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研究锂离子动力电池为储能系统且采用协调式制动策略的纯电动汽车,从制动工况上看,纯电动汽车可看成是电能回收和机械制动器的混合动力汽车。文章首先研究该类汽车的能量流,再研究制动策略的力矩分配及其受限因素,最后确定各因素与能量回收利用率的定量关系及其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2.
当传统汽车减速或制动时,车辆运动能量通过制动系统而转变为热能释放到大气中。而新能源汽车通过制动能量回收技术转变为电能储存于蓄电池中,从而提高车辆的续驶能力。新能源汽车在制动过程中,要保证其制动稳定性和平稳性,同时要尽可能多地回收制动能量,以延长新能源汽车续驶里程。文章通过对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定义、组成及工作原理进行研究,剖析了新能源汽车电机再生制动能量回收工作过程和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制动工作过程,阐明了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各部件的作用;重点围绕途观L PHEV制动系统组成、途观L PHEV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混合制动工作原理,即减速请求、摩擦减速、再生减速的支持及三相电流驱动装置的支持不足4个工作过程;系统地介绍了Tiguan L PHEV制动能量回收系统主要是通过控制机电式制动助力器e-BKV和蓄压器VX70实现的,驾驶员的减速请求是摩擦减速与能量回收减速的综合。  相似文献   

3.
正一、混合动力制动系统概述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制动系统与其他汽车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在电动汽车上,一般还有电磁制动装置,它可以利用驱动电动机的控制电路实现电动机的发电运行,使减速制动时的能量转换成对蓄电池充电的电流,从而得到再生利用。混合动力汽车的制动系统不仅仅用于使车辆可靠、稳定地减  相似文献   

4.
正1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优缺点分析目前,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即新能源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传统的混合动力汽车由于能量密度较低(动力电池容量一般低于1.5 kWh),因而不需要外接充电,仅籍由制动时回收动能为动力蓄电池充电或利用车辆在低速行驶时发动机的多余功率通过发电机(电动机反转)为动力电池充电。如图1所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可以行驶在纯电动模  相似文献   

5.
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近年来,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都在快速并行发展,且电驱成为主要的驱动方式。节能是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的重点之一,怎样有效地控制提升能量的使用效率,增加整车的续驶里程是整车电驱化控制技术的重要环节,因此制动能量回馈控制成为现阶段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电动汽车整车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系统架构及具体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制动能量回收液压制动的协调控制以普锐斯为代表的混合动力车在行驶制动、减速时,其制动能量可转变为电能,并储存于蓄电池中(称为制动能量回收),以降低燃油消耗。储存于蓄电池中的电能用于车辆起动和加速以降低发动机负荷,从而提高燃油经济性。为了要增加车辆制动、减速时的能量回收量,开发了制动能量回收制动系统。这种制动系统的控制是由原发动机车型的液压制动器与电机(减速、制动时起发电机的作用)的能量回收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7.
杨宪福 《汽车电器》2014,(12):57-59
<正>现代汽车由于要满足低碳环保、低能耗、使用清洁能源的需要,人们尽可能地节约、利用好现有的能源,降低消耗,所以开发了油电混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等。为了降低能耗,利用了滑行制动时的能量转换,把车辆的动能转换成电能充分回收加以利用。可是普通汽车也能将滑行制动时车辆动能转换成电能加以回收利用,在此以2013年瑞典VOLVO汽车V40车来解析它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8.
电动汽车能够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无污染特点,但受制于动力电池技术影响,存在续驶里程有限等缺陷。为保证纯电动汽车制动安全,提高制动能量回收利用率,对纯电动汽车机电复合制动系统组成及控制原理、模糊控制电机制动力分配、前后轴制动力分配的动力分配方式等方面进行讨论,并提出纯电动汽车机电复合制动能量回收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我国新能源战略地位的不断提升,新能源车辆的研发也越来越受到汽车厂商的青睐与推广,目前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在市场上正在被逐渐的接受,成为继普通内燃机车之后,汽车在动力形式上的一大转变,而在混合动力技术领域早已颇具建树的丰田却有意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另辟蹊径,大力致力于氢能源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燃料电池是一种将氢气中所具有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电化学转换器,因此,它比其他发电过程具有更高的效率。氢作为能量载体在冷燃烧中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从而产生电流。燃料电池工作时,没有运动部件,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电动汽车制动能量的回收效率,增加汽车续驶里程,本文针对前、后轮制动力和再生制动力的分配策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制定前、后轮制动力分配策略时,采用以路面特征值识别为前提,将f线、ECE法规线和I曲线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当前路面的附着系数选择不同的控制策略,可使汽车在获得较大制动力的同时确保制动的方向稳定性;在制定再生制动力分配策略时,根据车辆实时工况,采用模糊控制的方法分配驱动轮上的再生制动力,可提高制动能量的回收效率。建立了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的仿真模型,并在CYC_1015和CYC_UDDS两种工况下进行模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控制策略比ADVISOR原车控制策略能更好地实现制动能量回收,提高了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  相似文献   

11.
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VCU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的中央控制单元,是整个控制系统的核心,负责车辆的驱动力矩的控制、制动能量回馈控制、整车能量管理、CAN网络维护与管理、故障诊断与处理、车辆状态监测等,保证整车在较好的动力性、较高经济性及可靠性的状态下正常稳定地工作。整车控制器的品质稳定性对整车运行和安全起到重大作用。为了满足生产节奏,整车控制器快速检验设备成为了品质检验的必备工具。本文介绍对整车控制器快速检验设备的开发及应用。  相似文献   

12.
<正>Q熊老师您好!我检查混合动力汽车的车轮制动器,并没有发现与传统车轮制动器的不同,那么,它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是怎样工作的?江苏读者:张航A电动汽车的制动系统同传统的燃油汽车一样,是为汽车减速或停车设置的,但是混合动力汽车与电动汽车均由摩擦制动和再生制动两个子系统组成。再生制动类似于自行车的摩电灯,夜晚骑自行车时,将摩电灯往下压,让摩电灯的摩擦轮与自行车胎接触,你会感觉到骑起来费力了,因为骑行时,要通过  相似文献   

13.
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再生制动特性分析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动汽车行驶时对能量的需求以及延长续驶里程要求驱动电机具有再生制动能力,既可以提供制动力,又可以将制动过程中的能量回收。通过对汽车制动模式及其产生的能量进行分析。以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系统在作电动汽车动力时实现电气制动为控制策略,仿真了回馈制动,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再生制动的算法是可行的,能满足能量回收要求。  相似文献   

14.
并联式HEV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某并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用于汽车制动过程中制动能量回收的控制策略,并利用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建立的仿真模型和Advisor仿真软件对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各种工况下车辆的能量利用率都有明显的提高,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建立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效率的数学模型,通过3种试验方法对能量回收效率进行分析,最后得出提高车辆制动能量回收效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过程中的能量回收率,文章以某一前、后双电机驱动的纯电动汽车为对象,针对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过程中机械制动力与电机制动力的分配进行研究,合理的分配前、后轴上机械制动力与电机制动力各自的比例,并引入相关影响因子对电机制动力进行修正,制定了经济性控制策略,最后用Simulink和Cruise软件进行联合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经济性控制策略能够提高制动能量回收率,且在车速波动更为频繁的城市工况下更有利于电动汽车回收制动能量。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变暖导致的自然灾害愈演愈烈,碳中和作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手段逐渐被人们重视。新能源汽车作为节能环保的重点,在减少碳排放中发挥重要作用。针对碳中和背景下如何降低新能源汽车碳排放问题,从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对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能量管理策略和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燃料电池汽车的氢气获取、电催化剂和能量管理策略,混合动力电池汽车的机电耦合技术、能量管理策略和制动能量回收方向,对具体减碳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电动汽车的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研究及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汽车在典型循环工况下制动时前后轴上的制动力和制动能量的分配规律,以此为依据,介绍了电动汽车的三种制动控制策略,并着重分析了结构和控制都比较简单且容易实现的并行制动控制策略。通过对实例汽车的仿真分析,得知并行控制策略能回收制动能量的55%左右,目前来说在电动汽车上应用该策略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9.
汽车制动技术发展迅速,可能量回收式制动方式已在众多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上得到应用。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发展,结合大数据挖掘,可以进一步优化制动能量回收技术,以实现出行过程更节能、更安全、更舒适的目的。将本文所提的制动方法应用到NEDC工况续驶里程测试中,续驶里程提高了3.26%。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汽车在典型循环工况下制动时前后轴上的制动力和制动能量的分配规律,以此为依据,介绍了电动汽车的三种制动控制策略,并着重分析了结构和控制都比较简单且容易实现的并行制动控制策略。通过对实例汽车的仿真分析,得知并行控制策略能回收制动能量的55%左右,目前来说在电动汽车上应用该策略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