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舰船科学技术》2014,(7):119-123
针对国内传统仪器监测信号和现场监测在功能和显示方面的不足,采用VB可视化建模、数据库、传感器、无线网络通信等技术,设计开发了船艇动力设备远程监测与报警系统。该系统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分别进行硬件和软件设计,主要对船艇的主推进机组和柴油发电机机组的运行状态进行综合监测与报警。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可以满足对船艇动力设备的实时监测与报警的要求,而且为后续故障预测与诊断提供了充分的数据信息,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气泡式水位计在青海省千瓦鄂博水文站2011-1012年的运行比测分析,为该站非汛期水位的自动化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持,为该仪器在青海省内的安装和运行方面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保障船舶航行过程中安全可靠,避免航海仪器故障引发大规模航行事故,研究基于DSP的船舶航海仪器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应用DSP技术中的TMS320C2812芯片作为核心处理器,向DSP芯片写入基于支持向量机航海仪器故障诊断算法;通过船舶航海仪器采集传感器,实时采集船舶航海仪器特征信号,经由模数转换器处理后提供至DSP芯片中,在DSP芯片内部通过故障诊断算法诊断不同航海仪器的故障问题,完成故障诊断后,DSP可通过接口电路将诊断结果提供至PC上位机,在上位机中向用户显示航海仪器故障诊断结果。经实验验证,该方法可精准采集航海仪器的运行参数,当进行故障诊断时,可快速、有效地诊断磁罗经、探测仪、日光信号灯等多种仪器的故障情况,保障航海仪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水下软基变形动态监测应用少、实施难度大的问题,进行深水潜堤软基变形动态监测技术研究,采用分层沉降变形和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方法,经水下仪器选型、搭建水上观测平台、优化仪器水上安装和保护方案以及监测实施,研制出深水条件下软基变形动态监测技术。该技术实现了从传统的陆上监测到水下监测的转变,不仅安全可靠、数据准确,而且适用于大水深监测条件,对类似工程软基变形监测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MVC-2M故障诊断系统是对船用动力装置实施状态监测和保证动力装置在航行中安全运行的多参数监测诊断系统。它可适用于船用发动机、发电机组、石化工业、航空航天和机械制造各领域。该系统基本功能包括实时状态监测,在线和脱机故障诊断,运行数据库建立,故障数据存黑盒子,测振仪器的检查和标定,结构动力学特性分析,现场动平衡等。本文也提供了该系统在舰用动力装置和电站中的某些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6.
文章概述了红外诊断技术的原理、特点和方法,充分发挥了红外诊断技术快速、准确、直观、高效的特点,并成功将红外诊断仪器运用到机电设备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中,诊断出热异常的原因、缺陷性质,并预测了缺陷的发展趋势和设备的寿命。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简介监测与诊断技术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该技术在船舶机械中的应用现状,并探讨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8.
机舱多模式空气质量监测评价仪是对机舱气体进行实时监测并做出评价的智能化产品。本仪器通过多种传感器对机舱气体中部分物质的含量进行采集,利用单片机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实时给出评价。该仪器对于监测机舱环境的空气品质,为轮机人员提供自我防护决策提供了依据和保障,有较大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时掌握港口自动化起重机的健康状态,保障自动化起重机生产和安全,开发了一种传动机构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安装在相对应的传动机构上的传感器进行检测和数据采集,由智能监测站进行数据上传至在线监测平台,在线监测平台对上传数据进行实时分析诊断,并通过界面展示诊断结果。应用情况表明,该系统能有效预防重大故障发生,并为港口维护人员提拱自动化起重机维护保养数据信息和故障检修方案。  相似文献   

10.
机舱多模式空气质量监测评价仪是对机舱气体进行实时监测并做出评价的智能化产品.本仪器通过多种传感器对机舱气体中部分物质的含量进行采集,利用单片机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实时给出评价.该仪器对于监测机舱环境的空气品质,为轮机人员提供自我防护决策提供了依据和保障,有较大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傅里叶变换成像光谱技术在化学战剂遥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化学战剂遥测技术的进展情况,并对傅里叶变换成像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发展状况做了分析,对动镜结构和无动镜结构两种方式的傅里叶变换成像光谱技术做了比较。提出将该项技术应用于化学战剂遥测领域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以L-丙交酯和蚕蛹蛋白为原料,在辛酸亚锡的催化作用下,采用熔融聚合法合成了聚乳酸和蚕蛹蛋白的共聚物(PLLA-co-SCP),研究了投料比对共聚物特性粘数的影响,结果表明:L-丙交酯与蚕蛹蛋白投料比为34∶1时得到特性粘数最大为0.2446 dL/g的共聚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 X 射线衍射(XRD)对PLLA-co-SCP共聚物的结构、热性能及结晶性能进行了表征.FTIR谱图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PLLA-co-SCP共聚酯兼具了PLLA链段的酯基和蚕蛹蛋白的酰胺基;TGA测试结果显示PLLA-co-SCP特性粘数越大热稳定性越高, SCP含量越高热分解残留率越大;DSC和XRD结果表明PLLA-co-SCP结晶主要由PLLA链段产生,聚乳酸链段越长共聚物结晶度越高,晶体也越完善.另外,XRD结果还表明PLLA-co-SCP共聚物含PLLA 的α和β两种晶体.  相似文献   

13.
纳米碳酸钙在胶粘剂中的聚集团聚会影响其在胶粘剂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采用改性剂改性纳米碳酸钙成了控制其团聚的有效措施.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RTIR)、热重(TG—DTA)、扫描电镜(SEM)、剪切强度等测试方法研究了DL-α-丙氨酸改性纳米碳酸钙的改性机理,并将其做为填料加入到树脂中,研究其对环氧胶粘剂粘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L-α-丙氨酸以化学键合的方式吸附在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纳米碳酸钙在环氧胶粘剂中分散性良好,其填充的环氧胶粘剂,使剪切强度提高了2MPa.由此得出:改性纳米碳酸钙作为环氧胶粘剂的填料,可以有效地提高胶粘剂的粘结性能.  相似文献   

14.
氟化氢的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氟化氢的性质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对氟化氢的分析方法进行了阐述。首先针对常用的分析方法:化学滴定法、比色法、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和离子色谱法的应用原理及优缺点进行了介绍;另外针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些新的分析方法:荧光分析法、发射光谱法、流动注射系统测氟法和傅立叶红外光谱法对氟化氢的分析进行了阐述。分析者可以根据对所分析氟化氢的不同精度要求,选择方便、经济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利用紫外光辐照制备半互穿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组成中的预交联组分利用溶胶一凝胶法合成.通过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X-射线衍射力学拉伸测试仪、扫描电镜、电化学交流阻抗谱、线性扫描伏安法等不同测试方法对不同比例下制得的半互穿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进行表征.其断裂强度达到6.58MPa,断裂伸长率为127.2%;且室温下离子导电率达2.34×10^-3S·cm^-1,相对于锂电极的电化学稳定窗口达+4.6V.研究表明,此类半互穿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同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电化学性能,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16.
沈金平 《机电设备》2011,28(1):40-43
酚醛树脂具有力学性能好,耐热性好,耐磨损以及阻燃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但是其延展性差,韧性差,反应残余物对人体危害大限制了其在现代工业的应用.本文中,我们在酚醛树脂中引入芳纶长纤维,木质素短纤维及无机纳米铜添加剂,制备了一种新型密封材料.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红外谱图分析,摩擦系数测定以及扫描电镜观察对复合材...  相似文献   

17.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膜支撑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实验首先通过溶液聚合合成带有硅烷偶联基团的共聚物,将其水解交联后直接涂敷于聚烯烃(PE)膜,再吸附液体电解质活化得到产物。由于PE微孔膜支撑作用,体系力学性能较好。通过FTIR光谱、DSC热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交流阻抗、线性扫描伏安等测试,研究了材料的微观形态、化学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体系离子导电率较高,电化学稳定性好,使制备产品在锂离子电池开发中具有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我国煤炭“铁海联运”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擘  严惠兰 《港工技术》2009,46(1):45-47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分布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华东、华南地区是我国经济活跃和发达地区,工业发展快,电力需求量大,而煤炭资源缺乏,对煤炭需求量大且稳定。介绍区域性的严重不平衡所形成的我国“北煤南运”、“西煤东运”、“铁海联运”的基本格局,分析“铁海联运”的发展趋势,可为我国煤炭运输通道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变频器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干扰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该文主要介绍了变频器应用系统中干扰产生的来源及其传播途径,提出了抗干扰的实际解决方法,阐述了在变频器应用系统设计和安装中抑制干扰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实现数值水池的关键技术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峰  吴乘胜  张志荣  金建海 《船舶力学》2015,(10):1209-1220
文章简要介绍了数值水池的技术内涵和特征;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数值水池与CFD的发展性和应用性差异,分别提出了CFD技术与数值水池发展的关键技术族,同时对实现数值水池的主要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最后以船模阻力虚拟测量系统开发为例,介绍了其中的部分主要关键技术及其解决途径。该文的研究工作,可为数值水池研发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