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承载式车身形式皮卡后立柱刚度的相关性能要求,并对后立柱的结构设计及优化原理进行阐述,在满足后立柱性能要求的同时,实现零件结构的精益设计。概述乘用车车身结构类型,按照承载方式可分为非承载式和承载式。这2种结构形式最大的区别是,非承载式车身结构需要安装在刚性车架上;承载式车身将车架的作用融入车身结构,车身直接承受载荷。皮卡是汽车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2.
“通常人们只将汽车车身结构划分为非承载式车身和承载式车身。安全车身应该包括:前后碰撞变形区和高强度乘员舱。  相似文献   

3.
现代汽车车身都以承载式车身为主要车身结构,承载式车身为了吸收碰撞时的能量,汽车车身通常设计成在遭到碰撞时,通过使车身构件的折叠和破裂来吸收冲击能量;碰撞力的传递路线,  相似文献   

4.
车身根据结构可分为承载式(整体式)车身和非承载式(大梁分离式)车身。非承载式车身的汽车有刚性车架,又称底盘大梁架。车身本体悬置于车架上,用弹性元件联接。车架的振动通过弹性元件传到车身上,大部分振动被减弱或消除,发生碰撞时车架能吸收大部分冲击力。在粗糙路面行驶时对车身起到保护作用,因此车厢变形小,互换性好,平稳性和安全性好,而且厢内噪音低。所以有大部分汽车厂商的越野车都采用非承载式(大梁分离式)车身。这也就要求汽修厂的老板和钣金维修师傅们对非承载式(大梁分离式)车身大梁维修有一个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汽车车身焊接线是整车制造4大工艺之一。一个承载式SUV车身大概要由400多个冲压件、4000多个焊接点组成。焊接方案是决定产能及质量保证能力的关键。这里以某承载式SUV车身焊接线为例,重点介绍车身主线的焊接线工艺方案及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6.
现在生产的轿车.大部分采用承载式车身即无车架整体式车身。承载式车身主要部件焊接在一起,易于形成紧密的结构.有助于在碰撞时候保护车内人员安全。承载式车身所采用的刚性较大的部件有助于传递和分散能量到整个车身上.这样会引起远离冲击点的一些部位的变形.在碰撞损坏检查中经常被忽略。这些损坏在以后的操作中会引起操纵或动力系统的故障,如跑偏、啃胎、共振,横置发动机还有脱档现象等等。  相似文献   

7.
高性能跑车集中了当今先进汽车技术的精华,保时捷911GT3可以说是保时捷跑车的金字塔。本文对保时捷CARRERAGT新材料技术作一介绍。 CARRERA GT,是保时捷跑车系列中首次完全采用碳纤维增强材料的承载式车身,法拉利F50或是麦克拉仓F1曾经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在跑车上采用碳纤维增强材料制造的承载式车身,直至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936车型上还是在应用钢管承载构架(Steel Tube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承载式车身骨架结构特点及车身骨架设计的模块化,为城市客车全承载车身设计提供一种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9.
轮毂是车桥中的重要零部件,要求具有高承载和高抗扭矩能力。本文针对特种与非公路车桥使用的轮边总成的结构特点,探讨了其轮毂的Pro/E建模,并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以及优化设计。车桥(也称车轴)通过悬架和车架(或承载式车身)相连,两端安装汽车车轮。其功能是传递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与车轮之间各方向作用力。非驱动桥由桥壳总成、轮边总成、制动器以及其他一些零部件组成。  相似文献   

10.
轿车车身模态修改灵敏度计算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高云凯  蓝晓理  陈鑫 《汽车工程》2001,23(5):352-355
本文进行了某承载式轿车车身结构的低价模态参数修改灵敏度分析及应用探讨,提出了车身基本抗扭承载区及空间基本抗弯盒的概念。  相似文献   

11.
客车的车架结构形式是与车身的承载形式相匹配的。与半承载式车身相匹配的分段式车架和直通大梁式等车架相比其具有独特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当汽车发生碰撞事故后.由于碰撞速度,车身的坚固程度、撞击位置、接触角度等诸多因素的不同.碰撞的损伤程度也有所不同。与货车和大中型客车不同.承载式乘用车整个车身被外覆金属件覆盖.其支承件结构也多种多样,所以很难观察损伤部位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3.
1前言 前轴是汽车的主要承载件之一.它通过悬架与车架相联,两侧安装车轮,用以在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与车轮之间传递铅垂力、纵向力和横向力,此外前轴还要承受和传递制动力矩.因此,要求前轴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良好的动态特性.合理的设计前轴,不仅可以提高汽车的承载性能,还可以改善汽车的平顺性等.  相似文献   

14.
汽车诞生之初,只要打开车门,掀开汽车的发动机罩盖和翼子板,汽车的各个总成就暴露无遗:发动机、车桥……当时还没有承载式车身--这种把骨骼、皮肤及衣服联为一体的技术,车身各部均由螺钉固定在承载式车架上.  相似文献   

15.
杨学 《北京汽车》2013,(1):1-5,16
根据车身承载的不同方式,SUV产品演变了非承载式、半承载式和全承载式3种主要技术路线。各技术路线来源不同,有各自的优缺点,同时也预示了3种技术路线的不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承载式车身防蚀保护中常用的接缝密封胶有以下4种: (1)稀型密封胶 用来填补宽度小于3.5mm的缝隙。稀型胶稍有收缩性,在接缝处会形成明显的边界,同时仍保持柔韧性,可防振。在打了底漆的金属面和裸露金属面上的附着性良好。由于许多缝隙都处在垂直面内,所以必须防止密封胶从缝隙上流下来。 (2)稠型密封胶 用来填补宽度为  相似文献   

17.
《汽车生活》2010,(3):96-97
<正>全新一代起亚索兰托最大的变化,就是从上一代传统的非承载式车身结构(body-on-frame),改成单体式承载车身结构。这并非是起亚向市场的屈服,而是起亚学会了顺应潮流,索兰托本该就是一辆轻松驾驶的SUV。要知道,以前的越野车都是有大梁的传统的非承载式车身,为的是在对付恶劣的  相似文献   

18.
承载式车身是由很多块钢板通过焊接、螺栓固定等方法组合而成的整体。车身外部是由前后保险杠、车门、前后翼子板、发动机舱盖、车顶和后备厢盖等10余块外观钣金件组成。通常情况下,当车身结构处发生损伤变形时,往往会影响到另一侧及相邻的外观板件的配合。车身结构部位的控制点和工艺孔在修复到原始尺寸时,车身外观钣金件的安装,一般只需要通过简单的调整,就可以达到装配要求。相反,如果车身结构部位没有修复到位,从车身外观钣金件的配合就可能反映出来。如果修复时采用了改孔或其它野蛮的操作方法,车辆在修复后则会留有故障隐患,而且其外观也会使人感觉不协调。  相似文献   

19.
基于半承载式客车车身结构的生产过程,提出一种考虑车架变形影响半承载车身结构强度的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仿真分析的精度,为在更深层次上探讨结构轻量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具体车型为实例,采用UG软件分析后轮罩减振器的静、动刚度,针对分析结果进行了具体的加强刚度的优化设计。对研究车身的后轮罩减振器的静、动刚度的机构设计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基于汽车轻量化的设计趋势,现代轿车的车身大都采用全承载式结构。全承载式结构使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身承受来自路面的各种载荷,因而车身必须要有足够的刚度。如果车身刚度不足,可能造成车厢密封不严以致漏风、漏雨及内饰脱落等现象发生;在碰撞过程中,也可能会引起车身的门框、窗框、发动机罩口和行李厢开口等处的变形过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汽车的动力响应和燃油经济性能,对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操纵性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从而影响汽车的主动安全性。车身刚度爆孔静刚度和动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