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正>双循环冷却系统在大众2009款高尔夫A6、奥迪1.4TSI发动机上已应用。该系统有2个独立的冷却循环系统:增压空气冷却系统和主冷却系统。1增压空气冷却系统1.1增压空气冷却系统的结构增压空气冷却系统是用于冷却涡轮增压器和增压空气,该系统主要由冷却液循环泵(V50)、增压空气冷却器、节  相似文献   

2.
商用车冷却系统是将受热部件多余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的装置,其对商用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燃油经济型及稳定性等。商用车冷却系统是由空气流通系统和冷却液循环系统组成。为了提高冷却系统的冷却性能,就得尽量提高空气流通系统的空气流通能力,同时也得尽量提高冷却液循环系统中除气能力,将空气从冷却液循环中分离出来,减少残留空气,避免降低系统的散热性能。本文基于此展开研究,在商用车冷却系统现有零部件的前提下,进一步探讨提高冷却性能的可性能,对冷却系统的总体设计作进一步的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3.
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是保持发动机正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它出现故障,发动机的整体工况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引起发动机其他部件的损坏。在冷却系统中有两个冷却液循环的散热路线,分别是冷却发动机的主循环和车内取暖循环。这两个循环都以发动机为中心,使用的是同一冷却液。本文对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原理做出简单介绍并加以分析,通过实例给出解决故障的简易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四、冷却和润滑(一)发动机冷却系统1.一般发动机冷却系统OM626发动机冷却系统由以下部件组成:冷却液泵发动机散热器冷却液膨胀箱加热装置热交换器发动机油热交换器冷却液节温器废气再循环散热器冷却液节温器关闭阀冷却液辅助泵2.冷却液节温器冷却液节温器作为膨胀节温器使用。冷却液温度约 85℃时膨胀剂膨  相似文献   

5.
吕习奎 《世界汽车》2005,(8):114-114
液力风扇冷却系统具有振动小、噪声低、效率高,能根据冷却液温度调整冷却强度的特点,可有效将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始终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大大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液力风扇冷却系统结构液力风扇冷却系统由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液压系统如图1所示:液压油经油泵加  相似文献   

6.
<正>一、改进型N63发动机1.冷却系统E72的N63发动机也采用两个彼此独立的冷却循环回路。其中一个用于发动机冷却,另一个用于增压空气冷却。车辆还有第三个用于高电压蓄电池的冷却循环回路,由于它并不属于发动机部分,因此具体介绍参见相关章节。  相似文献   

7.
3.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主要部件有恒温器、水泵、散热器、冷却风扇、冷却水套等。 根据恒温器的安装位置,丰田汽车发动机冷却系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恒温器安装在冷却液的出口处;另一种是恒温器安装在冷却液的入口处,如图18所示。图中所示  相似文献   

8.
(四)增压空气冷却增压空气的冷却是通过一个间接空气-水冷却器来实现,这个冷却器安装在内v形中的空气管路中,如图38所示。这个增压空气冷却循环管路是一个独立于主冷却循环管路的。但是这两个循环管路彼此是相连的,它们使用同一个冷却液膨胀罐。与主冷却循环管路相比,这个增压空气冷却循环管路大多数情况下温度是较低的。发动机控制单元使用传感器g763、g764和g71的信号来监控  相似文献   

9.
张希海 《商用汽车》2007,(3):112-113
众所周知,人体血液循环有大循环(体循环)和小循环(肺循环)之分,而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也主要是通过大、小循环的方式来调节冷却液温度的(也有部分发动机采用根据冷却液的温度,改变冷却风扇的工作状态,如利用耦合器,通过变更冷却液散热器空气流量的方法来实现调节冷却液的冷却强度.本文特指水冷发动机).  相似文献   

10.
1、发动机冷却液的正确使用 夏利轿车冷却系采用了密封系统,散热器盖是密封的,并设置了一个用塑料制成的储存冷却液的膨胀水箱,在其中加注了规定量的冷却液。当发动机工作处于热状态时,冷却液膨胀,便有部分冷却液从散热器流入膨胀水箱;当发动机冷却时,真空使冷却液从膨胀水箱吸入到散热器中,冷却液不会损失,并可消除冷却系统中的所有气泡,增加冷却液的热效率。虽然膨胀水箱中的冷地液面有时升高有时降低,散热器中总是先充满冷却液。  相似文献   

11.
APF型发动机电子控制冷却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明 《汽车技术》2004,(11):13-16
针对目前轿车发动机普遍采用蜡式节温器和电动冷却风扇来进行冷却强度调节时存在的问题,介绍了APF型发动机上应用的电子控制冷却系统。采用该系统时,该系统对发动机只进行较小的改动,即能完成冷却循环的重新布置,使冷却液温度调节、冷却液的循环控制、冷却风扇的控制均随发动机负荷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2.
判断水冷发动机过热的直观方法是观察摩托车是否有“开锅”现象,即在冷车状况下,卸下摩托车的前面板(即导流罩)打开散热器加水口体上的散热器盖,将摩托车水冷循环系统内的冷却液加满,如图1所示。复装散热器盖后起动发动机,怠速运行3~5min后负载行驶,若冷却循环系统的水温在极短时间内陡升,  相似文献   

13.
<正>为了让读者对电控发动机空气供给系统的原理与故障诊断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知,有必要先对发动机的组成进行整体描述。发动机的基本组成如下。1三个机构:曲柄连杆机构、正时传动机构、配气机构。2三个循环系统:冷却循环系统、润滑循环系统、曲轴箱通风系统。3五个控制系统:空气供给系统、燃油供给系统、点火控制系统、排气净化系统、电子控制系统。4三个操纵:启动操纵、怠速操纵、行驶操纵。如果站在发动机的左侧或右侧,与发动机曲轴平行且俯视发动机,会发现所有发动机都有四条假想的"平行线"。分别是空  相似文献   

14.
<正>1发动机冷却系统故障的诱因众所周知,发动机冷却系统有冷却、防沸、防腐、防锈、防垢和防冻等6大作用。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冷却液中不同程度地含有钙、镁等盐类物质,如钙和镁的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盐等。当盐的浓度达到饱和状态时,便会从水中析出,  相似文献   

15.
将增压空气加以冷却的增加几乎在所有的柴油机上而且也越来越多地在汽油机上获得应用。这种增压用来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并降低排放和燃油耗。采用新的冷却液冷却的中冷方案可使增压空气的压差比目前空气冷却的系统有所降低,汽车前端的安装空间可以缩小,同时响应时间也可缩短。本文以实例介绍Behr(贝尔)公司冷却液冷却的中冷方案、增压空气/冷却液-冷却器的结构型式及其优点。  相似文献   

16.
立早 《驾驶园》2008,(1):31
1.发动机要加注专门的冷却液   据统计,冷却系统故障是导致发动机故障的头号杀手,占到故障总数的60%,而冷却媒介的使用直接关系到冷却系统能否正常运作.冬季发动机必须加注专门的冷却液.   ……  相似文献   

17.
汽车发动机散热器溢水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部有一辆斯太尔王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散热器盖突然出现了冷却液大量外溢的现象,并且冷却液中夹杂着大量的气泡。发现此故障后我们马上将汽车发动机熄火并且翻转驾驶室进行检修。笔者认为汽车发动机散热器溢水的故障不外乎以下两种原因产生:一是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出现了故障而造成的。一是发动机部分被冷却部件产生损伤,导致冷却系统中封闭的循环通路被破坏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中研究了不同的发动机台架热平衡试验方案和试验条件对集成排气歧管缸内直喷(GDI)汽油机热平衡性能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发动机台架热平衡试验方法相比,基于实车散热器、冷却和进排气管路以及附件的台架热平衡试验方案,可降低管路变化造成的系统流动阻力增大、管路传热损失增加、冷却液流量不可控、发动机进出口冷却液温差过小等对热平衡试验不利的因素影响,试验结果更接近实车状态;中冷后进气温度、冷却液温度和开关冷却风机等对热平衡测试结果均有显著的影响;集成排气歧管式发动机的排气歧管内置在缸盖内导致发动机冷却水套的散热量明显增大,冷却系统也必须提供更大的冷却能力才能满足发动机的热平衡需要。  相似文献   

19.
王星  邱金梅  顾艳 《客车技术》2010,(3):38-39,42
1前言 间隙式布置结构涉及的是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新结构设计,尤其涉及在气候炎热地区使用的车辆;散热冷空气流量不充分的发动机后置车辆;对水温要求苛刻的大功率、天然气发动机的冷却系结构设计技术。发动机冷却系统必须包括水冷系统和中冷系统二个部分,此结构对于发动机不需要增压中冷系统(即整车无中冷器)无实际意义。目前丹东黄海已经批量车采用此结构,并为印尼,秘鲁等热带地区用户有效地解决了水温高的问题,实现了通过结构改进来降低配置,优化了发动机的工作工况,降低了成本,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0.
(7)CVT油冷却系统CVT油冷却系统由油冷却器、油过滤网和油冷却器控制阀等组成。CVT油冷却器总成如图10所示。1)CVT油冷却器。在变速桥前侧采用了小型、轻便的铝质冷却液冷却式油冷却器。当CVT油温过低时发动机冷却液对CVT油进行加热;当CVT油温过高时利用发动机冷却液进行冷却。与以往的A/T车一样,在散热器的下端安装了CVT油冷却器如图11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