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柴油车已经成为大气颗粒物(PM)和氮氧化物(NOx)主要的排放源之一。为了提高环境空气质量并降低柴油车的污染物排放,可以通过安装尾气后处理装置来减少PM和NOx的排放。如何使后处理技术与车辆降低PM和NOx排放的需求相匹配,以实现稳定的减排效果,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柴油车尾气中PM,以及NO和NO2等关键参数,对于设计尾气后处理装置(如DPF和Urea-SCR)以及设定DPF再生和Urea-SCR喷氨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柴油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PM的浓度、粒径分布、化学成分和形态特征,以及NOx(NO+NO2)和部分PM前体物的排放特性。同时,分析了车辆行驶状况对尾气PM浓度和粒径分布的影响,为在用柴油车加装尾气后处理装置以降低尾气污染物排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柴油机排放后处理技术的进展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柴油机排放主要是氮氧化物和微粒排放的后处理技术的新进展,并介绍了其发展趋势,指出机外净化将在满足未来排放法规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DeNOx-DPF组合形式的反应器系统将来可能会是一个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前言 汽车作为当今的运输工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的社会活动提供着服务。其中,柴油机以其优越的耐久性和低燃油耗特性被广泛用于全世界的中、重型商用车。近年来,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强化,低排放技术的开发越来越重要。这里,就为满足日本2009年新长期排放法规和美国2010年排放法规要求的低排放技术,即燃烧技术、喷油系统、增压技术以及排气后处理技术的发展动向作一预测。  相似文献   

4.
田彤  高章  姚博炜  刘晶 《北京汽车》2011,(5):22-26,35
结合未来超低排放法规的要求,分析目前国内外比较常用的几种后处理装置的化学反应模型和应用。同时提出了一些国外满足未来欧Vl,US2010等超低排放法规的技术路线并分析其对排放的影响,对不同路线之间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为今后国内满足更加严格的排放法规提出相应的思路。不同催化器之间的组合使用将是未来解决排放问题的一个方案。  相似文献   

5.
《商用汽车》2013,(15):26-27
我国满足欧Ⅵ排放车用柴油机后处理技术取得突破据科技部网站消息,由"十二五"863计划支持的"满足欧Ⅵ排放标准的柴油机后处理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的成功实施,这是柴油机后处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的开创性成果,填补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满足欧Ⅵ排放标准的柴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环境状况日益恶化,世界各国越来越关注汽车尾气的排放,我国环保部要求在2013年7月实施国Ⅳ排放,国V排放预计在其后不久实施,本文首先介绍了全球排放法规及排放污染物的限值要求,然后分析了国V排放采用的技术方案,对采用SCR技术路线达到国V排放的排气后处理系统设计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研究国IV燃油尚未在全国普及或者由于各种原因国IV柴油车误加了非国IV柴油的情况下重型柴油车发动机排放后处理系统的排放耐久性情况。文章从发动机台架耐久及整车耐久试验方面研究了SCR系统的耐久性,由于柴油机的燃烧特性决定了其HC和CO排放较低,只对NOx和PM排放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满足新验证循环确定的欧6d排放法规和实际驾驶排放循环的要求时乘用车内燃机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9.
在提出高发动机经济性的同时,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要求的关键是降低冷起动过程HC的排放和减少排气富氧条件下NOx的排放。催化转换器快速起活技术与吸收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降低冷起动暖机过程的HC排放。富氧条件下还原NOx的技术主要有催化还原、电化还原、选择性NOx再循环以及低温等离子体等技术。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与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相结合是降低稀燃发动机排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日本开发了一种不采用尿素溶液的名为"DPR-Ⅱ"的排气后处理系统。该系统采用柴油作为碳氢-选择性催化还原(HC-SCR)的还原剂来减少柴油机排气中的氮氧化物(NO_x)。这项基本技术能在宽广的温度范围内产生很好的NO_x还原性能,以达到日本2016年排放法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利用OBS-2200排放测试系统对五辆国Ⅳ城市公交车在实际道路上运行时整车的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以典型车辆为例,分析了排气温度对车辆NOx排放的影晌。结果表明:国Ⅳ车辆的NOx排放水平并不稳定,排放性能差的车辆排放约是性能好的车辆的2倍左右;装有SCR系统的国Ⅳ重型车NOx排放受车辆的排气温度影响较大,当车辆排温高于200℃时,NOx排放率水平较低,当车辆低于200℃时,结果恰恰相反。为保证SCR系统在实际道路上发挥能够降低NOx排放的优势,厂家应该针对车辆的实际行驶工况对后处理系统进行标定。  相似文献   

12.
柴油车颗粒物排放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柴油车颗粒物排放的特点,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状况,从选择燃料、柴油机改进设计和排气后处理三方面对柴油车颗粒物排放控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简述降低柴油机微粒排放的陶瓷后处理技术的沿革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司康 《重型汽车》2011,(4):24-27
为了满足欧Ⅳ~欧Ⅵ排放法规,欧美中重型商用车及柴油机企业主要采用了两条排放控制技术路线:其一是"优化燃烧+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路线,简称SCR路线;其二是"EGR+DOC/DPF/POC(废气再循环+柴油氧化催化器/柴油颗粒过滤器/颗粒氧化催化器)"技术路线。两种技术路线各有优缺点,笔者在近期发表的"欧Ⅳ及之后中重型柴油机排放控制两大主要技术路线对比评介"一文中有过很详细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下面仅就两种技术路线的研发生产和应用成本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文彤 《汽车与配件》2007,(48):38-42
为了能将按欧IV/V,废气排放原本很少的微粒排放进一步降低。考虑通过一种微粒捕集器对废气后处理系统加以补充。想必这样可以对按欧V业已明显降低的微粒排放还要降低50%以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当代汽车》2007,(8):10-11
燃油品质与国Ⅲ标准的矛盾 国Ⅲ标准的正式实施意味着我国的机动车排放将全面升级,而与汽车排放息息相关的燃油品质是否也能同时得到全面提升呢?毕竟燃油品质对汽车排放性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燃油成分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尾气中污染物的排放量,某些成分还会导致发动机系统腐蚀和磨损,使排气后处理系统的效率降低或失效。因此,国际上通常都是在实施更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前,会提前发布和实施相应的燃油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7.
宏湖 《轿车情报》2005,(10):114-115
大量的研究表明,柴油机仅靠机内净化不能完全满足欧Ⅲ以上的排放法规要求,必须同时采取废气后处理技术。而减少NOx和微粒的排放装置则是实现欧Ⅳ和欧Ⅴ标准废气后处理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8.
国V公交车实际道路排放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车载排放测试系统测试了北京市4种不同技术路线的14辆国V车辆的实际道路排放情况。结果表明,氧化催化器( DOC)能明显降低天然气公交车的CO排放,但其对THC的降排效果有待提高。采用EGR技术的天然气公交车在低速时NOx减排效果较柴油车好,但是高速时没有优势。使用SCR系统的柴油车CO和THC排放较低,但低速时NOx 排放较高。而天然气车由于排气温度较高,加装SCR系统后可有效降低NOx排放,效果最理想。天然气公交车的颗粒物质量排放远低于柴油车,但是由于稀释方式的影响,其核模态的颗粒物数量较多。  相似文献   

19.
韩超 《商用汽车》2012,(21):81-82
汽车尾气与颗粒物排放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世界各国纷纷实施日趋严格的排放法规及相关政策,积极探索节能减排新技术。2012年10月18—19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和奥地利AVL李斯特公司联合举办的"第1届中国尾气与颗粒物排放国际论坛"在上海召开,包括政府领导、权威学者、国内外企业专家在内的超过200位嘉宾汇聚一堂,以国际化的视野,围绕汽车产业发展形势、发动机减排技术、后处理技术等展开了深入探讨。与会专家一致  相似文献   

20.
在原有技术基础上,去掉后处理,重新标定ECU,便可实现国Ⅳ排放标准。这种技术已经在欧洲应用,并且是德国曼在应对欧Ⅴ排放标准时的一种主流技术。作为世界领先的商用车供应商,德国曼在保证整车技术提升的同时,一直非常重视发动机的研究开发。目前,德国曼拥有一系列清洁环保发动机,可以满足从欧Ⅲ到欧Ⅵ的各种排放法规。针对中国国Ⅳ排放标准的实施,德国曼已经做好充分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