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动机活塞绝热的目的是减少热损失,从而提高指示效率。热障涂层被用于模拟绝热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其目的不仅是降低缸内热损失,防止底层金属表面的热疲劳,而且也是为了减少发动机排放。采用热障涂层能降低从燃烧室表面(包括气缸盖、气缸套和活塞顶)和活塞环向发动机冷却水套的传热。应用以陶瓷为基体的涂层,使燃烧室的隔热对燃烧过程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和废气排放特性。在油价快速上涨的情况下,绝热技术因有助于降低燃油耗而显得越来越重要。在柴油机活塞顶部采用等离子喷涂的热障涂层,研究其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证实这种涂层能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和机械效率。  相似文献   

2.
邢世凯 《汽车技术》2004,(10):27-29
采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PCVD)技术对活寒环表面进行复合陶瓷强化处理,并装机进行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复合陶瓷涂层的摩擦磨损特性。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俄歇电子能谱(AES)、显微硬度计分析了活塞环表面涂层的磨痕形貌和元素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活寒环表面PCVD复合陶瓷涂层具有显著的减摩抗磨能力,改善了发动机活塞的摩擦性能并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本文详细介绍了南京依维柯汽车低排放发动机的喷油泵,喷油器,油管,废气涡轮增压器,活塞,中冷器等的技术应用和改进,经过大量试验和发动机十三工况试验表明,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性。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开发的直喷增压和增压中冷发动机的排放性能达到欧洲I号法规的要求,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对我国的低排放内燃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经久耐用的可以减小汽油机摩擦功和CO2排放的新型抗磨损低摩擦的活塞裙部涂层。适应了当前高强化发动机和节能减排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5.
随着排放法规越来越严格,国外商用车用发动机的气缸爆发压力已经达到200×10<'5>Pa以上.商用车活塞所承受的机械负荷和热负荷比以往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为保证发动机活塞及整机的可靠性,对于商用车用发动机活塞,国外著名的活塞供应商先后开发出多种新型的活塞,以满足高爆发压力、高热负荷的要求.本文重点介绍了国外活塞供应商应...  相似文献   

6.
喷射沉积成型铝合金在汽车发动机缸套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喷射沉积成形高硅铝合金的发展简况和这类合金在汽车发动机缸套上的应用。这类高硅铝合金具有强度高、加工成形性好、密度低、高温强度等特点,用这类材料制作发动机缸套可以降低活塞的磨损、减少机油消耗、改善排放、在轿车发动机上应用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降低发动机零部件的摩擦,减少其机械损失是降低燃油耗的重要手段。活塞裙部表面涂层及典型的表面处理工艺对降低摩擦及磨损具有重要作用。介绍在活塞裙部形成覆膜的典型工艺,以及各种表面处理工艺和表面改性技术的原理与效果,也阐述新型涂层工艺的实际应用及其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活塞环是发动机活塞组的主要零件之一,当今发动机的发展不断对活塞环提出新的要求。GOETZE公司是欧洲主要的活塞环生产厂家。本文介绍该公司的活塞环设计,环工作表面形状和涂层、环的材料以及今后发展趋势等。该文所涉及的内容较广泛,可供我们在活塞环设计、制造和使用方面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新型高性能铝合金以其质量轻、性能优越、外形美观等特点,广泛地应用在摩托车发动机气缸、气缸盖、活塞、车轮和车架等零件。随着摩托车向高速、大功率、高压缩比及降低油耗、噪声和排放的方向发展,对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材料已严重影响整车性能的提高,新材料的开发应用必将推动摩托车向高技术化、高性能化时代发展。  相似文献   

10.
海辰 《汽车与配件》2011,(39):52-53
活塞环:拥有最佳的压缩、热传导和控油性能压缩环压缩环用于轻型汽油机、轻型柴油机和重型柴油发动机上。辉门提供各种类型的压缩环,其功能主要是对燃烧室与曲轴箱阻隔(防止漏气),其次将热量从活塞传递到缸体。此外还有助于控制发动机油耗,这对发动机排放具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活塞环的陶瓷涂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国外活塞环表面陶瓷涂层的发展状况,对陶瓷涂层的性能要求,形成陶瓷涂层的方法以及它们的摩擦学特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提高整机功率、延长使用寿命、采用低质燃油是对大功率柴油机活塞提出的一些要求。优化活塞环-缸套-活塞摩擦系统,利用工作表面的耐磨涂层及发展新的涂覆工艺,改善了活塞环的磨损状况,提高了运行寿命;新材料的应用增加了环的强度;应用整个环副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改善了机油消耗并减少活塞环数。  相似文献   

13.
降低汽车发动机摩擦是改善发动机燃油经济性的主要措施之一,是降低CO_2排放的有效途径。介绍近年来马自达公司开展的摩擦学相关研究,以及发动机减少摩擦的开发思路,阐述了通过应用全新的表面处理方法来减少摩擦,包括采用的新技术和新工艺来优化气门机构、气缸内圆面、活塞组件和曲轴系统等,并评价了采用上述工艺和技术后降低摩擦损失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发动机的总机械损失中,活塞组件因滑动阻力引起的摩擦损失约占40%~60%。活塞环外侧圆周面与气缸工作表面之间存在较大的滑动摩擦力,会造成发动机的功率损失。降低上述摩擦损失是活塞组件研发过程中有待解决的课题。通过对活塞、活塞环、气缸等部件接触部位的形状进行优化,以及采用高效的表面处理工艺形成适当的表面粗糙度,来达到降低活塞环滑动摩擦损失的目的,同时也介绍近年来部分典型表面处理工艺的应用实例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以汽车发动机铝合金活塞为研究对象,建立等离子喷涂涂层隔热性能分析仿真模型,综合分析粘接层材料及孔隙率对涂层隔热性能的影响,并对涂层样块进行隔热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隔热涂层的存在使活塞金属基体的温度显著降低,其中ZrO2隔热层+NiCrAlY粘接层的组合隔热性能最好,且随着粘接层孔隙率的增加,涂层隔热性能提升,但孔隙率过大会导致涂层与基体的机械结合强度降低,综合考虑隔热性能与结合强度结果,涂层粘接层的最佳材料为NiCrAlY、最佳孔隙率为10%,喷涂上述隔热涂层后,在实际工况条件下活塞的等效热应力值满足产品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铝合金活塞的制造、检测及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摩托车发动机活塞对于发动机功率、耐久性、经济性、排放都有着重要影响,并且由于活塞所处的高温、高压、高速运动的特殊工作环境,使得它必须具备很高的性能要求.在活塞诞生的初期,使用的是铸铁活塞,随着技术的进步,具有低密度、优良热传导性的铝合金活塞,现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就摩托车发动机用铝合金活塞的制造、检测及性能评价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7.
降低发动机燃油耗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满足日趋严格的排放法规要求的必经之路。针对降低发动机燃油耗的课题,以发动机周边零部件为中心,着重介绍丰田汽车公司开展的摩擦学相关研究。就利用摩擦学技术降低燃油耗的具体方法,阐述了在优化气缸内圆面(工作表面)、改进活塞组件、优化气门机构及曲轴轴承等方面采用的新技术和新工艺,评价了上述技术措施对降低燃油耗及二氧化碳排放的效果。同时指出,即便是当代先进的内燃机,在利用摩擦学技术与手段优化其内部摩擦及降低燃油耗方面,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8.
商用车发动机发展的根本驱动力是提高燃油效率及满足愈加严格的废气排放法规,这为发动机零部件,特别是活塞环的开发提出了重大挑战。在动力气缸中,活塞环组是摩擦损失的重要部件,活塞环组的摩擦损失占发动机总机械摩擦损失的25%,相应影响燃油耗高达4%。要在不影响机油消耗的前提下,减小摩擦功率损失,同时满足由于功率密度增加、缸孔更平滑、润滑减少,以及使用代用燃料等越来越多的活塞环热机械学和摩擦学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以耐磨性和抗刮擦性为特征的活塞环工作表面的可靠性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活塞环表面涂层作为关键设计要素,必然是解决活塞环/气缸套摩擦学系统摩擦损失和增加可靠性的主要焦点之一。概述了新一代四面体非晶质碳基(ta-C)活塞环涂层的开发,这项名为"DuroGlide"的活塞环涂层在提高产品性能、减小摩擦方面树立了新的标准。DuroGlide 涂层活塞环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具有更出色的耐久性、耐磨性和抗刮擦性,结合先进的顶环和油环设计,可使商用车发动机节省燃油耗多达1.2%。介绍了DuroGlide涂层如何提供优越的耐磨性和抗刮擦性,从而在润滑条件不良的情况下具有更高的性能和燃油效率。最后,总结了上压缩环和油环的台架试验和发动机验证的基本结果。  相似文献   

19.
《汽车技术》2001,1(2):22
汽车行业“十五”规划研究课题组研究报告分析认为,国外汽车相关材料及产品正在向环保、节能和高性能方向发展,国内厂家应密切关注,并适时调整产品结构。 a.高性能随着汽车产品水平不断提高,对原材料及相关产品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为提高防腐性能,延长汽车使用寿命,国外中高档轿车已广泛采用镀锌钢板并正在开发多种系列的合金镀层钢板;为降低发动机噪声,增加轿车的舒适性,正着力开发两层冷轧板间粘附热塑性树脂的减振钢板;为满足发动机向高速、增压、高负荷方向发展的要求,发动机活塞、连杆、轴瓦已开始应用金属基复合材料。 b.…  相似文献   

20.
马勒公司新近研发生产的Ecoform 活塞在质量和性能方面优于传统活塞,配用其他优质发动机零部件可显著减小往复运动组件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