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交叉口是整个城市的交通咽喉,而调头车辆和左转车流的合理组织又控制着整个交叉口的交通运行质量。调头车辆对左转车辆和对向直行车辆的交通干扰较大,调头车道的合理设置,对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有重要意义。分析了调头交通需求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交叉口调头的三种形式,并分析了各种形式的优缺点,最后探讨了调头车道的设计,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公路》2015,(11)
基于对现行交叉口交通组织方式的分析,以减少交叉区冲突点数目和利用道路末端部分处理冲突点为目的,引入分布理念,提出基于分布理念的前导型交叉口的设计概念。概念设计对现行交叉口形式进行了重组和改进:(1)左转车辆和直行车辆在驶入交叉口前提前转换至左侧车道;(2)对交叉口区域进行拓展并重新划分,把交叉口区域划分为车道转换段、过渡段和交叉区。据此设计了基于分布理念的前导型交叉口,并对前导型交叉口的交通组织方式和运行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分布理念的前导型交叉口可以有效地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尤其适用于左转车流量较大并且用地受限的城市道路交叉口。  相似文献   

3.
无控改为信控后环形交叉口调头车流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环形交叉口交通量的增长,交通问题日益突出。交通设计和信号控制是缓解交通问题和改善交通现状有效技术措施。通过分析环形交叉口交通流特性采取措施,可控制右转、直行、左转3种车流在环道内通行,而对调头车流的控制有一定的难度。为此,结合信号控制方法分别介绍在环内、环口和环外对调头车流控制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借道左转是一种在交叉口现有车道设置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更多的左转车辆可以快速通过交叉口而借用对向出口车道进行左转的新型交通组织方式。该交通组识方式适用于当前有专用左转信号相位且左转车流量较大的交叉口。基于苏州市人民路-十梓街交叉口的实际运行困境,在该交叉口进口道进行借对向车道左转的渠化设计和信号控制方案设计,以此来提高交叉口的交通流通行效率。通过分析车流到达情况和车道使用情况,基于传统交叉口通行能力公式,建立借道左转交叉口通行能力模型。接着以左转通行能力最大为目标,以预信号时长、借道左转车道的开口位置为优化变量,建立了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案优化模型,并采用迭代算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仿真试验,利用人民路-十梓街交叉口的实际运行数据对所建立的优化控制方案进行验证,证明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借道左转方案可以提高左转机动车通行能力,降低进口道延误,提高交叉口的整体运行效率;对于设置了借道左转车道的两个南北向进口道,左转车道的平均延误分别降低了35%和33%,平均排队长度也有显著下降,且对没有设置借道左转的东西进口道影响较小,说明该借道左转组织方案在左转车流量较大的交叉口适用性良好,具有实践价值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以消除环道交织和改善行人通行的便利性为出发点,提出了一种无交织环形立交的设计概念;对现行环形立交进行了改进:(1)改变出入环左转匝道的接入方式和接入位置,将出入环匝道分置于环道的内外两侧,使车辆出入环方式由外进外出变为内进外出或外进内出,即由同侧进出变为异侧进出;(2)将右转匝道架空.据此设计了无交织环形立交的构型,实现了车辆在环道的无交织运行和行人在地面的全互通.基于无交织环形立交的交通组织方法,运用交通流线分析技术,重点研究了车辆左转和掉头的运行过程及行驶路径.结果表明:无交织环形立交为现 代立交规划选型提供了一种新选择,可用于左转交通量和行人过街需求较大的交叉口,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立交的层次和构型加以改变.  相似文献   

6.
翟颖  常玉林 《交通与计算机》2007,25(4):29-31,34
环形交叉口的几何设计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为提高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针对原有环形交叉口中心岛设计的不足,通过研究交叉口不同车型比例及车辆行驶轨迹,提出了关于中心岛半径设计的优化建议,建立了适用于公路环形交叉口的中心岛半径设计的优化模型,并利用Vissim仿真软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信号控制环交中心岛半径与交通运行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形交叉口引入信号控制后,其交通运行状况发生了很大改变.由于相关理论研究的不足,导致交叉口时空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文中将中心岛半径作为关键参数,研究其与信号控制环形交叉口交通运行的关联性.首先从静态分析入手,得出不同中心岛半径信号控制环交的环道排队容量;随后进行动态分析,确定信号控制基本参数值;最后评价其交通效益指标,分别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的方法研究中心岛半径对通行能力和车辆延误的影响,得出不同环交中心岛半径对信号控制环交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提出在可用面积较大的交叉口运用涡旋式交通组织方案。通过将左转车道移至交叉口进口道外侧和二次停车的方式,改变左转机动车在交叉口实现转向的位置,使其转化为另1个方向的直行机动车,减少左转机动车在交叉口产生冲突点,从而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并减少延误。对交叉口涡轮式交通组织原理进行了介绍,并通过实例分析对比了进行涡轮式交通组织方案改造前后的交通效益指标。结果表明,运用涡轮式交叉口设计后,交叉口通行能力得到大大提高,车均延误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9.
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隔离栏侵入内侧车道建筑限界,导致车辆横向偏移,增加行车风险。为了解城市平面交叉口交通隔离栏对左转车辆规避行为的影响,通过无人机采集3个设有交通隔离栏的平面交叉口车辆视频,提取车辆轨迹、速度、加速度等参数。分析交叉口出口不同车道车辆偏移和速度的分布特性,研究左转车辆规避特性。结果表明:(1)两侧车道上行驶的车辆更倾向于向中间车道偏移,中间车道行驶轨迹则较为稳定;(2)20 m的行程可供驾驶人稳定行驶方向,保持与交通隔离栏的安全横向距离;(3)左侧车道上85%以上车辆远离交通隔离栏行驶,平均偏移距离为0.278 m;右侧车道上60%左右车辆远离右侧行驶,平均偏移距离为0.116 m。(4)左转车辆在出口不同车道的速度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左侧车道和右侧车道上左转车辆速度分布峰值、横向加速度均值、纵向加速度均值均小于中间车道。以此提出城市道路交叉口的改善方法:(1)增加中分带宽度,提升路侧净距,实现左侧车道名义路权宽度与实际路权宽度一致;(2)增大硬质设施与驾驶人的横向距离;(3)开口段硬质设施优化为柔性,减弱设施心理冲击,降低驾驶负荷;(4)增设路面导流线和反光设施,保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环形交叉口进口道和环道上设置信号灯,控制左转车辆两次停车通过交叉口的信号控制方法,是对负荷较大的让行控制大型环形交叉口较好的改善措施。运用微观仿真软件VISSIM仿真一定流量条件下设置左转两步信号控制环形交叉口和让行控制环形交叉口的运行状况,并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两种控制方式各自的优缺点和流量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为方便道路设计者厘清公路与城市道路在平面设计上的区别,对比分析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和《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中平面线形设计参数。通过对比得知:公路规范和城道规范的设计参数在计算中计算公式相同,但部分变量取值不同;变量取值不同的原因是公路与城市道路在建设时追求的侧重点不相同,公路规范更侧重于安全、平顺、经济,城道规范更侧重于舒适、安全、环境协调性。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计算时需根据道路种类,依据侧重要点进行取值。  相似文献   

12.
结合徐州市城市交通管理规划,根据徐州市交叉口面积大和行车道宽的特点,分析了两者对交叉口运行特性的影响,指出要尽量缩小交叉口面积和确定车道的合理宽度,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汽车产品设计的多样化(轿车设计、载货车设计、客车设计)出发,为满足汽车市场不同需求,提出汽车各大总成及系统设计个性化设计要求,为汽车各系统和总成的个性化设计提供设计指南。  相似文献   

14.
介绍宇通公司自主设计的ZK6860H系列车型的造型设计、市场分析、概念设计、三维设计、总布置设计、整车试制及设计总结。  相似文献   

15.
基于仿生学的分类和应用目标,通过引入一些仿生学的理念,尝试解决桥梁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为新型桥梁的设计提供新思路和途径.通过探讨仿生学宏观仿生与微观仿生方面的应用,建立桥梁的"活体"概念以及工程设计中的生态观.从无意识的引用到有意识运用仿生理念,将会推动桥梁设计迈入新的阶段,并能帮助人类建造更多安全、可持续、节能并与自然和谐的桥梁.  相似文献   

16.
城阳区第二实验小学人行天桥位于青岛市城阳区中心区域,拟建路口现状复杂.该桥在设计过程中,通过人流量预测,确定行人过街主要通行方向,合理拟定平面布设方案,取得了良好的交通和社会效益.为此,从城阳二小天桥的方案设计、结构设计和景观设计方面介绍设计思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汽车电动车窗防夹设计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永  方瑛 《汽车电器》2014,(8):12-15
介绍电动车窗的组成;通过建立防夹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和电气特性模型并进行参数运算,研究了防夹模型的理论基础,得到电动机阻力和电流的关系以及车窗位置D的计算关系等;最后分析了防夹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为电动车窗的设计提供最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产品设计与制造脱节而导致设计修改频繁、装配成本昂贵等问题,面向装配的设计(design for assembly,DFA)方法从装配的角度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详细分析了DFA在汽车内饰件设计上的典型应用,减少零件数量、集成设计、减少紧固件种类和数量、标准化设计、防错设计等DFA方法简化产品设计、提高装配效率,有效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及装配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9.
祈福隧道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全长1988m,按设计行车速度100km/h,双向六车道设置,是目前国内比较少见的大规模明挖暗埋高速公路城市下穿隧道。介绍了祈福隧道主体结构工程设计的相关技术和处理原则,对隧道的结构设计、抗浮设计、防排水设计及通风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其他同类隧道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大连地铁兴工街暗挖大拱站厅无柱车站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清 《隧道建设》2015,35(12):1287-1294
暗挖大拱站厅无柱车站是一种新型建筑结构形式,建筑风格独特,站厅层公共区空间大、视野开阔、结构工法特殊、综合管线布置灵活且装修美观,值得推广和广泛应用。以大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兴工街站设计为例,通过对建筑、结构、综合管线、装修等专业设计的阐述,分析专业设计过程中的特点,总结暗挖大拱站厅无柱车站设计的利弊,可为地铁车站设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