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九堡大桥钢槽梁顶推施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九堡大桥引桥上部结构特点和组合结构桥梁国内外发展情况,根据九堡大桥桥位环境和结构设计特点,对钢槽梁施工方法及工艺进行了详细的对比研究,确定了大跨度无临时墩步履式多点连续顶推施工工艺,工艺先进、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斜拉桥上部结构双悬臂施工时,可采用临时拉索平衡结构体系代替传统的临时墩来抵抗不平衡荷载作用。为分析施工期拉索平衡结构体系下大跨度斜拉桥的结构受力和抗风性能,以港珠澳大桥青州航道桥为背景进行研究。基于平衡措施设计的基本原则,在桥梁边、中跨主梁与桥塔承台间设计了临时拉索连接的结构体系,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全桥模型,分析双悬臂施工中最不利工况下的桥梁受力,并进行了比例为1∶70的全桥气动弹性模型风洞试验。结果表明:拉索平衡结构体系能够增强大跨径斜拉桥双悬臂施工状态下抵抗各种不平衡静荷载作用的能力,提高桥梁抵抗动风荷载作用的能力,降低施工期的抖振响应;拉索平衡结构体系下的桥梁受力和抗风性能均满足要求,该体系能够保证斜拉桥在上部结构施工中的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3.
川南城际铁路临港长江公铁两用大桥主桥为主跨522m的公路与高铁共建平层斜拉桥,3号主墩采用66根2.5m钻孔桩基础,承台为矩形,尺寸67.0m×35.75m×7.0m。大桥3号主墩基础位于长江江心,地质条件复杂,岩面起伏变化差异大,采用哑铃形钢-混组合结构围堰(由下部混凝土咬合桩、中部冠梁、上部双壁钢围堰组成)方案施工。主墩基础施工期间,咬合桩采用旋挖钻机成孔,将咬合桩打入底部基层以下4m,同时在加工厂内进行双壁钢围堰水平分块、竖向分节制作;咬合桩施工后进行冠梁施工;最后通过预埋板和剪力钢筋将下部咬合桩和上部双壁钢围堰连接成整体,形成组合围堰。为保证施工期间的组合围堰安全,对其应力、变形进行了现场监测。结果表明:组合围堰结构状态表现良好,满足现场施工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4.
当大跨度连续钢桁架拱桥采用支架法施工时,其临时支墩标高的合理设定对大桥的拼装线形和安全顺利拼装具有重要影响。结合钢桁梁桥的制造线形和架设过程中的钢梁线形变化,较系统地研究了临时墩的标高计算,推导了实用的计算公式。然后将该方法应用于某大跨度钢桁梁柔性拱组合结构桥梁,现场拼装和拆除结果表明:考虑预留50mm的设置方法,能更方便临时墩拆除,为类似桥梁施工计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深水基础钢围堰结构方案比选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钢围堰以其诸多优点在大型桥梁基础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文结合长沙三汊矶湘江大桥深水墩基础钢围堰的结构方案的选型,对钢板桩围堰、钢管桩围堰、单壁钢吊箱围堰和双壁钢吊箱围堰4种应用最为广泛的钢围堰的结构特点及适用条件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和研究,根据各种围堰结构的适用特点进行三汊矶湘江大桥围堰选型的比较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工程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6.
沌口长江公路大桥为主跨760m的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其中南岸4号桥塔墩位于长江深泓区,该区域覆盖层薄,局部基岩裸露,且岩面倾斜,基础施工采用先围堰后桩基的施工方案。围堰为双壁钢套箱围堰结构,平面呈八边形,长55.3m,宽29.1m,高23.9m。结合现场水文地质条件,钢围堰采用单定位船定位、注水下沉;钢围堰局部着床后采用麻袋混凝土和钢支墩进行支垫;钢围堰调平后进行刃脚封堵和外防护施工;钢护筒沉放、临时固定后进行底口封堵;围堰封底分2次进行,达到设计强度后开始桩基施工。  相似文献   

7.
分析大跨度斜拉桥临时墩的设置机理,调研国内外大跨度斜拉桥临时墩设置情况,介绍上海长江大桥主桥结构特点和临时墩的平面设置及结构设计原则,通过对关键受力工况进行仿真分析、研究,首次提出并成功应用了承插式同步液压提升临时墩的施工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8.
砼斜拉桥在大悬臂施工过程中其变形及结构稳定性难以控制,尤其对于跨海湾的特大桥梁,在极端风荷载作用下更突出。文中以广东水东湾大跨度砼斜拉桥为工程背景,根据其主桥结构特点及当地台风情况确定临时墩设置原则;建立全桥精细化模型,对大悬臂状况下台风作用下边跨临时墩设置前后主梁和索塔的应力及位移进行分析,研究砼主梁及索塔的抗风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9.
禹门口黄河公路大桥为主跨565m双塔双索面钢-混组合梁斜拉桥,边跨设计无辅助墩。主梁采用全回转桥面吊机双悬臂拼装施工,最大双悬臂长度达200m,边跨需增设临时墩,以提高施工期结构抗风性能、降低安全风险。通过设计难点分析,以施工全过程临时墩受力安全为原则,确定在11号和12号墩边跨侧距塔柱中心160m处设临时墩(由桩基础、钢管墩身、承重梁和横向限位等组成),其高度分别为39.6m和41.3m;临时墩与钢主梁采用临时铰(允许纵向位移)连接;临时墩的锁定和解除时机分别为13号斜拉索二张后和Z18号钢主梁安装后。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 2019建立全桥空间模型分析临时墩受力及钢主梁位移,并进行施工过程实时监测。结果表明:临时墩受力安全,结构可靠。  相似文献   

10.
针对文物老桥基础维修加固过程中制约因素多、施工难度大的情况,以运营80余年的广州海珠桥中墩基础改造工程为背景,研究该类桥梁的水中墩基础维修加固围堰技术。根据文物桥梁"修旧如旧"的维修加固原则,在不破坏原结构的前提下,改造中墩基础时采用分体式双壁钢围堰作为施工阻水结构。围堰整体设计为圆端形,横桥向对称分成2个U形半体;2个U形半体临时连接,整体下河并浮运至桥位附近停靠;通过实时监控围堰接缝处的应力变化,在U形半体壁舱内加水调节至其应力趋近于零,实现围堰平衡分体;将2个半体分别浮拖至墩位处,通过临时锁定结构及止水装置快速合龙连成整体,通过安装导向平台辅助其精确定位,最终下沉至设计标高。分体式双壁钢围堰的使用成功规避了桥梁周边障碍物的不利影响,降低了风险系数,保障了施工安全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