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城市互通立交设计技术发展回眸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从立交方案构思、立交交通分析的构思新方法、立交方案比选评价结构模型、立交交通工程的设计、城市立交道路CAD、立交桥头处理、加筋土挡土墙等方面对20世纪城市互通立交设计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进行了回眸;总结了21世纪天津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设计在制定国内首部快速路设计标准、结合实际突破规程综合确定立交等级、立交方案选型的新构思、立交交通安全设计及科学研究与立交设计相结合等方面的新提高。  相似文献   

2.
城市互通立交选型的合理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到整个立交的功能和投资,也关系到远期社会经济综合效益的发挥,它是一个多指标综合决策的结果。三津立交桥为南宁市快速路和主干路相交的枢纽型互通立交,本文在立交功能定位分析和交通量预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地形地貌和限制要素,阐述了该立交设计选型设计思路,通过对三种立交方案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确定了立交方案。通过本工程的实例,可以为城市立交的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区域由于交通流相互交织、车辆加减速换道等原因,驾驶人需要付出更多的注意力以及操控力,操作难度较大,该区域交通标志的设置位置和形式对于交通安全至关重要;我国以往针对互通立交区指路标志的效用评价往往采用定性化主观评价方法,无法全面反映指路标志对于互通立交区域车辆驾驶人驾驶行为与交通流的综合影响。基于驾驶模拟实验,构建综合驾驶人微观驾驶行为评价指标、交通流宏观评价指标的互通立交区指路标志效用评价模型,提出了评价模型的基本形式。并对基本形式进行了目标分解。在驾驶人微观驾驶行为评价指标方面,选取了反应时间、心率变异率作为具体评价指标,分别给出了计算公式,以及各自影响权重;在交通流宏观评价指标方面,选取了速度变化率、车道保持能力作为具体评价指标,同样的,分别给出了计算公式,以及各自影响权重。在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各目标函数评价指标的相关约束条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互通立交区指路标志效用定量化评价方法,并选取某高速公路客货分离车道车流交织区的标志布设方案,开展驾驶模拟实验,应用本模型对两组设计方案的标志诱导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
王秋燕  符锌砂 《中外公路》2011,31(2):268-272
基于对一般互通式立交安全性影响因素的分析,针对复合式互通立交的特性,将影响复合式互通立交安全的因素进行层次划分,拟定了与复合式互通立交安全性评价相应的不同单指标安全等级的界限,通过层级分析法和专家评分法,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建立评价指标的数学模型,对安全等级进行三级综合评判,通过对影响因素评判结果的线性加权求和来评定复合...  相似文献   

5.
孙彦卓 《公路》2022,67(1):89-92
结合重庆万州至湖北利川高速公路(重庆段)龙驹互通立交施工图方案设计,从功能、方案提出、方案比选介绍互通立交方案确定流程和方法.通过技术指标与交通量适应性评价、典型路段(如交织路段、出入口影响区)通行能力与交通量的适应性评价及服务水平评价等手段来确保互通立交方案在功能、可实施性、造价等方面综合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6.
互通立交方案的优选是由多决策人组成的群体对一集有限方案在多个评价指标下进行选评,这些评价指标属性有的能被量化,有的难以得到定量值;而且决策群体由于不同专业背景,对一些定量的评价指标也只能给出定性的语言评价信息。针对此情形,提出含有语言信息的互通立交多方案模糊数评选方法,并通过实例实现多决策人对含有语言信息的互通立交多方案选评工作。  相似文献   

7.
臧晓冬 《中外公路》2011,31(1):236-238
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现有交织区运行速度分析模型应用在快速路互通立交交织区运行分析中的不足,提出了车道变换次数的预测方法,应用建模技术建立了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交织区交织速度和非交织度预测模型,并进行了精度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精度较高,满足快速路互通立交交织区运行速度预测的需要,为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的规划选型和评价提供理论基...  相似文献   

8.
为优化城市道路瓶颈的通行能力,有效改善交通系统的整体运行状况,建立瓶颈度评价体系,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云模型进行定量评价得到各指标的评价值,据此进行分析排序找出道路瓶颈的主要影响指标;通过综合云评价得到道路瓶颈度值,根据瓶颈度值将同一城区内瓶颈路划分为不同迫切层级,为主管部门改扩建道路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分别建立了城市快速路苜蓿叶互通立交合流影响区、分流影响区、交织区的端部外侧车道交通量预测模型和车头时距分布模型,根据实测数据标定了快速路苜蓿叶互通立交各区域的通行能力模型;综合上述模型建立了苜蓿叶互通立交整体通行能力计算模型,应用该模型确定了苜蓿叶互通立交的通行能力,并应用仿真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为研究快速路互通立交的通行能力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公路互通式立交方案综合评价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立交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立交方案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对各指标的量化方法和权重的重新分配问题进行了研究,开发出了一套立交方案综合评价程序系统。  相似文献   

11.
城市互通立交方案除考虑交通流量,线形指标等,往往受道路交叉区域的用地条件、相关规划、建筑物拆迁,以及地下工程等条件的限制,故其设计较公路互通立交相对复杂.该文以郎溪路互通立交设计为例,分析影响城市互通立交方案布设的各种因素,从中总结出城市互通立交设计特点和需要重点关注的要点.  相似文献   

12.
以大广高速公路沙圪塔互通设计为依托,就互通立交多方案比选及新理念在互通立交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评价,为今后互通立交的设计提供必要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工程规模大,控制因素多的特点,结合六盘水至威宁高速公路中的大河互通,探究互通方案优化的方法。根据规划及互通交通量,提出多种互通立交方案进行比较。结合互通区地质条件、工程规模等因素,控制工程投资,确定最优的互通方案。  相似文献   

14.
以对复合式立交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方案进行优化为研究目标,采用基于AHP和模糊理论的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二级评价模型,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以某复合式立交改扩建工程为实例对该评价方法的实用性加以验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基于遗传层次综合评价的绥化东枢纽互通方案比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交通通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致使公路、道路网交通压力不断增加,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修建互通式立交影响因素比较多,在分析互通式立交方案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借鉴现有的立交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及专家的评议,建立了新的、更贴切、更合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众多方案比选方法中挑选出一种更优秀的评价方法。运用遗传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打分来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将此方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用于互通立交方案的比选工作。将对绥化东互通立体从位置调查、线形选择、桥梁布孔等多方面进行方案比选论证。针对互通式立体交叉在建设中具有建设周期较长、资金较高、交通绕行距离较长等特点,结合相交道路特征、交通流特征、节点类型等因素选择适合绥化地区的立体方案。  相似文献   

16.
将复合式互通立交集散车道交织区划分为4种不同车道功能的交织车道单元,并根据交织车辆强制性变道行为计算交织单元最小长度。基于交织车辆运行特性与交织区长度,采用进出车道均布的设计思路,提出交织区车道单元组合设计方案。针对常见速度下集散车道与进出匝道组合形式,以交通冲突率为安全评价指标,确定各自最佳交织优化方案。交织区优化方案有助于明确路权并有效改善集散车道交织区车辆行驶安全性,为集散车道连接的复合式互通立交布设方案的合理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是保障高速公路正常运行的关键节点,而主线出入口是互通立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互通区交通流特性最为复杂的路段。国内外学者对互通式立交的安全性展开了较多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由于互通式立交出入口的复杂性,相关研究并不系统。为此,以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以及高速公路出入口的安全性为主题进行文献分析,得到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出入口安全性的研究热点,从几何设计指标、安全性评价方法以及运行速度3个方面对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综合评述。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现行规范对变速车道长度的考虑因素过于单一,与车辆实际运行中的变速距离需求不吻合;规范中对互通立交分合流端视距的规定,未针对车辆性能、驾驶人对道路交通环境的感知-反应时间进行优化;(2)目前对分合流鼻端的研究主要从二维角度开展,几何设计指标研究重点未聚焦于平纵指标的组合效果;(3)事故统计法、层次分析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在高速公路安全评价中应用较多,事故统计法可以客观的反映道路安全状态,但依赖于事故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层次分析法可以较好的构建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但指标赋权较主观,使得评价结论不稳定,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系统安全水平的准...  相似文献   

18.
互通式立体交叉是道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借鉴近年来互通立交的设计经验,阐述了十字交叉枢纽立交的方案设计方法,并结合广西区梧州至柳州高速公路与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交叉的官成枢纽互通立交设计实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方案比选及各方案特点分析。  相似文献   

19.
建立公路立体交叉方案综合评价方法,并对其目的和意义及其在立交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讨论,运用WBS方法与多层次模糊相结合的方案评价方法,建立立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立交方案综合评价的模型,并对各指标的量化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基于投影寻踪算法的基本原理和求解过程,提出了互通立交方案设计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直接从待评方案本身寻求各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避免了主观评价方法评价指标权重存在着主观依赖性、评价结果受到人为赋权的干扰等问题。采用实码加速遗传算法对投影指标函数进行优化,求解最优投影方向向量,有效地解决了高维数据全局寻优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