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淡季=降价季     
并非完全受CPI升高的经济环境和特殊的地震灾害等复杂因素的影响,汽车市场已经在5月份进入了传统的销售淡季。6、7、8月份淡季还将继续,在这个特殊的期限内,汽车商家的大幅促销同样是不可回避的再次轮回。  相似文献   

2.
通常七八月份,由于天气酷热,汽车市场销售进入淡季。今年5月份,我国汽车生产企业的产销数据显示,汽车产销量双双明显回落。目前看不到市场上升、反弹的积极因素刺激,这就表明我国汽车市场的销售提前进入淡季。 一是汽车总体产销5月份较4月份下降。5月份生产16.24万辆,销售14.83万辆。分别比上月下降  相似文献   

3.
《轿车情报》2011,(10):41-41
尽管美国经济不景气、财政赤字和失业率高居不下,而7、8月份又是传统淡季,但汽车市场却出人意料的好。其8月份汽车市场增长8%,1—8月份的累计增长率高达11%,超过了号称一枝独秀的中国乘用车市场。  相似文献   

4.
姚兰 《汽车纵横》2023,(10):106-107
<正>8月通常被视为车市传统销售淡季,但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完全未见“淡季”的常态,整体表现强劲,当月市场占有率达到三成以上,连续4个月超过30%。今年8月,在促消费政策、车企终端优惠、新品上市的加持下,叠加暑期出游等因素驱动,消费端购车需求持续释放,不同于往年传统淡季,车市整体企稳走高,促使新能源汽车市场依然呈现出优异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小雨 《时代汽车》2009,(10):30-31
8月,中国汽车产销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淡季依旧不淡,当月产销再超百万,连续第6个月保持在百万辆以上的水平,同比依然高速增长。1-8月,汽车产销增幅较7月有所提升,乘用车达到36.84%,商用车增幅也超过10%,市场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6.
7月份乘用车销售点评 销售呈现平淡走势。7、8月份通常是汽车市场销售的淡季。7月份我国汽车销售较上月下跌16.12%,商用车跌幅还稍高一些。  相似文献   

7.
转眼间2007年已经过半,以往每年的5、6月份都是汽车市场的“淡季”,但是今年的车市似乎不能按照这个常理去推断。[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霍庆泽 《世界汽车》2010,(9):128-129
7月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销售淡季,各大车企对于7月份的销量并没有过高的期望,因此减少了向经销商的压库。又因为7、8月份是往年汽车市场销售行情的转折点,所以各大车企纷纷备战即将到来的"金九银十"。从汽车产销数据来看,7月中国汽车销量与6月相比环比下降了11个百分点,但仍保持同比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9.
<正>8月汽车市场:淡季不淡,企稳向好2010年8月,中国汽车销量一改连续3个月的下降态势,明显回升,呈现出"淡季不淡,企稳向好"景象。8月,全国汽车销售121.55万辆,环比增长15.09%,同比增长55.72%,在经历7月份的销售谷底后强劲反弹。1—8月,汽车销售945.69万辆,同比增长31.53%,整体发展形势良好。  相似文献   

10.
进入到8月份以来,经销商纷纷加大了优惠动作促进销量,以刺激淡季销售。随着降价动作,北京汽车市场销量有所回升,但对整个市场的带动效果与销售预期还有一定差距,经销商库存压力仍然很大。  相似文献   

11.
图解车市     
霍庆泽 《世界汽车》2009,(7):130-131
5月份中国乘用车市场再次延续了热销的火爆局面,淡季不淡,中国乘用车市场演绎了“金4红5”的好戏。可以预见的是中国车市今年上半年将交出一张非常漂亮的成绩单——力压美国成为世界头号汽车销售大国。  相似文献   

12.
小雨 《时代汽车》2009,(9):50-51
7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0.96万辆和108.56万辆,比上月分别下降3.77%和4.95%,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2.15%和63.57%,整体保持了较高水平;从3月起汽车产销已连续五个月达到百万辆水平,创历史记录。7月是汽车产销传统淡季,但今年的7月表现出淡季不淡,产销两旺的好形势。与上月比并没出现大幅下滑,而是延续了上半年的好势头。  相似文献   

13.
7月份是汽车市场传统淡季,该月汽车产销环比又呈下降态势,同比小幅增长;1~7月汽车累计产销超过千万辆,增幅较上半年温和回落。数据显示,7月份汽车产销的环比再次下滑、同比小幅增长。不过,对目前汽车市场的研判,短期看,仍在高增长后的理性回归之中。  相似文献   

14.
陈然 《汽车导购》2007,(9):97-99
8月到了。按照往年的惯例,8月是暑期淡季关键的一个月,随后将迎来金九银十的秋季小高潮,但是目前来看,整体市场依旧表现乏力。广大经销商除了采用种种销售上的策略来吸引消费者外,售后服务和车辆残值也成为了噱头。看来,汽车市场的套餐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了。市场亮点:  相似文献   

15.
今年上半年,安徽华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卡销量过万辆。实现销售收入27.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0.37%和51.18%。其中。80%的贡献来自国内市场。6—8月,是重卡市场的传统销售淡季,国Ⅲ切换使得市场“淡上加淡”。然而,华菱的销售业绩不降反增。  相似文献   

16.
两个秋季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先后在南昌和西安落下帷幕,与国际金融大背景下的汽车市场滑坡,以及国内整车市场增速放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两个“交易会”堪称是热火朝天,不乏有跨国公司和整车厂以各种方式积极参与,表现出了对独立售后市场前所未有的热情。这一切源自于国内6000万辆的现有汽车保有量,以及未来市场所蕴涵的巨大的汽车售后市场商机。  相似文献   

17.
崔栋 《汽车工业研究》2000,(3):18-20,37
任何国家的经济从发展到发达都离不开,汽车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波及效果非常明显。目前在我国,大力发展家用轿车的时机已经到来,而发展私用汽车的前提是转变观念,关键是培育市场,引导消费。  相似文献   

18.
《中华汽摩配》2005,(3):24-24
汽车零部件市场一般来说分三个部分,一是专为整车配套的OEM市场.第二个是零部件出口市场,第三个是售后服务市场。我国目前汽车零部件市场主要分为配套市场和售后市场两部分.配套市场即OEM市场主要为整车企业服务.OEM市场的企业约占零部件企业总数的20%,售后服务市场主要为汽车维修保养提供配件服务,售后市场的企业约占零部件企业总数的80%。  相似文献   

19.
6月份的二手车市场进入淡季,市场客流量下滑。本月的销量却比较稳定,销售总量与上月基本持平,捷达、夏利、富康、奥拓等5万元以下的销量较上月略有增长。而且,过户量也较上月增长了2%。据分析造成“淡季不淡”现象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2月份,国内生产汽车近74万辆,与2004年相比基本上没有增长,增长率仅为0.96%;销量为68.5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6.94%。其中轿车产量为30万辆,同比下降7.96%;销量为28万辆,同比下降15.89%。2004年中国轿车市场低迷,曾有业内人士和权威机构预测,2005年市场形势会变好,产销增幅至少会升高3~5个百分点;国外一些研究机构也作出了同样的预测。然而,前两个月的产销形势让业界深感迷惑:2005年后几个月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走势将会如何,私人购车的时机、价位、品牌到底该怎样选择,都是大家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