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提高长大隧道平面控制测量精度,确保隧道高精度贯通,避免因隧道横向贯通误差过大而调整线路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经过仿真数据试验验证后,建立了一个长约9 km的实地模拟网用于相关研究。在原GNSS网的基础上建立隧道独立控制网,研究隧道洞内导线边角控制网适用的网形和数据处理方法及困难条件下连续短边方位传递的测量方法,并开发出能连接全站仪通讯接口的导线测量软件来提高作业效率。总结形成了一套10 km以内的长大隧道平面控制测量关键技术方案。经过多次实际应用,证明该关键技术方案是可行且可靠的。  相似文献   

2.
彩虹岭隧道洞外控制网采用直伸光电测距多边形闭合导线环(网)测量,洞内控制网采用全站仪测距测角,洞内布置三等精密导线网控制隧道施工测量,文中对控制网在隧道施工贯通面引起的误差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3.
以永宁高速公路A8标莲花山隧道施工控制测量为背景,对洞内外导线布测对隧道贯通横向误差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洞内平面导线敷设方法,利用横洞增设第二导线闭合环来控制指导隧道掘进,提高了隧道控制测量精准度,该技术可为长大隧道施工控制测量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曾得子  杨政  张彦  刘成龙 《公路》2002,(6):27-29
结合旦架哨隧道,介绍施工测量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及其误差所引起的横向贯通误差的估算方法,精度预计结果说明本设计方案满足对横向贯通误差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垂线偏差对隧道横向贯通测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文通  张项铎 《隧道建设》2006,26(6):17-19,23
GPS技术虽然已广泛应用于隧道平面控制测量,并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但是,如何将以法线为准的地表GPS成果改换到与以垂线为准的洞内导线测量相符合,从而解决好垂线偏差对隧道贯通精度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根据垂线偏差的基本理论及其对隧道贯通测量的影响因素,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用GPS建立隧道控制网时,垂线偏差对横向贯通测量影响的规律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6.
岳雪明 《隧道建设》2001,21(1):36-37
结合朔黄铁路寺铺尖隧道的平面控制网的实地布设和内业平差计算,介绍隧道贯通测量平面控制精度的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浅论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项铎 《隧道建设》2003,23(5):5-7,10
根据长大隧道和城市地铁勘设和施工技术发展的现状,系统地论述了GPS测量、导线测量以及竖井联系测量误差对横向贯通误差影响值的估算方法,同时还拟定了利用竖井贯通的隧道的横向贯通精度要求,可供工程应用中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由于我国公路和铁路的高速发展,隧道贯通测量成为热门问题。由于隧道工程多处于山区、沟壑等复杂地带,在布设GPS控制网时应考虑GPS网设计对贯通误差的影响。同时,隧道内控制导线网的布设形式也十分重要。隧道洞内控制测量作为隧道工程测量的核心,而隧道内的条件环境,使得测量精度存在很大的限制使。所以基于这些问题研究了陀螺经纬仪在隧道测量中应用,从而提高了隧道贯通测量的精度以及陀螺边的最佳数量和所在位置。  相似文献   

9.
隧道贯通误差分配及控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贯通误差要求及洞内观测环境为约束条件,从测量过程分析了影响贯通的误差来源,探讨洞内外误差分配及控制方案, 提出动态控制洞内误差观点,并以厦门万石山隧道为例实证其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秦岭隧道为我国最长的铁路隧道,也是国内首次采用GPS控制和TBM施工的隧道。全隧只有一个贯通面,要求的横向贯通误差仅为《规范》规定值的五分之二,这不仅在国内是第一次,而且在国外也于报导。本文针对以上特点,简述了利用GPS(B级网)建立该隧道平面复测网的方法、步骤及有关技术问题,同时,还对贯通误差预计方法及垂线偏差对进洞观测方向的影响做了简要评述,所得结论和建议具有重要的实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长大隧道控制测量方法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辉 《隧道建设》2008,28(5):589-596
根据长大隧道施工控制测量的建网理论,阐述如何实现测量精度及误差控制的方法。详细地讨论了采用精密导线法及GPS方法组建隧道控制网并进行测量控制的方法,阐述贯通精度预计计算及控制网平差处理一般规则,对长大隧道的控制测量具有较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推导出隧道施工中测角精度与测回数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并依此为据,建立隧道内平面控制测量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对减少测量工作量,提高隧道横向贯通精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隧道洞内导线控制网的短边引起较大的方位误差,将影响隧道贯通精度。对此,介绍采用5~7个公共棱镜侧方边角交会构成的线状网代替导线短边、整体传递控制网坐标、方位的方法,避免了仪器、棱镜的对点误差对方位传递的不利影响;采用角度、距离方差分量估计定权以及稳健估计方法平差保证数据处理结果可靠。经模拟试验测试验证,采用多公共点传递20~60 m短距离导线边的方位精度可达2.0",有效提高了导线短边方位传递的精度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铁路特长隧道一般采用"长隧短打"施工方法,隧道洞内按铺设无砟轨道设计,现阶段在隧道整体贯通后才开始铺设无砟轨道,导致隧道施工工期无法保证。针对特长隧道"长隧短打"施工方法,探讨在特长隧道整体贯通前,在隧道已贯通段落,具备条件地段先期铺设无砟轨道所涉及到的测量技术问题,从理论上建设性地提出一个整体实施解决方案,并提出相应的保证测量精度的方法和措施。研究表明,特长隧道整体贯通前先期铺设无砟轨道施工测量从理论上是可行的。研究成果对加快特长隧道施工进度,保障隧道建设工期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等级公路隧道地面三维控制网的合理布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公路隧道地面传统控制测量方法的缺点,提出了利用全站仪同时进行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以建立隧道地面三维控制网的方法。结合高等级公路隧道工程实例,详细地阐述了三维控制网合理布设的原则、方法及其地面控制测量误差对隧道贯通误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长距离贯通隧道的洞内平面控制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杜道龙 《隧道建设》2007,27(3):65-66,114
以秦岭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工程为例,以测量设计为前提,详细论述了长距离贯通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的技术要点、布设方法、施测过程中的具体要求及注意事项,对类似工程的控制测量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GPS在隧道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庭松 《隧道建设》2001,21(4):19-24
阐述了隧遭GPS网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过程,针对隧道控制测量的特点。通过具体的实例提出了布网原则和方案,及对影响隧道贯通精度的主要因素进行讨论。同时还涉及到精度评定、GPS测量的优点等问题,以及求取贯通误差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北斗技术的不断发展,GNSS技术进一步发展和成熟,在大型工程项目中建立,通常使用GNSS技术建立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控制网,以减少和控制误差。本文主要通过对某客运专线中多个隧道段建立整体独立网,以消除隧道的贯通误差,完成整体桥隧的对接与通达。通过对数据的采集观测、成果的多检验手段提高可靠性,对控制网进行精度分析与评价,确定GNSS独立控制网可靠性,对隧道贯通误差进行预计,是否满足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在隧道未整体贯通的条件下,采用边掘进边在贯通段提前实施铺轨的施工方案时,为解决利用平导、无方位角附合条件下进行相向施工的无砟轨道难以准确对接的技术难题,提出洞内CPⅡ导线采用高精度陀螺仪加测方位边保障导线方向精度的方法。通过对2种坐标方位角的精度匹配与较差限差标准、隧道铺轨建筑限界匹配检查方法、高精度陀螺仪CPⅡ导线的闭合差法检查、横向偏差与建筑限界匹配优化检查等方面进行探讨,得出特长隧道CPⅡ陀螺导线的约束应用条件为:CPⅡ导线坐标方位角与陀螺坐标方位角精度相当,坐标方位角较差及导线全长相对闭合精度满足隧道二等限差要求,与隧道建筑限界的匹配应得到优化,且洞内CPⅡ中联测的施工控制导线点横向偏差要求在隧道施工净空裕量范围(5 cm)以内。按照陀螺方位边的约束应用标准,确定隧道洞内CPⅡ导线采用陀螺方位约束的计算方法。目前,隧道已经贯通,无砟轨道铺轨全部完成,各项指标满足施工验标要求,表明CPⅡ导线采用陀螺方位约束的方法可用于隧道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20.
董兴国 《东北公路》2003,26(3):111-113
详细介绍了江苏田湾核电站厂外引水隧洞洞口投点及洞内控制测量的实施情况,重点介绍了狭长四边形导线环组成的导线网的布网原则、数据采集、平差计算及施测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在本工程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