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匹配DCT变速器的某车型滑行时产生啸叫的问题,本文利用试验手段和齿轮噪声的测试数据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在变速器生产过程中,通过优化齿轮齿顶修缘量和粗糙度,在不改变齿轮设计参数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了变速器齿轮噪声,解决了DCT变速器滑行工况的齿轮啸叫问题。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研发车型整车啸叫问题,经过测试分析确定该啸叫来源于其匹配的双离合变速器。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变速器激励源、空气传递路径和结构传递路径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对激励源的阶次分析对比,空气传递路径的声声灵敏度测试与分析,以及结构传递路径的解耦验证,确定产生整车啸叫的主要问题根源,进而采取合理的优化措施,有效解决了整车变速器啸叫问题。同时总结了啸叫问题系统分析和控制的方法和指标,为变速器整车匹配啸叫问题的前期控制和系统级目标的建立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壳体动态响应的齿轮NVH优化方法,分析了齿轮动态啮合力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获得了动态啮合力的计算模型。结合某款电驱动变速器啸叫实例,采用全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获得齿轮修形优化前后齿轮副传递误差、齿面接触应力及动力学响应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齿轮修形优化可有效降低齿轮动态啮合力,减小壳体表面动态响应,从而改善特定工况下的变速器啸叫,提高整车NVH性能。  相似文献   

4.
金属带式CVT在传递转矩时,会在主动和被动带轮轴间产生轴间作用力,使被动带轮轴发生变形,影响被动带轮轴齿轮与中间轴齿轮的啮合,产生偏载,增大齿轮间的传递误差,从而加大变速器的啸叫噪声。本文中以某款金属带式CVT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动力学分析,并通过仿真和试验,分析验证了金属带张紧力对变速器啸叫噪声的影响,同时,以最小化系统变形和齿面载荷密度为目标函数,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算法对该齿轮副齿轮的修形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金属带张紧力引起的轴间作用力对被动带轮轴齿轮和中间轴齿轮的偏载情况影响较大,它增强了变速器加速过程中的啸叫噪声,而优化后的齿轮,降低了变速器的啸叫噪声,提高了变速器的声品质。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手动变速器齿轮啸叫问题,开展了道路试验、转毂试验以及传动系统台架试验,对啸叫问题进行多方位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以噪声总级与啮合阶次差值大于15dB(A)作为标准,可以判断各工况的啸叫情况,与主观感受基本一致;转毂半消声室和道路试验场均可以作为分析变速器啸叫问题的测试场地;在开展啮合斑点测试时,一次性完成全部挡位啮合斑点测试是可行的,通过优化台架测试方法,可以得到与整车测试相同的啮合斑点结果。本文所研究的变速器存在的啸叫问题,主要是由于二挡挡位齿轮啮合偏载、传递误差偏大引起,经过调整修形方案,啸叫现象明显改善。上述工作对解决同类问题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变速器某档位齿轮在倒拖工况下,存在批量性能不一致的啸叫噪声问题。从传递误差角度对变速器齿轮传动平稳性进行评价,改进齿轮修形参数设计,降低齿轮传递误差幅值;并采用六西格玛设计方法,考虑制造公差影响,对变速器齿轮修形参数进行稳健性评估。  相似文献   

7.
针对纯电动车在加速工况车内啸叫声大和滑行至20 km/h啸叫声突出的问题,通过“激励源-传递路径-接受者”分析模型,分析了电机啸叫原因和传递机理,根据试验诊断分析和工程经验快速锁定两个不同啸叫问题的主要贡献点。加速工况车内啸叫声大的关键因素是电机辐射噪声大,滑行工况啸叫声大关键因素是后悬置支架共振。从传递路径方面着手,提出了电驱动加声学包裹和后悬置支架加强的优化方案。通过优化方案的对比试验分析,高效地确定可工程化的优化整改方案,有效解决车内电机啸叫声问题。该优化方案和分析思路,对其他车型电驱动啸叫问题的解决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某款变速器产品开发中,从参数设计、激励控制、路径优化3个方面、8个维度对齿轮啸叫进行综合评估,建立变速器齿轮啸叫前期评估体系,指导齿轮宏观和微观参数设计、轴系尺寸调整和壳体模态改进。台架和整车试验表明,通过该体系校核后的变速器,其啸叫噪声满足产品开发目标。  相似文献   

9.
刘芳  王朋朋 《时代汽车》2022,(8):155-157
本文针对某轻客变速器在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啸叫问题,从整车端、变速器总成端、零件端逐层进行排查分析,通过对整车端悬置系统测试分析、变速器总成端壳体/拉锁支架/摇臂测试分析、激励源啸叫档位的齿轮阶次特征、振动频率测试分析,确定了啸叫问题根源,结合项目应用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优化措施,有效解决了变速器开发中啸叫问题,满足项目开...  相似文献   

10.
就某DCT变速器油泵齿轮啸叫问题,通过优化微观修形参数、调整配合间隙,有效解决了啸叫问题。  相似文献   

11.
CVT变速器因其良好的换挡及加速平顺性,在汽车市场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针对CVT变速器常见的啸叫问题,借用NVH专业方法,分析结构、传递路径等对啸叫问题的影响,以提供可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案,同时对其他类型变速器啸叫问题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内乘用车市场的日趋成熟,用户对NVH性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变速器啸叫噪声作为一种比较容易被主观识别的单一频率噪声,是影响乘坐舒适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章以某六速手动机械变速器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整车NVH噪声测试,利用阶次分析确定了啸叫特征阶次,然后借助ROMAX仿真软件对齿形齿向修形进行仿真分析,通过优化齿轮设计参数,降低齿轮传递误差,使该变速器啸叫问题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13.
汽油机领域增压技术(Eco-Boost)的问世为技术人员带来新的挑战。挑战之一是在非设计工况下,进入涡轮增压器的气流会产生气流噪声。在某些运行工况下,当进气质量流量和压比达到某一数值时,压气机叶轮表面气体分流会产生宽频噪声,被称为"啸叫"噪声。可以用增压器吹风试验和发动机台架试验来检测这种气体流动噪声。为了开发一种有效的设计,有必要了解这种噪声产生的基本机理。介绍为研究进气条件对啸叫噪声的影响而进行的计算气动声学分析,包括整个压气机叶轮和涡壳在内的三维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该增压器叶轮由6个主要叶片和6个分流叶片组成。基于计算机辅助工程的结果,提出一种压气机引导边缘入口台阶与进口导向叶片(或旋转叶片)组合的方案,以降低啸叫噪声,并通过试验证实这种创新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款SUV变速器啸叫噪声,采用阶次分析法辨识出主要噪声源齿轮组,利用Romax Designer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对齿面进行微观修形,减小传递误差;通过实车采集优化前后的样车噪声进行对比,变速器啸叫噪声最高降低13 d B(A)。  相似文献   

15.
分动箱是商用四驱车动力传递系统的关键,承担着将功率按比例分配给各传动轴的任务。文章针对某一体式分动箱在三挡高速工况下存在的啸叫问题,通过MASTA系统建模和试验验证的方法深入研究了分动箱啸叫产生的原因及机理。发现:通过提高齿轮重合度,对齿轮进行微观修形,可以有效解决分动箱的啸叫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机械式变速器齿轮副在啮合过程中产生的高频啸叫噪音,主要是由齿轮副的啮合错位和冲击引起的。利用振动和噪音传感器测试,通过主观评价及噪音阶次分析确定了啸叫的来源。利用Romax软件分析,通过齿轮的微观修形,降低了齿轮副的传递误差及优化了齿轮接触区域;经整车测试及主观评价,该方案对提高车内噪音品质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款变速器3和4挡主减齿轮啸叫问题,首先进行变速器模型仿真,并通过齿轮接触斑点和壳体表面振动响应仿真与试验结果的对比,确认仿真模型的正确性。然后,在就各微观修形参数的变化对3和4挡主减齿轮对传递误差影响进行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以传递误差加权平均值为评价指标,使用正交试验优化方法,得到传递误差最小结果的微观修形参数组合。优化结果大幅降低了3和4挡主减齿轮对的传递误差和啸叫噪声。  相似文献   

18.
在双电机混合动力专用变速器(DHT)开发过程中,发电路径齿轮容易出现啸叫问题。针对某混合动力车型搭载的双电机 DHT 啸叫问题,分别对发电路径上啮合齿轮激励源和振动传递路径进行系统分析,最终通过对激励源的阶次对比及对传递路径的解耦验证,确定了车辆啸叫的主要原因为变速器壳体刚度不足、齿轮微观修形不合理、发动机轴模态频率低。为此,提出了量化发电路径啸叫问题的改进措施,并进行整车搭载验证,有效地解决了DHT 啸叫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装备双离合变速器的某紧凑轿车在研发阶段遇到的三挡滑行啸叫问题,采用从源头到传递的全路径优化视角,探讨了改善啸叫噪音的方法,实车噪音实验发现:从源头角度,通过合理设计齿轮副微观修形参数,降低传递误差,可以有效地改善车内啸叫表现;从传递路径角度,通过合理匹配换挡拉索的质量块,增强防火墙内隔声垫的隔声性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别改善600-1100Hz较高频段和420-490Hz较低频段的车内啸叫表现。  相似文献   

20.
变速器齿轮传递误差分析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降低变速器啸叫的方法,即通过齿轮修形降低齿轮传递误差.本文分析某变速器第5挡齿轮的传递误差,发现传递误差值偏大,并且齿面载荷分布不合理.根据齿面载荷分布对齿轮进行了修形,修形后齿面单位长度载荷从484 N/mm降低到了339 N/mm,传递误差值从5.17 μm降低到0.12μm,为变速器啸叫问题的改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