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在,开车的人多了,鳏寡孤独者也多了。看了心惊,想着心酸。常说,都是汽车惹的祸。我说,这都是人惹的祸啊!开车是有境界的,没有一定的境界,难免惹祸。这个境界,一般说来,一是体现在驾驶者的驾驶技术上;二是体现在驾驶者的车品、车德上。从驾驶技术来讲,开车境界大致可分成3个等  相似文献   

2.
善念一生     
因为多年前遇到的一件小事,我便一直相信行善是做人的本分,行善能使一个人在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时,逢凶化吉。 那时,踌躇满志的我刚从单位“下海”,到外面跑运输。有一次,我送一帮人到某地去办事,目的地在云贵高原的崇山峻岭之中。到了以后,我开车和其他两个同志一起到山外的城里买菜。集市上的人很多,车也很拥挤,我便留下来守车,以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11月14日的法规课是我学车的起点,2015年1月20日科目三结束拿到驾驶证却不意味着我学车的结束。有教练曾经说过,开车的人一辈子都在学车。有驾照的人不一定就会开车,在车屁股上贴上一张"新手,请多关照"也不算是会开车的人,车行走在道路上如果把安全交到其他驾驶人手里这是不会开车的。真正会开车的人除了能很好地驾驶自己的车辆,同时能与周围的  相似文献   

4.
行车记     
陈欢 《汽车生活》2008,(1):164-164
真的不是我瞧不起人,也不是我脾气大,更不是我气量小,每天开车在路上常常就是那么一肚子火。我想过了,把路上碰到的让你没办法不生气的事情写在纸上往往是些不值—提的鸡毛蒜皮,可要不写下来呢,你就根本不知道像我这样一个和颜悦色、千古难求的儒雅男士,到底为什么一开车上了大马路就不那么绅士了。那我还是从众多鸡毛蒜皮里挑出一些"骨头"来供大家咀嚼吧,如果你看完发现也有同样的经历呢,我奉劝大家一句,千万不要动气,告诉你的朋友和你自己,不要成为这样的开车人就是了。  相似文献   

5.
所谓美食     
我有一个梦想,一个美丽的梦想,每天当我出门开车上班的时候,都能带着一份美餐。猜猜我认为的美餐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美食标准,从辣极的朝天椒,到令人生畏的韭菜花,甚至曾被视为"野蛮人的食物"的大蒜,都有大批"粉丝"。在某种意义上,  相似文献   

6.
柯宇 《时代汽车》2012,(8):100-100
最近买了一辆新车,开了几个月,感慨很多。我也早就想写一篇文章谈谈开车的体会,而且题目早就想好了——从开车看中国人的素质。  相似文献   

7.
马保才 《驾驶园》2009,(2):104-105
闲下来时我常想,当年自己因兴趣而选择了开车,却不曾想到,这方向盘一摸就是20多年。从四轮拖拉机,到东风、解放;从踌躇满志的浮躁青年,到车技过硬的成熟车手;从痴迷于开车的兴趣使然,到生活收入的保障之源。我想,如此长久与我相伴的除了婚姻,恐怕就是汽车了。我要感谢汽车,是它载我走南闯北,结朋交友;是它帮我创造效益,脱贫致富。记得30岁的时候,我曾写过一篇”品味  相似文献   

8.
体验驾车     
平时,眼望着周围的朋友驾车或出差或旅游既方便又快捷,实在很令人羡慕.因此自己也就萌生了开车的念头.但朋友们都说我是文弱的书生模样,并且天生属于那种有坐车福气的人,根本就不必亲自驾车的;我自己由于一直忙于工作、忙于为一张大学文凭而奔波,也就一直没有学习驾驶的具体行动.到了去年仲夏,我带着驾驶员外出开会,刚到目的地把车停放好,驾驶员便请假走亲戚去了.当我准备到修理厂办事时,只能看着车子发呆,只好以无奈的心情"打的"了.于是,我痛下决心,一定要学会开车.  相似文献   

9.
前段时间我心血来潮,突然想学开车,到外面上驾校没时间,便找了一位会开车的朋友向我传授技艺。  相似文献   

10.
机动车驾驶员在行车中,最怕的莫过于发生交通事故了。而一旦发生事故,那些在事故中幸存的肇事者,无不悔泪涟涟:有的后悔自己疲劳开车,有的后悔自己酒后驾驶,有的后悔自己超速超载,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但后悔归后悔,却已是悔之晚矣,于事无补了!即便是哭干了眼泪,悔青了肠子,天底下也没有卖后悔药的。 那么,作为"手握生死盘,脚踏鬼门关"的驾驶员,如何才能够远离事故,永不后悔呢?笔者以为,必须做到"四慎": --慎始。世间万物源于始。要求驾驶员"慎始"有两层意思:一是新驾驶员须"慎始"。  相似文献   

11.
赵霏 《驾驶园》2010,(3):92-93
和法国警察叔叔的故事,一般都是与开车有关,而不是俺小时候希望在马路边检到一分钱的故事那么崇高和浪漫。一这辈子我觉得最不舒服的就是要学开车,还要开车上班.记得某位名人说过:成功的人生就是不用自己开车.用这个标准来衡量,我这辈子真的失败得一塌糊涂了,反正无论我怎么努力,即使到退休,我也请不起专职司机。  相似文献   

12.
老姜学车     
几天前,我到驾校报名学车,没想到碰见了街坊老姜,一问,他也是来报名的。这大出我的意料,老姜部快60岁的人了,还学什么驾驶。老姜说等他学会了开车,准备自己开车带老伴一道周游全国。  相似文献   

13.
爱的代驾     
刘希 《驾驶园》2014,(1):87-87
<正>我一直以为,开车是男人的事,女人只要坐在副驾驶上看风景就行了。直到那天,老公参加同学生日聚会,一群人喝得很尽兴,唯老公扫大家的兴,连声拒绝:我不能喝酒,喝了开不了车。尽管这理由充分,但还是被灌了几杯。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尽管我急着回家,但只好找地方住了一晚。但心里依然有些不爽,看着其他男人的老婆,力主自家老公尽情  相似文献   

14.
将心比心     
20多年前,当我在江苏镇江当兵时,一次到码头去送人,有一个中年人哭着讲没有钱买车船票回家,我就给他买好4.5元的车船票.别人告诉我这可能是个骗子,当我跟踪看到他到退票处退票时,我把他扭送到派出所,但我不后悔.  相似文献   

15.
祝嘉 《轿车情报》2013,(11):37-37
在传统的概念中,SUV给人的感觉用一句现在的流行语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主要是因为SUV设计前卫,造型新颖。然而,面对城市的拥堵,油价上涨,停车困难等问题,身型庞大的SUV已经不是我所考虑的首选,但是放弃绝对会后悔,所以我将目光转移到了“小”SUV上。  相似文献   

16.
我的凯越1.6L到2006年6月为止,里程表上面的数字在不经意间已经达到了46000km。每当下雨时开车,我就从方向盘上感觉到越来越多的飘浮感。我驾车快速过弯时,就能感到车尾越来越明显的跳动。每当我看见轮胎上的花纹越来越浅,就开始担忧起来。看来是到了需要更换轮胎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7.
《汽车杂志》2010,(7):66-66
意大利车的设计我总是很喜欢的。从小小的菲亚特Rat Cinquecento到豪华的兰博基尼都各有特点,很耐看。意大利人设计车有很浓的人情味道.这不是说简单的人机工学设计,而是感觉上的人情味,而在汽车技术上也能保持精益求精的水平。意大利的公路系统四通八达,体系完善,有好车是可以很享受开车的乐趣的。  相似文献   

18.
原本计划十一长假期间带全家出一趟长途,但后来听说高速公路要免费,联想到往年十一长假那堵车壮观场面及交通事故的血腥味道,就主动退却了。因为,我对国内的道路交通不信任,尤其是节假日的道路交通;我对国内道路上的一些驾驶者不信任,尤其是一些路德败坏或驾技不佳的马路杀手;我对道路交通管理者的能力和责任感不信任,尤其是以收费、罚款为目的那些管理者。因此,我虽然有车,但能少开就不多开,能不开就坚决不开车。岁数越来越大,但开车的胆量却越来越小。长假期间噩耗不断十一上午,就从京沪高速公路上传来噩耗,一辆载有德国访客的中巴追尾大货车而着火,当场有4位德国人和1位中国人升入天堂。这只是开始,后来几天内事故消息不断传来,最终统计数字是:9月30日至10月  相似文献   

19.
正大家都知道,德国人非常严谨,做事板板正正,很少出差错。德国人严谨到什么程度呢?先给大家说个段子。一个朋友买了一台二手的德国奥迪A6,然后开车去了西藏,但是在路上车的发动机坏了,多方联系解决不了。这时候我这位朋友想起,德国人不是很严谨吗,他们肯定会有解决的办法,于是他就联系到了德国总部,按照德国人的指引在路边挖出了一个油纸包,真的就找到了配件,然后换上配件,车好了。当然,  相似文献   

20.
陈欢  刘杰 《轿车情报》2006,(9):84-87
喜欢在不同的地方开车,因为对于一个爱开车却又不爱竞速的司机来说,一个人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开一辆崭新的惹眼小车寻找目的地,那就是一件足够让人兴奋的事情,我就喜欢这种样子的挑战,至少这比在赛道上莫名其妙废掉一个保险杠或者一套轮胎要有意思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