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公路等级的提高和交通流量的增加,公路立体交叉迅速发展。认真总结已建公路立交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公路立交的设计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设计公路立体交叉的基本依据是相交公路的交通性质和交通流量。如果说公路立体交叉型式的选择主要决定于地形和地貌条件,那么公路立体交叉等级设计则主要取决于交通要求和投资。 相交的公路等级不一,各条道路各个方向的交通流量和交通特征千差万别,这种种  相似文献   

2.
建立公路立体交叉方案综合评价方法,并对其目的和意义及其在立交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讨论,运用WBS方法与多层次模糊相结合的方案评价方法,建立立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立交方案综合评价的模型,并对各指标的量化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多目标决策选型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互通式立体交叉是高速公路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利用多目标决策理论提出立交选型目标最优分析模型,实现立交选型优化;以层次分析法对立选型建立指标体系,并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4.
立交桥梁是互通式立体交叉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立交工程有较大影响。结合设计实践,分析立交桥梁的若干技术问题,总结一些设计经验,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互通式立体交叉是道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借鉴近年来互通立交的设计经验,阐述了十字交叉枢纽立交的方案设计方法,并结合广西区梧州至柳州高速公路与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交叉的官成枢纽互通立交设计实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方案比选及各方案特点分析。  相似文献   

6.
互通式立体交叉是高速公路功能的主要部分之一。也是限制高速公路服务能力的关键部分。互通立交,尤其是大型直通立交的设计必须慎重,该文就高速公路直通式立体交叉设计中的位置选定、规模确定及细部设计等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提出适合在高速公路网规划阶段进行的立交等级划分和形式选择的实用方法。该方法首先选取25种具有代表性的立交形式作为分析对象,然后提取这些立交形式的通行能力、设计车速、复杂程度、占地面积、造价等有关规模等级方面的技术指标作为变量进行聚类分析,最后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将这些典型立交形式划分为不同规模和等级,每一级中包含有数个立交基本形式,它们具有相近的技术指标、规模和特点,并有各自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为检验该方法的实用性.选取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8.
凌九忠  李方 《公路》1993,(10):20-25
立体交叉交互式图形CAD系统是一种建立在对AutoCAD深层一半应用基础上,具有很强交互功能,适合于互通式立体交叉初步设计的图形处理和完成立交路线部分施工图处理的一种系统,利用该系统可以使立交设计不仅在绘图质量上有所提高,而且可以大大减少工程设计人员的设计时间和精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镇建成区范围不断扩大,高速公路不可避免将穿越城市建成区。周边区域发展规划、交通环境以及人工构造物等因素的将极大影响立体交叉的建设。通过G98环岛高速崖城互通立交项目实例,对城镇化区域高速公路设置的立体交叉方案开展研究,为类似条件下相关项目实施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简易立交是高速公路建在高水位地区时为排除横向干扰、提高车辆通行能力的主要措施之一。在京塘疏港公路工程中,急待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问题之一,是如何解决下穿式道路简易立体交叉的结构型式及防水问题。在津塘路的立交设计中采取适当降低路堤高度以及如何有效地采用防水措施。文章  相似文献   

11.
长江西路—西二环路立交是合肥市城市网络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该文对立交设计过程中的交通特征分析、立交功能定位、主要控制因素、设计思路和方案比选等主要阶段进行了深入研究,介绍了全互通立体交叉的选型设计,并提出了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2.
城市互通立交设计技术发展回眸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从立交方案构思、立交交通分析的构思新方法、立交方案比选评价结构模型、立交交通工程的设计、城市立交道路CAD、立交桥头处理、加筋土挡土墙等方面对20世纪城市互通立交设计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进行了回眸;总结了21世纪天津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设计在制定国内首部快速路设计标准、结合实际突破规程综合确定立交等级、立交方案选型的新构思、立交交通安全设计及科学研究与立交设计相结合等方面的新提高。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上界立交是城市快速路与内环快速路的交叉点,为四路交叉的互通式立体交叉。阐述建设场地限制条件较多时互通式立交方案的选型和设计思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杨进  龚华凤  赵聪霄 《公路与汽运》2024,(1):105-110+115
城市立交匝道净距是立体交叉设计的关键参数。山地城市受自然条件影响,城市互通式立体交叉设施的密度比平原城市更高,且交叉形式复杂。立交匝道净距大小直接影响立体交叉的数量、立交形式和通行能力。然而,净距及其设置原则当前尚未形成统一认知,相关标准、规范缺乏一致性,且缺乏明确的推算依据,不利于城市环境下立交匝道合理设计。为明确山地城市立交匝道最小净距,文中对山地城市互通式立交最小净距的定义、范围、设置条件及最小数值开展研究,并将研究成果与相关国家标准、美国标准HDM和英国标准DMRB进行对比。研究发现,HDM推荐值介于上限值(JTG/T D21—2014与CJJ 129—2009)和下限值(CJJ 152—2010和相关研究成果)之间,与DMRB的拟合度较高;影响匝道净距的关键因素为交织流量,行车速度、匝道组合形式和服务水平是净距长度的主要影响因素;HDM具有直观的可操作性,山地城市匝道设计及评价中可参考其推荐值。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路网的发展,原已建成的高速公路部分面临着改建、扩建的需要,而作为高速公路重要组成部分的互通式立体交叉常常成了改扩建工程设计中的关键和难点.文中通过厦蓉线适中-莒舟互通立交改扩建工程探讨了高速公路中互通立交扩建方案设计的技术思路和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该文着重对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所涉及的位置选择及形式选定等问题进行探讨。具体分析设计中的影响因素和技术要求,提出观点,为提高互通式立交设计的经济性和合理性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7.
立体交叉在城市交通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城市道路网络的关键节点。匝道作为立体交叉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立交功能的发挥、行车的安全畅通、营运的经济和工程的投资等。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现状太和东桥为一双苜蓿叶式的部分互通立交,以对该立交增设转向匝道实现节点的全互通为例,通过对现况条件的梳理、对规划方案的解读、对项目功能的理解以及对设计方案的推敲,直至最终确定设计方案,将该立交增设两条左转转向匝道的设计方案分别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以为相关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互通式立体交叉在道路中起着转换交通流量、控制车流的作用,该文结合港区道路交通特性,首先介绍了港区互通式立交的作用与设计依据,然后从互通立交的主线、匝道、减速车道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出发,探讨港区互通立交的几何线形设计。  相似文献   

19.
立体交叉在城市交通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城市道路网络的关键节点.匝道作为立体交叉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立交功能的发挥、行车的安全畅通、营运的经济和工程的投资等.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现状太和东桥为一双苜蓿叶式的部分互通立交,以对该立交增设转向匝道实现节点的全互通为例,通过对现况条件的梳理、对规划方案的解读、对项目功能的理解以及对设计方案的推敲,直至最终确定设计方案,将该立交增设两条左转转向匝道的设计方案分别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以为相关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大雁山互通立交方案设计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宗举 《公路》2006,(6):93-96
大雁山互通立交是连接江门市滨江大道、G 325国道和佛开高速公路的三路互通式立体交叉,就该互通方案研究阶段的基本思路、互通的功能和形式做简单介绍和分析比较,来探索复杂因素控制条件下三路互通立交的设计思路和选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