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5 毫秒
1.
近年来由汽车轮胎压力故障引发的交通事故越来越多,轮胎压力监测装置可以对轮胎压力进行实时监测,并将异常情况提前告知驾驶员以规避危险。文中对汽车轮胎压力监测装置的不同监测方式及相关监测技术进行了论述,着重介绍了直接式轮胎压力监测系统,并预测了轮胎压力监测系统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TPMS),主要用于汽车行驶时对轮胎气压进行自动监测,对轮胎漏气和低气压进行报警,以保障行车安全。胎压监测系统是汽车电子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可以监测汽车轮胎压力的异常情况并及时通知驾车人,避免由于轮胎压力过低引起的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3.
TPMS(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主要用于在汽车行驶时适时地对轮胎气压进行自动监测、对轮胎漏气和低气压进行报警,以保障行车安全,是驾车者、乘车人生命安全的保障预警系统。一般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由发射检测模块(每个轮胎一个)和接收显示模块组成。不同类型的轮胎压力监测系统,其具体组成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4.
汽车轮胎气压,漏气检测、报警系统是专门自动检测汽车轮胎的压力,同时判断轮胎是否漏气的一种装置。在未来汽车上加装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是必然的发展趋势。着重介绍了实现此系统的电路设计和相关的技术问题。此系统是由一个主机,多个从机组成的分布式系统。每个轮胎配置一个从机,由无线通讯方式把轮胎的压力值、是否漏气等信息传给主机.而且从机的功耗非常低。  相似文献   

5.
轮胎作为车辆与地面的唯一接触部件,轮胎中的气压变化对车辆的驾驶舒适性、燃油经济性和道路安全有着显著影响,但是,驾驶员经常忽略轮胎的状况和轮胎内的压力值,这为交通安全带来了隐患。有源电子设备尺寸和功耗的不断减小以及无线通信的进步使得无线传感器能够在工业和汽车应用中得到广泛使用,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由每个轮胎内的无线轮胎压力传感器(TPS)模块和汽车内的单个接收器组成,汽车轮胎压力的监测和解决方法已成为安全驾驶的重要发展方向。文章设计的轮胎压力监测系统使用SP12传感器,采用了低频唤醒方法,选用了ABLE(爱博尔)公司的ER2450提供稳定的电源用于给系统供电,并通过后续系统的验证和测试结果,说明该汽车轮胎压力监控系统软件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对提高汽车的行驶安全性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是新兴、有效防止爆胎的汽车安全装置,该系统通过对轮胎压力的监测进行轮胎的异常报警,保障行车的安全,文章介绍了直接式TPMS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提出了本系统的总体结构,随后进行了系统核心芯片的选型,并对轮胎检测模块提出相应的方案.,根据系统总体方案,进行了各个模块的硬件设计,并设计了电路原理图和印制电路板。  相似文献   

7.
《重型汽车》2004,(6):29-29
TPMS,即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采用无线电传输频率.将轮胎内的传感器信号传送至汽车中控仪表的接受器上,可以自动检测轮胎内的温度及气压.实时发出警告,以预防爆胎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汽车轮胎的压力不正常,会影响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轮胎的使用寿命和燃油消耗量等。为此,大众系列轿车配备了轮胎压力监控系统,用于适时监控轮胎压力。该系统在轮胎压力变动异常时会发出警告,在轮胎压力的实际值偏离规定值时会给出提示。大众系列轿车配备的轮胎压力监控系统有两种形式,即轮胎监控显示(RKA)系统和轮胎压力监控系统(RKS)。  相似文献   

9.
谢毅飞  徐雨 《汽车杂志》2007,(6):I0042-I0045
“汽车轮胎气压监测系统”,英文简称TPMS,它是对汽车轮胎压力和温度进行实时监测的安全装置。要它干嘛呢?下面数据将为你更好地理解TPMS的重要性。据有关部门统计,在中国高速公路上所发生的交通事故中,有70%都是因爆胎而引起的。而保护轮胎最关键的是轮胎气压是否符合充气标准。  相似文献   

10.
汽车轮胎的气压不正常,会影响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轮胎的使用寿命和燃油消耗量等。大众系列轿车配备了轮胎压力监控系统,用于适时监控轮胎的气压。该系统在轮胎压力变 动异常时会发出警告,在轮胎压力的实际值偏离规定值时会给出提示。大众系列轿车配备的轮胎压力监控系统有三种形式,即轮胎监控显示系统(RKA)、具有车轮位置识别功能的轮胎压力监控系统(RDK)和没有车轮位置识别功能的轮胎压力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11.
经过研究给出了不均匀光照的路面裂缝图像识别的详细算法。算法采用多窗口中值滤波进行图像平滑,既能去除图像的噪声点,又较好地保留了裂缝的边缘信息;使用背景子集图像插值校正法进行灰度校正,有效地克服了不均匀成像对后期图像分割的影响;采用otsu阈值分割、形态学去噪及连通区域标记完成裂缝图像分割;选用连通区域个数、投影特征和分布密度3个参数完成裂缝分类;最后提取裂缝长度、宽度和破损面积等裂缝参数。实验结果显示分类准确率为94%,线状裂缝长度误差均值为7.2%,宽度误差均值为11.3%,非线状裂缝的面积误差均值为9.6%,表明这一方法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12.
李慎奎  陶岚 《隧道建设》2020,40(Z1):307-313
为了解决地铁穿越武汉一级阶地沙漏型岩溶地质的岩溶治理问题,以地铁6号线红建路站及两端区间岩溶勘察、设计、施工处理为基础,总结溶洞大小、竖向分布规律、充填和发育规律等特点,分析沙漏型岩溶地质塌陷机制和风险。根据武汉地区浅层岩溶特点,总结岩面以下15 m岩层帷幕注浆阻隔后再溶洞充填注浆的处理思路。地铁车站采用岩层帷幕注浆、溶洞充填注浆、地下连续墙牛腿、土层抽条旋喷加固等岩溶处理方法。区间隧道考虑岩溶塌陷角、地面施工条件等采用岩层帷幕注浆、溶洞充填注浆、砂层隔离桩等处理方法。在6号线岩溶注浆施工中探索并使用了新的岩溶注浆跟管成孔工艺、浆液流量监测工艺等新技术,适合武汉一级阶地的岩溶注浆浆液配比和终浆标准,验证了沙漏型岩溶处理思路和处理措施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高等级公路综合管理系统(IMS)框架与国家智能运输系统体系框架关系,明确了IMS的用户包括驾驶员、乘客、行人、高等级公路设施管理部门、设施维护部门、交通管理部门、公安部门、消防部门、急救中心和政府、规划部门等相关团体。高等级公路综合管理系统框架体系分为6个功能域,即交通监控、紧急事件与安全管理、收费管理、出行者信息服务、先进的设施建设与维护、数据管理等,文章分析了6个功能域各自的系统功能、子功能为实现功能的过程。文章还提出了采用伪码语言描述功能实现的过程的方法,最后对综合管理系统所涉及的数据字典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自21世纪以来,中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地上空间资源的利用日趋饱和,城市面临着“摊大饼”式快速扩张问题。随着地下隧道、地下车站、地下综合体等重点地下工程项目的建设,地下工程呈现出微变形、小间距、大断面、大埋深、高精度、长距离和超大规模等特点,面临着“水、软、变形难以预测”三大技术难题,严重影响了地下空间的发展,给我国地下工程施工技术与施工装备带来了严峻挑战。为此,总结分析了近年来地下空间尤其是城市地下空间近接施工技术、施工装备和数智化技术等方面的技术进展与创新,详细分析了软土富水地层位移和变形控制技术,提出富水地层冻结技术和跨地铁运营隧道综合辅助施工控制技术;介绍了集合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前沿技术和隧道装备核心共性技术,以及具有绿色化、智能化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典型超级地下工程装备。从设计、施工、监测、运维4个方面介绍了现代地下空间数智化技术的特点以及应用情况。强调通过地下空间信息的共建共享,构建可视化的地下空间信息平台,是实现“透明地下空间”的基础;对复杂地质条件灾害的预警与控制,是地下工程安全建设的有力保障;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控制管理系统,是支撑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安全的关键;并指出未来地下工程需加强数智化技术应用,实现整个建设过程的精细化、数字化、智能化以及信息化。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交通建设和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越江跨海盾构隧道工程大量增加,而且工程规模(隧道的直径和长度等)和水压条件也在增加。现阶段,仍未明确定义高水压,但一般以0.5 MPa作为高水压的分界线。近期,中国在长江、黄河以及珠江等所建设的高铁、公路以及地铁等盾构隧道工程水压均超过了0.5 MPa,正在筹划建设的琼州海峡隧道等水压更大,将高达2.0 MPa,面临巨大挑战。为此,国家决定针对超高水压(2.0 MPa)越江海长大盾构隧道工程安全问题展开“九七三”计划基础研究。研究采用理论分析、物理试验(室内、室外试验和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分析和监控测量等多种手段,针对其中涉及的多元、多相和多场耦合物理本质,对高水压水土与结构静动相互作用机理、盾构掘进中的动静力学机理、隧道结构特性及防水特性动态演化机理等核心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基础研究,提出了高水压下考虑渗流条件下的水土荷载计算理论和深水盾构隧道地震分析方法,建立了“机-土”动态作用力学模型,提出了盾构姿态、刀具磨损、开挖面稳定和高压成膜及闭气控制方法,提出了高水压大直径盾构隧道衬砌结构设计理论和高水压盾构隧道接缝长期防水安全与监控技术,最终形成超高水压越江海长大盾构隧道工程安全控制理论体系。为确保超高水压越江海长大盾构隧道工程安全提供设计理论依据,为实现大直径泥水盾构在超高水压等复杂条件下安全长距离施工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When actions and measures to increase road safety are to be planned by the police and local authorities, it is necessary to consider the specific accident circumstances as well as their historical, current, and predicted course. In particular, combinations of accident circumstances not contained in existing police statistics are often neglected, but may nevertheless be relevant, e. g., due to an increasing frequency.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se undiscovered interesting combinations, we propose a framework to support strategic planning of road safety measures based on several consecutive data mining stages. The scope, type, and location of road safety measures must be planned at a strategic level several months in advance to be fully effective. Therefore, it is essential to investigate and predict the accident circumstances and the temporal changes in their frequency comprehensively. Only with the knowledge, e. g., about the temporal pattern, locations, conditions of roads or speeds, meaningful actions can be derived. The embedded data mining approaches, i. e., frequent itemset mining, time series clustering, time series classification, forecasting, and scoring, are carefully selected, coordinated, and aligned. As a result, the framework provides police users with information about circumstances of accidents that are of interest in the future and presents their previous temporal and local patterns in a dashboard. In this study, the framework is applied in four different geographical regions. Thereby, default parameter settings for all approaches are found that are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the framework to investigate novel geographic regions.  相似文献   

17.
妈湾跨海通道工程隧道选线快速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小平  辛理敏  孔祥岁  刘学增  师刚 《隧道建设》2018,38(10):1630-1636
为解决滨海地区跨海隧道选线难题,依托妈湾跨海通道工程,在分析影响海底隧道建设安全的地质因素的基础上,从隧道线位地质适应性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地质条件、设计方案、施工方法等因素,基于打分制提出选线快速评价模型。模型包含平面曲率半径、纵坡坡度、抗浮安全系数、隧道埋深、与平面控制因素水平距离、差异沉降6项评价指标。选线快速评价模型前5项指标不满足设计要求时采用一票否决制,差异沉降指标考虑地下水位、土层性质、土层厚度、先期固结压力、车辆荷载等因素的影响,依据分层总和法计算隧道沉降; 同时,结合经验法推导出沉降曲率半径计算公式,并将沉降曲率半径划分为5个等级,从而构建出妈湾跨海通道工程隧道选线快速评价模型,并将其嵌入到三维参数化选线分析平台,实现隧道地质参数快速选取和隧道线位快速评价。采用选线快速评价模型对妈湾跨海通道3条盾构线位进行选线评价,评分分数分别为79.3、71.3、84.1,对隧道选线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促进智能路面的发展,综述了智能路面各项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首先提出了智能路面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智能路面的体系架构,包括路面信息感知获取层、信息集成处理层、综合服务层和能量供给层;重点介绍了智能路面信息采集技术、信息管理与分析技术、能量收集与利用技术、自我调节技术和基于智能路面的车路协同技术等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讨论了智能路面的设计和建造方法;最后提出了智能路面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其今后的发展做出展望。研究结果表明:智能路面是由特定的结构材料、感知网络、信息中心、通信网络和能源系统组成,具有多种智能,并且能够为人、车、环境提供服务的道路路面;智能路面的发展将有助于充分发挥道路自身潜力和适应未来的交通工具;在路面信息的采集过程中,传感器在耐久性和实用性等方面存在的技术难题仍需进一步解决;智能路面的各种能量收集和自我调节技术应着重解决低成本和高性能的问题;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各种人工智能方法在智能路面的监测和管理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智能路面作为一种新型的道路路面,其设计和施工可以结合建筑信息模型(BIM)、模块化施工、3D打印和智能压实技术,集合成一套新的建造工艺。  相似文献   

19.
杨秀仁 《隧道建设》2022,42(3):345-354
首先,简要论述地铁车站装配式结构建造技术近10年的研究与应用情况,涉及结构设计、构件制作和施工工艺等系列关键技术。然后,依托长春地铁2号线试验站工程,从总体技术定位、结构选型、结构体系3方面阐述装配式结构技术方案,系统介绍科技创新研究内容和主要成果,包括接头综合技术、结构静力和动力力学行为、闭腔薄壁构件力学性能、榫槽接头注浆技术、接缝防水技术、大型预制构件生产技术、施工工艺和辅助施工装备、车站多专业一体化技术等多个方面,并分析其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总结推广应用情况。最后指出,装配式结构建造技术最初是为解决长春严寒冬季施工困难问题而研发的地铁车站工业化建造模式,工程实践证明, 装配式结构建造技术高质、高效、安全、绿色环保,不仅适用于其他城市各种环境条件下的地铁车站建设,同样适用于建造地铁区间、人行通道、道路隧道、地下管廊等其他明挖地下结构,适用性非常广泛。  相似文献   

20.
代洪波  季玉国 《隧道建设》2022,42(5):757-783
通过对国内大直径盾构隧道进行统计可知,截至2021 年底,国内开工修建的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共65 项,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59 项。同时,对国内大直径盾构隧道在勘察规划、工程设计、装备制造、规范、材料和施工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技术现状调查分析。总结目前大直径盾构隧道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隧道设计标准不统一、盾构装备关键部件国产化需突破、再制造产业化存在困难、大直径盾构隧道的关键技术及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仍需提高等。针对面临的问题提出建议,指出今后大直径盾构隧道设计和盾构装备应尽可能遵循标准化的原则,向着标准统一、施工安全、高效率、高质量、高智能方向发展,以期为推动我国大直径盾构隧道综合技术走向成熟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