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凌晨据调查统计,在夜间发生的交通事故中,有80%是出在凌晨.这是因为,受人体生物钟影响,凌晨时人的神经中枢活动处于低潮,加之凌晨时段道路上人稀车少,容易使驾驶员放松警惕,导致处理交通情况的反应能力下降.此外,凌晨行车还会导致身体素质差的驾驶员诱发疾病.因此,驾驶员应切记:凌晨3时~5时不宜出车.  相似文献   

2.
防止中暑,“凉爽”驾驶盛夏季节,驾驶员应尽量选择早、晚天气凉爽时出车,还可随身携带清凉饮料、湿毛巾、防强光眼镜及防署药物。如身体不适,应及时休息、治疗,绝不能带病开车。……  相似文献   

3.
朱俊 《汽车运用》2013,(7):34-34
看完电视慢出车。据西方学者研究。在暗光中看电视会使人体血液中的维生素A迅速消耗。维生素A的减少.会减弱人的夜间视力及对黑暗的适应能力。试验发现。当人体血液中维生素A为20毫克时.则只有27%的人对黑暗的适应能力正常。  相似文献   

4.
车主在出车前最爱听的一句话应该是“祝您一路平安”。一路平安,这是人们的良好愿望,但由于人们的主观因素或客观原因以及一些人们无法抗拒的因素,各种车辆事故还是会经常发生。为了使车辆在遇险时能保证驾驶员及乘员的人身安全,减少财产损失,每个驾驶员均应了解和掌握车辆遇险时的防护措施。 除个别事故外,大部分事故在发生的瞬间,驾驶员均可作出些避让的动作,这些动作有的可以起到减轻事故损失的作用,有的则适得其反。在很多事故案例中可以看到,有些驾驶员为了避免撞上某件物体而撞上了行人,有些驾驶员为了避免撞上一名行人而撞伤(亡)了更多的人。为此,  相似文献   

5.
近期到部队调查,感到驾驶员不同程度地存在骄气和怨气问题,主要表现在:兵龄较长的老驾驶员,由于经验多、技术较好、领导相对放心,基本上是“出车终身制”,从而造成少数老驾驶员在管理教育、作风纪律等方面产生骄气。兵龄较短的新驾驶员出车机会少、经验少、个人技术相对较弱,加  相似文献   

6.
王永吉 《驾驶园》2014,(11):55-55
<正>5月31日凌晨,甬金高速往浙江宁波方向距离宁波西收费站约1.3公里处,发生一起连续追尾事故,造成第三辆集装箱货车驾驶员身亡。令人唏嘘的是,该驾驶员的弟弟5年前也因交通事故身亡。眼看着第三辆车直撞上来当天凌晨3时26分许,宁波高速交警支队四大队接到报警,称有  相似文献   

7.
夏季来临,天气炎热,雨水较多是车辆事故的多发季节。作为司机朋友,一定要注意行车安全,驾驶员在出车前应多做车辆安全检查。但在行车途中也难免要会发生险情。当万一发生了以下突然性故障时,驾驶员要临危不乱,沉着静地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8.
5.“标准人体”的概念及人体尺寸值的应用。以前我们布置驾驶室内部尺寸(初步设计阶段)时,都是用1:5的“标准人体”样板来比量,借以检验驾驶员的操作空间尺寸是否合适。现在看来,仅用这种方法布置是不全面的。例如:我们若按平均“坐高”来确定座垫到顶栅的尺寸,将有大于平均值的50%的人坐上去感到头顶到顶棚的间隙不够。又如:若按平均的腿弯部高度来设计座垫高度,则对于小于平均值的50%的人就会由于脚够不到地板和大腿下面受到太大的压力而感到不舒服,并且很快就会疲劳、腿麻木。  相似文献   

9.
薛志成 《汽车运用》2004,(12):38-38
不论什么型号的汽车,使用几后,其车身金属部分会产生锈,车身连接部分会发生松动,这都会造成搭铁不良,继而影响灯、起动机等电器设备的正常工。其中,如果制动灯不能正常工,在紧急制动时,后面的跟随车就会因驾驶员来不及采取应急施而发生“追尾”事故。某单位有几辆20世纪90年代期购买的汽车,据驾驶员反应,出车前,灯光正常,行驶不久即生锈和连接部分振动引起搭铁不良,使灯光不正常。经检修后,行驶不到几十公里,又出现灯光不正常的现象,结果时常被路检交警罚款,增加了驾驶员的经济负担。后经反复研究和分析,决定用1根公共搭铁线直接把所有前、…  相似文献   

10.
1.驾驶“病”车。即车辆带故障行驶,驾驶员在工作中一定要重视汽车的常规检查和维护,以保持车辆良好的技术状态,这是汽车驾驶工作的基础,也是安全行车的重要保证。因此,驾驶员一定要养成对车辆的检查习惯,即在出车前、行驶间隙中和停驶之后,应对车辆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保养。因小毛病而酿成大祸的事例屡见不鲜,驾驶员应避免侥幸心理。 2.驾车时“一心二用”。驾驶员在驾车时需要时刻注意路况及车况的变化,不可分散精力。现代人的思想比较活跃,加  相似文献   

11.
一要认真检查车况。出车前,驾驶员应认真检查车辆技术状况,发现故障应及时排除。若无法排除时,则不能出车。尤其对灯光线路要仔细检查,并携带必要的备件。二要保持足够的睡眠。驾驶员若准备夜间行车,白天应有足够睡眠;如夜间行车困倦时,应停车下车活动驱走倦意;若十分困倦,应停  相似文献   

12.
阿文 《驾驶园》2002,(11):46
驾驶员在身体健康不佳时,不得不服用一定的药物防治疾病.但鉴于驾驶员工作的特殊性,服用药物时要详细了解药物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如有的药物使人嗜睡、反应迟钝,有的药物会降低对外界事物的感受能力,有的药物令人冲动等,对这类药须慎服.这对预防交通事故,保证安全行车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夏季来临,天气炎热,雨水较多是车辆事故的多发季节。作为司机朋友,一定要注意行车安全,驾驶员在出车前应多做车辆安全检查。但在行车途中也难免要会发生险情,当万一发生了以下突然性故障时,驾驶员要临危不乱,沉着静地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1、行驶中突然爆胎  相似文献   

14.
案例:1998年11月17日晚7时许,某部小车驾驶员崔某与朋友一起饮酒时,接受领导指派执行某项公务。朋友见其已有几分醉意,劝其给领导解释自己已喝酒,不适合出车,但崔某自恃驾车技术娴熟,遂对领导隐瞒实情坚持出车。8时许,崔某驾车沿国道203线返回驻地途中,适逢下雾,严重影响驾车视线。车行至某处时,崔某酒劲发  相似文献   

15.
根据任务性质,预起动一是定准出车人员。出车前,要选好驾驶员和带车干部。带车干部尽可能选作风素质好、懂车的。对不懂车的带车干部而言,主要对作风纪律负责,尽量不要指挥操作,以防止因指挥不当引起驾驶员反感、紧张或操作失误。选派驾驶员时,遇重要、紧急的任务出单车,应尽可能派二期以上士官或取得驾驶证后有3年驾龄的人员,不能照顾性或凑合性安排。二是搞好思想发动。要组织人员进行宣传教育,使大家熟悉相关条例规定、安全驾驶常识、交通信息,进行必要的警示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学习经验教训,打牢预防事故的思想基础,不带思想问题上路。…  相似文献   

16.
(5)警告功能由于智能进入和启动系统是如此的方便,所以驾驶员可能会意识不到此钥匙的存在,从而导致人为错误。例如:驾驶员没有意识到钥匙已经被乘员带出车外;在发动机运转时驾驶员从车内出来;当车辆不在P挡位时驾驶员从车辆内出来。如果上述情况出现的话,则可能会导致严重的错误,例如一旦发动机开关关闭将不能重新启动发动机或者可能车辆被盗。因此,系统设有防止下述假设的人为错误(也有非人为错  相似文献   

17.
安全带是汽车上安装最普遍,也是最实用的一种保护驾驶员及乘客的有效安全装置。当汽车遇到意外情况紧急制动时,安全带能将驾驶员及乘客缚在座椅上,从而避免因惯性前冲而受到伤害。经碰撞实验得知,如果汽车以50km/h的速度撞到一个刚性物体时,驾驶员若不系安全带,那么他将以80~100倍体重的力量撞向转向盘和风窗玻璃,相当于从3层楼的高度掉下来的冲击力,会致人死亡的。  相似文献   

18.
童甲乙  江璇  康超 《驾驶园》2011,(9):79-79
“我怎么都没想到,阳阳他会躲在车子底下睡觉”。7月25日凌晨1时30分,河南籍驾驶员王某在福建漳州华安县沙建镇汰口路段“7·25”华安县交通事故现场.看着自己不慎驾车碾死的儿子的尸体,泣不成声。  相似文献   

19.
驾驶员在出车之前尽管作了大量的安全行车准备,但有时在行车途中也难免要发生险情.当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时,驾驶员要临危不乱,沉着冷静地采取正确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车上与驾驶员聊天乘车时经常会遇到,有乘客与驾驶员闲聊,其实这是一种很不好习惯,也是一件比较危险的事情。据有关部门测试表明,开车时,驾驶员与他人谈话聊天,注意力会下降20%~70%,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