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层状岩体顺层滑动边坡破坏机制、破坏模式的研究,提出实际工程治理中最适宜采用的治理方法是使用锚杆进行加固,并提出最优锚固角及锚杆加固的受力分析,希望能为该类型边坡的防治工作提供有意义的理论依据及实际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于由陡立或陡倾产状岩体组成的边坡,倾倒破坏是其主要破坏模式。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以吉林市绕城高速公路K36+420处边坡为研究对象,利用弯曲—拉裂模型研究其破坏模型及破坏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从坡脚开始,每个岩块的抗滑破坏验算均不稳定,因此,此边坡不存在滑动岩块组,而只有倾倒岩块组和稳定岩块组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3.
两水隧道是处于高地应力环境下的双线软岩隧道,在施工期间出现了围岩沉降和收敛过大,初期支护变形致使钢拱架扭曲等现象,如何保证围岩稳定,进行安全施工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现场调研、应力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软岩变形的机理与对监控数据的分析,提出了施作临时仰拱、二衬及时跟进和采用铣挖机配合钴爆法等措施,实践证明,上述措施对控制围岩的沉降和收敛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六寨至河池高速公路K53+160—K53+340段右侧边坡病害整治工程为背景,针对沿线灰岩自稳性较差的问题,尝试采用不同的治理措施进行加固处理,研究加固前后坡体稳定性规律。结果表明,强风化灰岩分布地区开挖加固后稳定的边坡受降雨影响仍存在反复坍塌的可能,需结合当地的实际降雨状况提高边坡安全设计系数,就本工点而言,采用坡面危岩块体适当清理(局部刷方)、素喷混凝土防护、锚索地梁加固、挂网喷射混凝土工程等综合治理措施,优化加固方案后边坡在降雨入渗条件下的安全系数提高到1.353,满足规范要求,研究方法将为类似情况下灰岩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及加固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6.
利用程序自带的FISH语言和Socket O/I数据传输接口,建立一种基于FLAC2D/PFC2D的离散-连续耦合分析方法。根据边坡细观结构统计特征,采用计算机随机模拟方法,在离散域中构建堆积体细观结构模型,利用离散-连续耦合分析方法研究边坡变形和破坏机制。结果表明,坡体内部土石颗粒间的细观接触特征(如接触方向、接触力)统计分布出现明显变化和调整,其中,统计分布主方向调整最为明显,其最终被调整为与边坡滑动方向基本一致。土石颗粒间细观接触特性变化是边坡宏观变形和应力状态调整的内部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7.
滑坡破坏机制及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位于大森数控公司的滑坡为例,在详细勘察基础上,查明了滑坡体的失稳是上覆第四纪碎石土层沿其与下伏基岩接触面的滑动破坏,并对其成灾原因和启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滑坡属于水压力驱动型滑坡,在降雨作用下会失稳破坏。通过对滑坡体主控结构面与裂缝空间关系进行分析,经过计算得出,其安全系数为0.615,必须进行工程处理。  相似文献   

8.
马连强 《铁道勘察》2012,38(4):48-51
三峡库区环境地质条件复杂,暴雨、洪水频繁,属地质灾害易发区,滑坡是其重大地质灾害之一。库区蓄水后,库水位的浸泡与变动及周边库岸地下水位的抬升,必然产生众多的水库滑坡,对工程下闸蓄水、运营和库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影响日益增加。以该地区的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库岸边坡的坡体结构,结合滑坡所处的地质环境条件,探讨了滑坡的发育特征与破坏机制,并采用离散元软件对其破坏机制进行了动态模拟,对该类滑坡体有了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泥页岩是一种典型的膨胀性沉积地层,工程地质条件及力学性质较差,路堑边坡稳定性控制问题突出。雅万高铁在Karawang地区穿越泥页岩地段,路堑开挖后经历1~2个雨季后遇水软化、加速崩解,发生多处变形破坏,对工程建设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开展泥页岩路堑边坡破坏模式及对策研究,为该地区及类似地区泥页岩边坡治理与防护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海相沉积路堑边坡具有黏土-泥页岩二元结构,强度低、易崩解;(2)边坡破坏类型包括浅层溜塌、顺层滑动、坍塌,具有顺层性、季节性、平缓性、浅层性、滑面形态多为折线形的特点;(3)检算时需考虑抗剪强度的折减,采取适宜措施,加强排水,随挖随护;(4)滑坡治理可采取设置抗滑桩、支撑渗沟、仰斜排水孔、土工格栅、换填非膨胀土等措施;(5)本研究成果已用于雅万高铁泥页岩路堑滑塌治理,可为本地区及类似地区设计积累经验,同时可为规范修编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段青龙 《科技交流》2001,31(3):17-22
本通过对青藏线错那湖活动沙丘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的剖析,提出了合理的工程地质选线原则及工程治理措施,以使风沙活动对铁路工程及铁路运营的危害程度尽可能地减少。  相似文献   

11.
我国私营企业管理方法大都采用家族治理模式,此种运作手段已经成为阻碍私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私营企业要突破自身存在的局限性,治理机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和员工等利益相关者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关键是组建企业治理机制的科学运作体系。  相似文献   

12.
蔺全林 《科技交流》2006,36(4):191-195
本文重点阐述了青藏线错那湖沿岸半固定沙丘、新月形沙丘的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结合施工阶段的具体措施,总结出了对高原风沙的工程治理措施,为以后高原地区铁路施工对风沙的治理和环境保护提出了较为详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降雨条件下边坡破坏机理离心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降雨是诱发边坡灾害的一个重要因素。雨水的入渗导致边坡土体含水量增加,土体强度下降,容重增大,引起边坡失稳。含水量对土体强度参数的影响试验表明,含水量对土体粘聚力影响较大,而对土体内摩擦角的影响较小。不同含水量土质边坡破坏机理离心模型试验表明,土质边坡破坏存在两种形式,整体滑坍破坏和拉裂破坏。松散类边坡在含水量小时形成坍落拱破坏,并最后形成拱形稳定。在含水量大时形成浅层滑坍破坏。引入损伤力学理论对不同含水量土体的损伤影响分析说明,随含水量增大,土体损伤程度加强,并存在损伤变量突变点。  相似文献   

14.
15.
16.
在公路隧道的施工和运营阶段,岩体经常会受到反复加卸荷的作用。为探究反复加卸荷作用下软岩的强度劣化趋势及声发射特征规律,通过室内单轴反复加卸荷试验配合声发射监测,研究砂岩在不同反复加卸荷条件下的变形、破坏和声发射特征。结果表明:增量反复加卸荷作用下砂岩的破坏形式与其常规单轴的破坏形式具有关联性,主要以剪切破坏形式为主,破碎程度有所提高。在增加保载作用之后,砂岩破裂面变得圆润光滑;反复加卸荷作用下砂岩强度较单轴抗压强度提高了6.8%,增加保载作用后提高了9%;砂岩在反复加卸荷作用下,其扩容应力无明显变化且仍表现出弹塑型破坏特征。在增加保载作用之后,砂岩的滞后变形特征明显;砂岩在峰值应力水平46%~62%之间Kaiser效应明显,在70%以后Felicity效应明显,且FR能较好地量化岩石损伤演化的过程。在增量反复加卸荷过程中,随着加载次数的增加,FR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根据FR突然降低时的加载应力,可以判断岩石的裂缝损伤应力所处的范围,可为预警岩石破坏提供应用。研究结果可为实际岩石工程中岩体在受到循环反复加卸荷作用下的长期稳定性的评价提供试验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结合宜宾某厂 2 # 滑坡治理工程实例 ,分析了滑坡的地质条件、滑坡特征以及滑坡的成因机制 ,提出了该滑坡的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青藏线错那湖沿岸风沙的形成机制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蔺全林 《铁道勘察》2007,33(3):74-76
重点阐述了青藏线错那湖沿岸半固定沙丘、新月形沙丘的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结合施工阶段的具体措施,总结了对高原风沙的工程治理措施,为以后高原地区铁路施工对风沙的治理和环境保护提出了较为详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杨涛  张超  宗刚 《中国铁路》2010,(4):79-83,87
从市郊铁路资源闲置与城市交通拥挤及环境污染同时并存的现实出发,分析市郊铁路参与城市交通的冲突及其治理对策。市郊铁路参与城市交通的保障措施体系,不只是基础设施改造,而是一个包含了线网与设施层、运营与服务层、企业与组织层以及政策及机制层等四个层次的有机系统。  相似文献   

20.
依托娄新高速K22+200~K22+400段右侧边坡支护工程,通过现场施工、选点监测、有限元分析等过程研究炭质泥岩夹层边坡的治理方法与稳定性分析。依据工程地质资料,对比分析选取"锚杆+抗滑桩+灌浆加固"的方法进行边坡治理,并布设监测点进行对边坡的水平和竖向位移进行监测。然后,采用有限元对边坡进行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加固后的边坡安全系数为1.6,并且对比现场监测点与有限元分析的位移过程,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