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地下水水源热泵供暖工程实例的介绍,分析水源热泵的现实意义和技术特点以及在高速公路中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兰州地区土壤性质及气候特点,计算出马兰黄土的热物性参数.利用Fluent软件对垂直U型管与土壤之间的耦合换热进行非稳态数值模拟,得出夏季向土壤放热、冬季从土壤吸热两种工况下地埋管出水温度和总换热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地埋管间距为4m时,土壤热交换系统可以满足热泵机组夏季使用要求,但不能满足冬季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极为贫乏的发展中国家,能源储备量有限,而能源储备量和单位产品的能耗量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节能降耗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对供热系统来讲,分散锅炉供热系统的节能潜力较大:分散锅炉供热系统大多建于八十年代中后期,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热泵沼液增温系统投资高、运行困难的缺陷,设计了一套太阳能-污水热泵沼液增温系统(solar and untreated sewage source heat pump system,SUSSHPS).该系统设定3种系统运行模式,分别为全年中温增温模式、全年高温增温模式和夏季高温增温、冬季中温增温模式,并从系统运行能耗、环保性、经济性与产气量最大化角度对各增温模式进行理论计算,同时,构建太阳能-污水热泵沼液增温系统运行模式综合评价体系,运用改进熵值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赋权.研究结果表明,全年中温增温模式、全年高温增温模式和夏季高温增温-冬季中温增温模式的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293 0、0.327 5和0.379 5,夏季高温增温-冬季中温增温模式是三者中最优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5.
文章进行了不同工况下热泵热水器的在线测试,确定了机组输入功率、排气压力、吸气压力、排气温度等在线测试关键参数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并拟合了各关键参数与进水温度的曲线及函数关系式,为在线测试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数据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6.
夏热冬冷地区空调系统冷热源选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征及采暖空调现状,强调了正确选择空调冷热源的重要性并从能源结构和经济性比较两方面对各种采暖空调方式进行了比较.指出在空调冷热源的选择上,应因地制宜,实现建筑空调的节能和环保,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水源热泵.  相似文献   

7.
供热系统的自动控制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引进消化吸收北欧的先进的供热技术的基础上,考虑到我国的国情提出了一种能与我国目前供热现状相适应的自控模型。解决了北欧国家广泛采用的集散式供热系统自动控制在中国遇到的热源能力不足时失调的问题。同时解决了我国供热系统如何确定其最不利环路及计算最不利环路压差设定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净化空调控制系统由空气净化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组成。空气净化系统包括通风管道、空调机组等,其中空调机组中装有风机、过滤器、表冷器、加热器和加湿器等设备,风机的作用是使空气流动起来形成风,过滤器能够净化空气,表冷器、加热器和加湿器能够实现空气温湿度的调节。自动控制系统通过现场的各种传感器、变送器采集现场的信号,然后驱动现场的各种阀门、执行器进行动作达到调节空气的作用。其中空气净化系统的主要设备是空调机组,空调机组又有新风机组和循环机组2种,新风机组构成、工作原理及自动控制的实现在其他文献已经作了介绍,这里就循环机组相关控制参数、构成与自动控制的实现进行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燃煤、燃气和电锅炉房的多目标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区域锅炉房供热存在燃煤、燃气以及电锅炉等多种能源供热方式,为了在规划设计阶段能够选取最优能源供热方式,采用灰色物元分析法对锅炉房投资项目进行多目标综合评价,将数学模型应用于供热系统中,使各项指标具有相容性,然后进行方案比选,得到与工程实际相符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0.
供热管网模拟调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Matlab语言,采用流体网络分析法,对供热管网进行模拟调节,模拟结果准确度高,所需时间短,所得数据应用于实际调节中,可有效地解决供热系统的水力失调问题,具有明显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1.
谈选取隧道消防水源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刚 《北方交通》2008,(5):195-196
通过对公路隧道不同消防水源的利弊分析,提出因地制宜选择水源,不仅应满足消防要求,而且系统合理、节省投资.  相似文献   

12.
对寒区隧道传统的冻害防治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介绍了衬背设置U型供热管技术、洞内地热能供热防冻技术和衬背双源供热防冻新技术,认为供热防冻是解决隧道冻害的根本途径,可供寒区隧道防冻设计施工及进一步的试验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利用热平衡法、等效热降理论和偏差分析法,对火力发电厂的锅炉效率、汽轮机效率、管道效率、辅机效率等进行了计算,得出机组的经济性指标,并实现了火电厂单元机组经济指标在线监测及能耗分析系统功能.系统实际运行良好,使电厂运行人员和管理人员实时了解机组运行状况,实现经济运行和强化生产管理.  相似文献   

14.
我国集中供热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我国集中供热规模、供热结构、供热采暖收费的现状,以及供热的市场化进程,找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我国集中供热事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模糊数学在供热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案例分析,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确定了被评价因素对评语等级的隶属度及其重要程度系数,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处理,使供热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均以向量形式体现,得出最优热源供热方案,为决策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脉冲负载柴油发电机组的工作特性,对影响机组性能的柴油机功率确定、储能飞轮设计、调速系统的性能匹配以及增压器匹配设计等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根据某脉冲负载柴油发电机组的技术要求指标,对其进行了方案设计和动态性能仿真.仿真结果显示,机组性能达到了设计要求.最后,对机组的设计优劣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机组的性能指标(如转速超调率、脉冲电流上升和下降时间等)均满足设计要求,其中,柴油机功率确定和储能飞轮转动惯量设计合理;机组在高负载期间,废气涡轮增压器和柴油机匹配良好;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使用改善了机组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新型风电机组(即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并网电压的稳定性,以三节点系统为例,建立了新型风电机组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推导了描述风电机组动态特性的微分代数方程,引入延拓法来追踪系统给定参数区间的平衡解流行.在此基础上,基于分岔理论和时域仿真技术,分析了新型风电机组无功功率和风速变化对系统并网电压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该系统上同时存在着Hopf分岔和鞍结分岔等,这些分岔现象是导致系统电压失稳的非线性动力学本质.通过结论表明,系统运行点越接近最大无功负荷点,电压稳定运行区域越小;系统运行至额定风速(11.5 m/s)之前时,随着风速的变化,系统电压基本保持不变;当风速超过14.8 m/s时,接入系统的电压会逐渐失稳直到崩溃.  相似文献   

18.
户式中央空调适用于小型办公楼的需求。空调方案一般采用集中冷源 新风机组 房间风机盘管、传统的家用空调系统、家用小型中央空调3种方式。通过比较可变冷媒直接蒸发式一拖多系统(如VRV系统)、冷水系统、全空气系统户式机组3种方式,考虑到大厦现有实际情况,本次大厦新增空调工程设计方案采用了水系统形式的户式空调机组,并对该方法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供热系统水力失调的原因,提出解决水力失调的途径,分析附加压头平衡技术的特点和应用条件,实例论证了其整治效益.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供热系统水力失调的原因,提出解决水力失调的途径,分析附加压头平衡技术的特点和应用条件,实例论证了其整治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