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1 毫秒
1.
一、功能调整和综合开发的必要性上海港是一个百年老港,黄浦江港区是上海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自从15世纪初出现码头形成港区雏形至今,港口与城市相互依托得以发展,形成了相当的规模.1997年黄浦江港区公用码头完成吞吐量7875万吨,占全港公用码头的86%,并承担了国际、沿海和长江沿线发送旅客328万人次和到达276万人次的任务.长期以来,黄浦江港区尤其是公用码头曾经对上海市和港口腹地的经济发展、对外贸易以及人员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将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继续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党中央作出浦东开发开放和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重大决策后,上海正逐步向“一个龙头、三个中心”方向发展,将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海城市功能的定位和布局也都进行了较大调整,浦东开发开放步伐加快,城市改造和建设日新月异.但是南浦、杨浦两座大桥的相继建成,使两桥之间港区码头的布局和功能与城市发展规划的矛盾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2.
<正>一、黄浦江港区公用码头现状 黄浦江港区是上海港的重要部分,岸线总长120公里,其中:装卸生产用码头岸线长度为23.6公里,由港务局经营的公用码头长度为16.7公里,125个泊位(其中:万吨级以上59个)。1996年黄浦江港区完成吞吐量11138万吨,占上海港总吞吐量16401万吨的68%,其中:公用码头完成8426万吨。由港务局承担的水上客运业务,1996年完成旅客发送量422万人次。1997年末黄浦江港区有11个港务(船务)公司(未包括上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港区陆域面积约470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3.
《水运工程》2004,(3):114-114
北外滩轰鸣的打桩声,叩开了新世纪上海标志性建筑的“水上门户”———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工程1月3日在高阳码头开工,将于2007年启用。始建于1845年的高阳港区码头已老态龙钟,远远跟不上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与上海国际大都市形象极不协调。取而代之的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整个项目包括改建国际客运码头、新建客运综合楼和与国际客运配套的宾馆、商业、办公建筑等,不含土地价格的投资估算约20亿元,将建设新世纪黄浦江沿岸标志性建筑群。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开工  相似文献   

4.
上海港是我国对外贸易最大港口,每天有上百艘中外籍船舶停靠上海港码头。然而,你是否知道上海港的第一座外国人兴建的码头吗? 据上港史料记载,上海港的第一座码头是在1863年4月(清同治二年间)由法国火轮船公司筹资建造,名为“法公司码头”。码头从上海外滩的洋泾浜(即今延安东路口)至新开河止。全长1649·11英尺。  相似文献   

5.
正上海港是百年老港,属于典型的河口港。一直以来,装卸作业局限于黄浦江内,且受航道水深限制,不利于大型船舶航行进出。港口要发展就必须跳出黄浦江的局限,向外拓展开辟新港区。在交通部和上海市的正确领导下,20世纪90年代在吴淞口外高桥长江岸边建设码头。自1993年上海浦东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外一期)正式开始承接集装箱装卸后,逐步构筑起了外高桥一至六期的崭新港区。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上海港的建设经历了从黄浦江迈入长江,而后奔向大海的过程,建成了洋  相似文献   

6.
张彦 《水上消防》2012,(5):14-17
上海港为中国吞吐量最大的进出口港。沿黄浦江两岸,先后建起的大小码头有100多个,其中万吨级深水泊位约有五六十个。上海市60%以上输入货物和98%以上外贸物资均由此航道出入,客运线年客运量在600万人次以上。在黄浦江复杂的航道、多变的水文气象以及日益繁杂的交通情况下,如何运用良好的船艺,安全高效地驾驶消防船艇,保障水上应急救援行动安全持续地开展,已成为上海水上消防队伍当前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集装箱化》1995,(8):1-4
自1978年上海口岸开通第一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以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发展集装箱运输基础设施,目前已形成相当的规模,上海港已成为能连接国内国外两大辐射扇面的我国最大的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目前,上海口岸经营海上国际集装箱业务的专业码头有9个泊位,  相似文献   

8.
酝酿己久的上海港老港区"搬家"项目在新年开局将有大动作:上海杨浦大桥至南浦大桥间总长8.7公里区域内的原有的7个港区62个码头的装卸功能将功成名就,逐步退出老的装卸舞台,迈步跨上上海市黄浦江新一轮开发的崭新舞台."亲水"将成为未来的主导功能,一系列融休闲、娱乐、购物为一体滨水景观将成为上海以及上海港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9.
一、上海港集装箱码头运输现状 上海港在80年代初国际集装箱吞吐量只有3万多TEU,1999年已突破400万TEU.上海港在世界集装箱港口的排名也由无名次到1997年的第11位,目前已进入世界10强行列.  相似文献   

10.
港口     
《中国船检》2004,(7):53
长沙上海携手发展集箱运输 日前,长沙新港有限公司与上海港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合资经营新港一期集装箱码头正式签署合同。双方融资1.7亿元,共同开发国际集装箱运输,其中上海港投资8000万元。早在2002年,上海港务局就多次考察正在建设中的长沙霞凝新港,并与之签订了合作意向书  相似文献   

11.
为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我国最大的国际通航港口上海港,集中优势发展港口拳头产品——集装箱业务,大力开辟集装箱运输的绿色通道,使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迅猛上升。到10月4日,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已完成了310多万箱,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水平,今年又有望超过400万箱,为世界所注目。 上海港的集装箱运输业务从1979年起步以来,短短20年时间里就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集装箱吞吐量成倍的增长。到1998年,上海港的集装箱已达到了306万标准箱。跻身于世界前十名的行列。今年,这个国际知名的港口在国家和上海市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加大了扩大集装箱产业的力度。仅今年1至9月,就有11家中外船公司在沪新开辟了12条国际集装箱  相似文献   

12.
为加快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我国最大的国际通航港口上海港,集中优势发展港口拳头产品——集装箱业务,大力开辟集装箱运输的绿色通道,使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迅猛上升。到12月15日零点,上海港的集装箱存吐量已突破了400万标准箱大关,实现了年集装箱吞吐量递增100万箱以上的历史性突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黄菊为此专门发来了贺电,上海市、交通部等有关领导出席了“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00万箱”庆典仪式。  相似文献   

13.
<正>0引言长期以来,上海港引航站对引领大型邮船靠离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码头(以下简称"国客码头")已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操纵模式。随着船舶大型化、黄浦江航道局部水域水深变浅、船舶交通流规律的变化以及港航企业对引航要求的提高,传统的操纵模式将无法进一步提升船舶服务水平并确保船舶安全,因此有必要进行创新和优化。1大型邮船的特点(1)受风面积大。因大型邮船甲板上层建筑结构庞大,其受风时的风致压力和风致漂移都较大,当风力达  相似文献   

14.
进入12月,记者发现上海港军工路、外高桥、洋山港码头上的集装箱空箱骤然多了起来.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25日,上港集团麾下的振东集装箱码头分公司堆场空箱达到78000多标准箱,创码头开港以来空箱堆放历史最高记录;至11月底,洋山港的盛东公司空箱堆存箱量也已达到73459.5标准箱;到12月初,上海沪东集装箱码头堆存箱量近7万余标准箱,其中空箱5.2万标准箱,是常规情况下空箱堆存量1万标准箱的5倍.大量空箱集聚、堆存到上海港各大集装箱码头,并非船公司无处处置、堆放空箱,而是上海港与船公司在航运市场的寒冬下抱团互助、应对时艰的一项积极举措.  相似文献   

15.
上海港黄浦江以其航道狭窄、通航密度大、船舶操纵困难而闻名。随着上海港向国际航运中心的迈进,其接纳船舶吨位、长度越来越大,其中有一部分需进出黄浦江。码头边由于受水深和航道宽度的限制无法掉头,所以在黄浦江内专门划定了三个相对较宽的水域作为  相似文献   

16.
上海港多数集装箱码头的吞吐能力已超过码头设计时的核定能力(见表1)。据统计,2003年上海港月均集装箱航班为1494班,比1998年的630班增长了137%。20世纪90年代以来,年均递增28.5%左右。2003年完成1128.2万TEU,占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24%,2004年计划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400万TEU~1450万TEU。上海港1997年以后内贸集装箱运输开始迅速发展,至2003年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已达到156.4万TEU,增长42.8%。从航线构成看,2003年国际线占吞吐量的78.6%,内支线占吞吐量的7.5%,内贸线占吞吐量的13.9%;从进出口结构看,逐渐发展到出口大于进口,2003年进、…  相似文献   

17.
正"1+1﹥2,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和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要抱团发展,要共同展示中国上海这个大都市的魅力,抱团发展定能打造成为亚洲第一国际邮轮母港""中国现代邮轮产业起步之年应该是2006年。该年的7月3日意大利歌诗达邮轮公司的‘爱伦歌娜’号邮轮从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启航,开启了从上海至日韩真正意义上中国沿海现代邮轮的始发港航线",时任上海市虹口区委书记、现任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18.
上海港集装箱码头的建设近年来飞速发展,2001年位居世界第五大港,年吞吐量633.6万TEU。到2003年11月30日,随着上海外高桥码头第1000万只集装箱的正式起运.标志着上海港跃居世界第三大集装箱港已成定局。  相似文献   

19.
王云霞 《集装箱化》2011,22(10):9-11
上海港集装箱运输始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从1980年的3万TEU发展到2010年的2905万TEU,跃居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第一位,增长速度相当惊人。近几十年来,集装箱运输已发展成为上海港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主要职能。当前,随着上海国际航  相似文献   

20.
《中国修船》2011,24(6):I0001-I0001
上海华润大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大东)地处上海崇明岛南端,临近长江入海口,与上海港、外高桥集装箱码头隔江相望,地理、水域条件优越。厂区占地近102万m^2,岸线长度2300m,码头长度近2290m,修船基础设施完善:拥有20万、15万、8万、5万吨级浮船坞各1座以及超大型干船坞1座(2011年10月12日正式启用),深水码头8座,“五坞八泊位”的生产格局使公司具备了年修理万吨级以上船舶300艘左右和修理敛装)海洋石油平台3座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