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
以经乌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前人地质选线思路的分析,总结研究了沿线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并根据研究区工程地质特征制定地质选线原则,针对各线路的实际特点从多角度对路线方案进行地质选线研究。  相似文献   

2.
南吕梁山特长铁路隧道工程地质选线关键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南吕梁山隧道工程地质选线中,如何绕避采空区,优化穿煤段,并确保工程建设不破坏龙子祠泉域水环境,保证临汾市70万居民用水是关键问题。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通过对水文与工程地质综合勘察,查明测区的煤层与岩溶水环境等地质条件,创造性地提出隧道从煤层与采空区以下、龙子祠泉域饱和水位以上的地层中通过。施工实践证明,隧道工程地勘资料是准确的,地质选线是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公路与城市道路技术指标有差别,选线方案需要综合考量。以某市绕城道路为研究对象,采取现场调查的方法对沿线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梳理,提出了山区城市道路选线原则。调查发现:研究区工程地质问题突出,不良路段分布广泛。在路线比选过程中,遵循环境选线和安全选线的原则,通过对不良地质条件路段的方案对比和优化,总结高原地区公路选线的经验。成果对于西部高原山区城市道路选线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地形地质复杂地段,做好工程地质选线是保证工程勘测设计质量的关键。以某国道选一线为例,总结了山体变形规律及工程地质选线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山岭区复杂地质高速公路地质选线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文涛  雷刚  李永红 《公路》2012,(5):32-35
地质选线是山岭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根据重庆酉阳~黔江高速公路、重庆三环高速公路铜永段、重庆秀松高速公路、重庆涪丰石高速公路、四川遂资眉高速公路、四川成德南高速公路等项目工程地质选线实践,分析了山岭区高速公路地质选线的工作方法及重点,提出了“八宜八不宜”原则,并将其应用于工程实际中,对类似工程路线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拟建铁路成兰线横穿地质条件十分复杂的龙门山脉,并通过汶川大地震重灾核心区,工程地质与地震次生灾害问题控制线路方案。文中以跨越龙门山脉选择沿安县雎水河谷方案的事例,探讨近震源区余震频发条件下复杂山区的选线技术,可供铁路、公路选线借鉴。  相似文献   

7.
青藏铁路昆仑山越岭地段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地形起伏大,山坡陡峻,坡面破碎,植被稀少,以寒冻风化地貌为主,多年冻土条件复杂,构造发育,不良地质现象多发,对于如何在越岭地段进行工程地质选线的勘察工作,是青藏铁路勘察的重点。该文首先介绍了这段线路的比选方案.然后对昆仑山越岭地段的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地层岩性、多年冻土、地质构造、地震、不良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并比较了不同线路的优缺点,进行了地质综合评价,最终提出了合理的地质选线意见。  相似文献   

8.
拟建华(坪)丽(江)高速公路永胜至丽江段因其大高差地形地貌特征、复杂多变的地层岩性特征及地质构造特征以及复杂的水文地质环境等影响,滑坡、崩塌、岩堆、危岩落石、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发育,岩溶、采空区、煤层瓦斯等工程地质问题突出;该文通过资料收集、遥感解译及现场地质勘测等工作和手段,分析了沿线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对工程的影响,对区内各方案进行了工程地质比选,并对工程地质选线原则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9.
地形地质复杂地段的工程地质选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地形地质复杂地段,做好工程地质选线是保证工程勘测设计质量的关键。该文以某国道选线为例,总结了有关的经验和体会,可供同行及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的快速发展,隧道穿越岩溶区难以避免,尤其是岩溶发育强烈且复杂的地区,公路隧道的岩溶病害将更加突出。深入认识隧址区岩溶发育规律,有效规避岩溶工程地质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以云南晋宁-红塔高速公路的光山4号特长隧道为例,通过大量调查、物探、钻探、水文试验、分析论证,基本查明了隧址区域岩溶发育的主要特征和岩溶水补给、径流、排泄等规律,分析了隧道开挖与地下暗河的相互影响关系,探讨了路线如何有效避让或减轻大型岩溶洼地、溶洞和槽谷等发育地段工程地质问题。综合工程勘察与研究结果确定,设计隧道主体处于岩溶水的水平径流区,平面上大角度与九龙池暗河相交,并高于暗河100m以上,与暗河间没有直接影响,隧道施工出现涌突水风险小。九龙池泉水的出流量主要受降雨量控制,开挖对出流量影响有限且施工污染泉水风险小。因此,根据岩溶水文地质勘测研究结果设计的公路隧道路线方案合理可行。本文成果对岩溶区公路隧道工程选线与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山区高速公路地质选线实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今公路施工和运营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山岭地区进行路线设计中,“地质选线”好坏是控制成本的最主要因素之一[1].结合成渝高速公路设计,归纳了目前山区高速公路设计中存在的典型地质问题,有区域稳定性问题、地形地质环境问题以及高速公路本身结构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列举实例讲述了“地质选线”思想如何体现在工程设计中:“地质选线”要在全过程中加强比选工作,而不是一味整治,从而合理控制成本.  相似文献   

12.
姜来峰 《路基工程》2007,(2):136-138
在西南山区铁路建设中,桥隧工程比例大,地质条件复杂,比选方案多。以常规初测工作,难以控制测区复杂的地质条件,线路方案难以稳定,选线问题突出。本文从控制线路方案的主要地质问题对广昆线一平浪至双湄越岭地段地质选线进行分析,为线路方案的优化提供依据。对山区铁路选线理论与方法作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成贵铁路兴文到威信段位于四川丘陵向云贵高原过渡的地形急变带,地形起伏大,沿线重力不良地质体、煤层瓦斯、采空区和岩溶极为发育,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线路方案比选困难。勘察设计过程中,在遵循复杂艰险山区选线定线技术原则的基础上,结合现场情况制定了“从面到线,由线到点,再由点控线”的地质选线实施方案,通过工程地质条件调查分析和工程经济技术比较等方法,确定南广河下游方案为经济合理的线路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为提出合理的岩溶区公路选线方法,以降低工程造价、减少工程病害及环境影响、科学地解决穿越与避让问题,通过研究喀斯特地区岩溶发育的常规规律、岩溶现象对公路工程建设的影响以及岩溶地区公路规划选线的相关要点,分析得出不同岩溶地区的选线原则。提出在岩溶区公路选线的过程中要遵守"多比选,慎选择"的原则和"以避为主,避重就轻"的设计要点,对岩溶地区公路选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仁民  方磊  滕玉明 《公路》2007,(10):139-144
煤矿采空区是建设中的某高速公路绕城西段主要的不良工程地质问题和关键制约因素。为了掌握其沿线采矿塌陷区的分布及扩展规律,选用TM87、TM94、ETM2000遥感图像作为信息源,发挥遥感技术的快速、准确、周期性强的特点,在GIS支持下提取煤矿区积水塌陷区动态变化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采矿塌陷区的分布及扩展情况,为该高速公路工程地质评价和选线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实践证明,遥感技术易于发现恶劣环境中常规地质方法难以发现的地质现象。成果具有较高的客观真实性,特别适合公路工程的预可和工可阶段的路线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和路线方案比选工作,提高路线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和合理性,同时对后期的工程施工及竣工后的潜在病害预防均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
《公路》2021,(5)
岩溶不良地质问题是我国交通建设面临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之一。岩溶发育形态多样,分布无规律,仅靠钻探难以准确确定项目区范围内岩溶发育情况。以大连某公路工程为例,运用资料搜集、工程地质调绘、微动技术、钻探、跨孔CT与孔内波速测试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方法,查明了项目区的岩溶发育情况。通过项目实践表明,采用多种物探手段与钻探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方法,可准确、快速、经济地查明岩溶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17.
冒天山越岭由于其特殊的地层结构,滑坡(错落)、煤矿(窑)采空等不良地质极为发育,在铁路建设工程中不多见.主要介绍冒天山越岭隧道在可研及初步设计阶段的地质选线及经验.  相似文献   

18.
重点研究了越岭地区地质条件和区域地壳稳定性,对各垭口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越岭隧道的地质选线原则,对不同垭口的越岭隧道地质条件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比选,结合两端引线和接轨点方案提出了地质选线意见.  相似文献   

19.
陈松  李东 《路基工程》2007,(5):56-58
玉蒙铁路汉邑村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地质构造、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极其发育。通过勘察与研究,查明了区内控制线位选择的地质构造与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线位最终确定采用D2K方案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0.
结合凤大高速公路的建设,介绍了地质勘察、地质选线、岩溶处理方案、桥型选择等设计中地质选线的要点,并结合施工过程对设计进行了回顾与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