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分析了福宁高速公路A15-2合同段高边坡病害的成因以及相应的治理方案,阐述了预应力锚索及格子梁的施工工艺,指出了在处理高边坡病害中预应力锚索格子梁特有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施建 《铁道建筑》2003,(2):28-30
简述在京珠高速公路粤北段高边坡施工中预应力锚索的作用原理及施工工艺,讨论锚索渗水防治、锚索在岩溶地区的注浆方法,并总结锚索施工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对公路高边坡进行预应力锚固加固工程属隐蔽工程,关系到公路交通的安全.影响锚固效果的因素很多,对预应力锚固工程开展原位监测非常重要.研究结果:本文对锚索测力计的工作原理作了说明.对预应力锚索测力计在张拉过程中及锁定后锚固预应力的变化特征、损失作了分析,并以此说明锚索测力计在锚索施工及边坡监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预应力锚索对于高边坡路堑加固,具有较好的固坡效果,近年来在铁路的高边坡加固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着重对预应力锚索的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旨在引导正确的施工方法,从而达到预期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5.
预应力锚索对于高边坡路堑加固,具有较好的固坡效果。近来在铁路的高边坡加固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着重对预应力锚索的施工工艺度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旨在引导更趋合理的施工方法,从而达到预期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向莆铁路尤溪车站位于福建省低山区,车站开挖路堑边坡高度大、工程地质条件差。为保证边坡稳定并保持车站绿化环境,设计采用了近年一项新的锚固技术—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加固;坡面采用框架梁内三维排水柔性生态系统+喷混植生防护。研究结论:本文从压力分散型锚索的加固机理、压力分散型锚索的设计计算和施工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从不同锚固体系的对比分析进而确定向莆铁路尤溪车站采用压力分散型锚索的适宜性,结合工点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工点压力分散型锚索的代表性设计计算,对于压力分散型锚索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注意事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文章内容和结论对于山区地质条件复杂铁路高边坡、高速公路高边坡工程预应力锚索加固设计和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基于FLAC~(3D)有限差分软件,通过建立路堑高边坡模型,分别从x,y,z三个方向对模型输入地震波,对该边坡进行动力响应分析,然后再对模型施加预应力锚索框架加固措施,通过前后的对比分析,以此来研究在三维强震作用下预应力锚索框架对路堑高边坡的加固情况。研究结论:(1)预应力锚索框架能够对三维强震作用下路堑高边坡的水平位移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2)三维强震下,预应力锚索框架对路堑高边坡的水平加速度和水平速度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效果,减小了水平加速度和水平速度的峰值;(3)通过对9度三维强震下有无预应力锚索框架前后响应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预应力锚索框架能够对强震下的路堑高边坡起到良好的加固效果;(4)本研究成果对边坡工程的抗震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预应力锚索整治高边坡病害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结合预应力锚索和抗滑桩在渝怀铁路DK615 + 60 2~DK615 + 83 3段路堑边坡治理滑坡中成功应用的实例 ,从预应力锚索的成孔、锚索入孔、注浆、锚墩制安、锚索张拉、锁定、封锚等施工工艺入手 ,重点介绍预应力锚索加固高边坡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9.
结合张石高速公路K39+130~K39+190段高边坡,用大型软件ANSYS对该高边坡分别进行了预应力锚索格子梁加固前后的三维有限元模拟,并对两者之间的结果进行比较。最后运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出了预应力锚索格子梁加固前后边坡的安全系数,计算结果表明,用预应力锚索格子梁加固后的边坡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0.
高大边坡防护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京福高速公路南平段PA2标段工程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高边坡防护施工,介绍预应力锚索施工中加固、试验及一整套施工工艺,并对施工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岩土能量,确保施工安全和边坡稳定,提出可行的方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针对青藏铁路的地理位置处于青藏高原,自然环境非常恶劣,气象条件复杂多变,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很高的情况,为了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耐久性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研究。 研究方法:根据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通过试验室试验和工程现场试验得出基本参数,通过工程应用验证其科学性。 研究结果:在青藏铁路施工中,严格按本文施工工艺施工,有效地控制了混凝土质量。 研究结论:耐久性混凝土施工要严格控制配合比的准确性,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调整配合比。另外,对混凝土的振捣、养护要求也较普通混凝土严格。施工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高标准、严要求。  相似文献   

12.
联拱及超小间距隧道的设计介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对联拱及小间距隧道设计施工中的一系列问题提出看法,并提供范例,供今后同类隧道设计参考。研究方法:综合介绍白云山、南京地铁、杭州解放路、小洋山等4座双联拱和超小间距隧道的设计与施工,从而总结概括出此类隧道的若干设计、施工要点。研究结果:工程经验加计算分析仍是目前隧道工程设计的主要手段。在笔者列举的工程设计中,设计者在充分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多种计算为设计提供了定量分析的依据,施工监测信息的反馈使设计更趋完善。研究结论:联拱及小间距隧道技术能有效地缩小线间距,减少洞外征地、洞口高边坡、洞外线路高填方或引桥工程;白云山等4座隧道设计中采用的小导管或大管棚超前支护、对拉锚杆、微震爆破等对于保护围岩、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铁路下开挖隧道,须做好扣轨和巡视工作,确保铁路运营的安全;在联拱及小间距隧道的情况下,应进行施工监测。  相似文献   

13.
襄渝铁路新建二线马鞍山隧道进口滑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提出软质岩、极软岩地段勘察、选线时应注意的工程地质问题,指出隧道洞口选线时应避免的位置。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滑坡形成的原因及滑坡性质,提出治理措施。研究结果:提出软质岩、极软岩地段铁路选线应注意的工程地质问题。研究结论:存在顺层或不利结构面时,工程施工应自上而下分段进行,严禁对坡体下部进行大面积坡脚开挖,必要时应进行稳定性检算和分析论证,并尽量避开雨季施工;对于路堑两侧基岩性质相差较大或路堑、隧道段存在极软岩的情况,开挖时应进行必要支挡工程并进行边坡监测;路堑两侧土层较厚时,应先进行支挡工程,并加强对两侧边坡的监测;铁路选线时应避开两侧边坡有较厚土层或两侧岩性相差较大的沟槽;隧道洞口尽量远离沟槽,并选择基岩出露良好、无不良地质处;对于路堑边坡,在勘察阶段应调查至两侧的坡顶及坡底,必要时应翻过山顶。对于路堑边坡应布置足够钻孔,必要时可离线路较远。对于两侧岩性差别较大,存在顺层地段、尤其是沟槽的情况,在设计时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在进行高标准铁路路堑边坡设计时,需要考虑诸多因素。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积累的设计经验对该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一些较新的观点,供边坡设计者参考。研究结论:在高标准铁路路堑边坡设计中,不但要考虑其稳定性,同时还要考虑其耐久性、美观性,采用的工程措施只有两者兼顾,才能获得理想效果。设计者应该根据边坡的地质特征,通过稳定性分析,选用合理的加固防护措施,完善排水系统,确保其长期可靠性,同时获得理想的环境美化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最大坡度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所经霍州至洪洞段地形陡峭,须翻越霍山山脉。为有效减少24.7 km的不良地质隧道对铁路建设、运营安全的影响,对大西客专所采用的最大坡度值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针对霍山越岭地段20‰、25‰、30‰三个最大坡度方案进行论述和技术经济比选,以及对国内250~300 km/h动车组在长大坡段上的加速、制动性能进行模拟。在保证运营安全的前提下,采用30‰的最大坡度可取消霍山越岭长大隧道,并有效地节省工程投资。合理提出30‰为大西客专局部困难地段的最大坡度。  相似文献   

16.
山区高速公路高边坡病害防治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20世纪末高速公路建设开始向山区延伸,由于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在建设中出现了众多高边坡和滑坡问题,施工开挖后发生了许多边坡变形,既增大了工程投资,又延误了工期,甚至破坏已有工程设施.因此,高边坡工程成为我国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的一个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结论:从我国岩土工程高边坡的复杂性及学科的发展角度出发,应...  相似文献   

17.
武广线高边坡陡坡地段桩板结构路基的设计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桩板结构路基是土质路基上无砟轨道的一种新型结构形式,本文结合武广线桩板结构路基的设计,初步探讨桩板结构路基的设计方法,希望能够为桩板结构路基的设计及应用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桩板结构路基是高边坡陡坡地段地基加固的一种有效形式,通过计算,承载板挠度、桩基础承载力及其变形均满足了无砟轨道的控制指标要求,是桩板结构路基应用范围的一个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结合刚果(布)国家1号公路的边坡设计与施工,阐述工程边坡防护形式及发达国家边坡生态防护的理念和一些基本做法,并对边坡开挖过程中出现的病害提出了处理措施,希望能为我国工程设计人员提供有益的借鉴。研究结论:边坡生态防护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防护工程应树立"尊重自然、恢复自然"的理念;边坡生态防护形式需根据气候、水文、地形、土质、材料来源等情况综合考虑,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边坡生态防护需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即保持生态环境的相对平衡,又能起到美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连拱隧道跨度大,在洞口边坡偏斜地段,为了避免高挖深填,保护自然环境,在埋深较大的一侧采用暗挖结构,埋深较浅的一侧修筑路基,中间是可以抵挡边坡推力同时兼作隧道边墙的耳墙,仍与中墙连成整体,即半隧半路的结构形式。半隧半路特殊隧道形式新颖,施工难度大,受力复杂,采用数值分析和现场测试开展了半隧半路特殊隧道施工力学行为研究。研究结论:暗洞开挖后,耳墙基础底部右侧围岩出现较大拉应力,形成弧形滑移带,实际施工中对耳墙基础底部采用锚杆+注浆进行加固。耳墙外侧在高8.5 m处出现较大拉应力,但小于混凝土抗拉设计值,经实测,耳墙水平位移值很小,表明耳墙的强度和稳定性都处于安全范围。暗洞的支护结构受力较小,施工完成后二衬应力变化较小,表明施工前对左侧边坡的加固处理作用明显,从而验证了半隧半路特殊隧道设计、施工的合理性,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通过现场勘察、调研,理论分析与计算机模拟,对王滩电站地下泵房深基坑开挖方案及稳定性进行研究,旨在保证基坑安全稳定、满足工期要求的情况下,采用最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方法。 研究方法:从技术、施工、经济等方面对王滩电站地下泵房深基坑开挖方案及开挖方法进行讨论和比选,并结合计算机技术对不同开挖方法的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分析。 研究结论:理论与工程实践结果表明,采用半放坡开挖(从地面标高3.5m到地下-9m)和地下连续墙(从-9m到-13.5m)相结合的方案,基坑稳定,施工简单、经济效益好,既保证了施工质量,也满足了工期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