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新的提高反舰导弹捕捉概率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星载微波散射计测量海面风场技术可以提高反舰导弹的射击精度。文章分析了海面风场对反舰导弹射击精度的影响,由于现有修风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要求,提出了一种解决办法,即利用星载散射计测量海面风场,并将这些信息应用到超视距导弹射击中,可以提高反舰导弹捕捉概率,从而提高导弹命中概率。  相似文献   

2.
针对反舰导弹突破近程舰炮武器系统防御阵地的战场需求,研究近程舰炮武器系统的开火时机和命中概率数学模型,分析其对反舰导弹产生有效可靠的毁伤时的射击持续时间,计算反舰导弹的突防概率.通过仿真,定量分析了超音速反舰导弹在中末段实施蛇行机动和跃升俯冲攻击时对近程舰炮武器系统的突防概率,为导弹突防和舰艇近程防御方面的作战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主被动雷达复合制导特点及对抗难点,分析了舰载有源干扰波束照射箔条云干扰主被动雷达复合制导反舰导弹的可行性,从干扰时机、舰艇机动、装备改进等方面给出了相应的作战使用方法。该方法可弥补舰艇没有舷外有源诱饵的缺陷,简化了有源/无源干扰协同流程,可实现对主被动复合雷达制导反舰导弹的有效对抗。  相似文献   

4.
箔条干扰是三种无源干扰方式中最廉价、高效和使闲广泛的一种。由于这种干扰降低了反舰导弹的命中概率,因而各军事国家纷纷仿效研制,使其发展完备、种类繁多。箔条干扰的发展又使世界军事家和战略思想发生了重大改变,致力于研究抗箔条干扰措施,从而又促进了末制导雷达抗箔条干扰技术的发展。两者的相互依存和作用,不断孕育着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与箔条干扰武器的新对抗。  相似文献   

5.
单舰舰空导弹对空防御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是防御反舰导弹的有效兵器之一,舰空导弹的战术技术性能决定了舰空导弹拦截反舰导弹的能力。舰空导弹的反导能力主要取决于舰空导弹的单发命中概率、目标的性质及对不同来袭方向反舰导弹的抗击次数,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和影响舰艇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6.
舰载软杀伤武器一般称为电子对抗和干扰武器,依靠电子对抗资源来破坏敌反舰导弹对舰艇的捕获和跟踪,致使反舰导弹攻击失效。对目前海军水面舰艇广泛装备和使用的、专用于对付反舰导弹的舷外无源干扰和舷外有源干扰软杀伤武器系统的技术特点及应用形式进行了综述,简要分析了未来舰载软杀伤技术及武器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从发射平台生命力,发射方式,经费/计划,目标捕获,导弹生命力,命中概率,杀伤力,可用性,可靠性等方面,对超音 亚音速反舰导弹进行了比较。结论是,在最近的十几年内仍是亚音速反舰导弹的整体效用较好。  相似文献   

8.
在低目指精度条件下,反舰导弹采用传统射击方式单发导弹捕捉概率不高,发射多发导弹时对至少命中一发概率的提高不明显。论文提出采用扩散射击方式,通过精确计算设置导弹的瞄准点,以此确保至少一发导弹有效捕捉目标,并对扩散射击与区域射击的效能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
基于VR—forces的“密集阵”火炮反导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反舰作战仿真的实际需求,在详细分析“密集阵”系统基本组成和技、战术性能的基础上,基于VR—Forces平台采用命中概率表和毁伤概率表建立了“密集阵”火炮的反导模型,克服了传统火炮馍型建模复杂、计算量大、实时性差的问题。在分析“密集阵”相关精度的基础上,采用“矩形目标,圆形散布”的模式计算不同距离下“密集阵”反导的命中概率;在对反舰导弹的易损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计算出不同人射角的毁伤概率。最后,通过一个典型的航空反舰作战案例仿真对模型的有效性和可信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反舰导弹的射击方式是影响其捕捉概率的重要因素,如何合理选择射击方式,以提高反舰导弹的捕捉概率是非常有必要研究的问题.在分析目标散布的基础上,建立了反舰导弹2种射击方式下的捕捉概率模型,并在设定的条件下通过计算比较分析了多种目标要素对2种射击方式下捕捉概率的影响,为反舰导弹射击方式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从分析结果来看,目标要素中目标速度和距离对射击方式选择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