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推动中国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中国公路学报》是公路交通行业最权威的学术性刊物,自1988年创刊以来,一直走在公路交通科技发展的最前沿。《中国公路学报》经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公路学报》2006,19(5):F0003-F0003
《中国公路学报》的办刊宗旨是:促进中国公路交通科技的创新、传播和应用,提高中国公路交通行业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推动中国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中国公路学报》是公路交通行业最权威的学术性刊物,自1988年创刊以来,一直走在公路交通科技发展的最前沿。《中国公路学报》经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公路学报》2012,25(1):159
《中国公路学报》的办刊宗旨是:促进中国公路交通科技的创新、传播和应用,提高中国公路交通行业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推动中国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中国公路学报》是公路交通行业最权威的学术性刊物,自1988年创刊以来,一直走在公路交通科技发展的最前沿。《中国公路学报》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中国公路交通行业惟一入选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入选期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