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暴雨、洪水等极端气候条件极易导致沿河公路水毁,给公路运营及国民经济产生巨大的损失。结合贵州省铜仁市某公路水毁项目治理工程,分析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水毁的形式、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对山区沿河公路的建设运营和养护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沿河公路路基水毁特点及其工程防护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山区公路建设中,沿河公路路基水毁不仅影响路面的稳定性和正常使用功能,而且给公路后期的养护带来很大的困难。通过对大量调查资料的分析归纳,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和模型试验,研究分析了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水毁形式、特点及原因,提出沿河公路路基冲刷防护应遵循“顺应水势、因势利导”的原则,并提出几种工程防治措施,可为工程设计人员在山区沿河公路路基设计及其水毁治理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原山区沿水公路水文流态地质选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云南高原山区沿河(溪)公路、铁路等线性工程建设、养护调查,分析边坡坍塌、强支护、路基变形以及不良地质(滑坡)分布的位置,研究与水文流态的关系,根据水文流态与沿河(溪)两岸工程水文地质条件的间接关系,定性确定两岸工程地质条件,阐述高原山区沿河(溪)公路“地质选线”的方法和步骤,提出高原山区沿河(溪)公路参照水文流态确定合理路线线位、线型,立体空间组合形式,为公路选择工程技术人员谋求高原山区沿河(溪)线“地质选线”的捷近之路。  相似文献   

4.
山区公路沿河路基易受水文、气象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失稳破坏,弄清影响沿河路基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方式,对实际工程中确保路基稳定是很有益的。从地质学和力学的观点出发,分析了地下水动态变化对沿河土质路基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了地表水流影响沿河路基稳定性的原因和力学机理。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云南祥临公路沿河线路基防冲刷处治措施的分析研究,探讨山区高等级公路路基防冲刷的有效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以往山区公路沿河路基失稳破坏的研究限于地表水对路基的冲刷作用而并没有揭示出沿河路基内在失稳机理这一局限性,从水在岩土体中的渗流这一角度出发,概述沿河路基岩土体内的孔隙压力及渗透压力发生变化而使岩土体发生变形破坏及地下水对岩土体的各种不良作用.  相似文献   

7.
山区公路的桥梁下部工程,长年受洪水冲刷,出现局部损坏,影响正常安全使用。有几种简要易行、经济适用的加固方法:(1)钢筋混凝土围护;(2)铁丝笼防护;(3)清理河道。  相似文献   

8.
针对以往山区公路沿河路基失稳破坏的研究限于地表水对路基的冲刷作用而并没有揭示出沿河路基内在失稳机理这一局限性,从水在岩土体中的渗流这一角度出发,概述沿河路基岩土体内的孔隙压力及渗透压力发生变化而使岩土体发生变形破坏及地下水对岩土体的各种不良作用.  相似文献   

9.
公路建设不断发展,在山区修建了更多的道路方便人们的出行。本文通过对山区公路沿河路基进行分析,说明了路基失稳的主要因素和水对路基的严重损害,分析了路基的破坏形式和防护措施,在设计中应该注重排水系统的选择和路基稳定性保护,从而用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0.
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水毁是公路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分布广泛、发生频繁和危害巨大的特点不但严重影响交通运输的营运与安全,而且也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通过分析一些常见的公路水毁类型和机理,提出公路水毁防治的一些对策,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防护措施的运用效果,为公路养护管理部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水毁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水毁是公路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分布广泛、发生频繁和危害巨大的特点不但严重影响交通运输的营运与安全,而且也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通过分析一些常见的公路水毁类型和机理,提出公路水毁防治的一些对策,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防护措施的运用效果,为公路养护管理部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山区公路建设中,泥石流是常见的地质灾害,泥石流对公路的直接破坏有冲击公路、堵塞桥涵、冲刷侵蚀桥涵基础,漫溢到路面掩埋公路,甚至直接碰撞摧毁桥梁。间接破坏主要有压缩填塞河道,造成河流改道,导致河道水位上升淹没沿河公路或受到河流改道后的直接冲刷。  相似文献   

13.
山区道路工程多数沿河谷行进,从而与地质环境脆弱带在空间上直接冲突。利用结构模型解析法,确定山岭区沿河公路选线设计主要因素多级递阶结构图的过程,其核心是在选线设计时,首先需要评价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尽量控制或减少工程对环境的不利作用,从工程设计源头控制灾害,从而建立了工程与环境协调的山区高速公路选线决策程式。并以西攀高速公路垭口北段为例,介绍了在这种工作模式指导下的具体实施流程。  相似文献   

14.
山区公路由于受复杂的地形条件限制,往往需要修建大量的桥梁构造物以适应路线线形布设需要,如何搞好复杂地形、地貌及地质等自然条件下的山区公路桥梁设计,合理控制造价,是搞好山区公路桥梁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是山区公路建设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5.
沿河公路路基水毁类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基水毁是沿河公路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具有分布广泛、发生频繁和危害巨大的特点。鉴于此,分析沿河公路路基水毁成因以及常见的类型,并提出水毁防治对策,可为沿河公路路基防护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沿河高路堤公路受路基不均匀沉降影响,路面会出现纵横向裂缝和沉陷等病害.结合江苏省淮安市境内某沿河高路堤路面大修工程的经验,在不进行路基深开挖的前提下,研究在路面结构层采取措施以有效延缓路基沉降引起路面病害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7.
以工程实例介绍了山区公路小桥涵发生洪水冲毁的破坏原因,并通过水力计算分析了桥涵基础冲刷的能量,提出了设消力池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山区地表坡度大,沟壑纵横,导致河床纵坡大,弯多又急,漫滩河流较多。洪水汇滚时间短,流速大。来势凶猛。冲刷严重。由于地形,地势所限,沿溪线是山区公路路线走向的最好选择。随着罾民经济的发展,交通量的增加。道路等级和平面线形的改善和提高,以线形为主桥位为辅已是公路建设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控制因素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受很多因素控制,主要包括工程设计、地质、水文、地理环境、生态环境。在进行山区高速公路设计时,要对上述的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将设计施工和山区整体有机结合,增强山区公路的功效。工程设计山区高速公路工程设计是施工的主要控制因素。对隧道和高边坡进行公路设计,降低施工难度,将深路堑部位进行高架桥设计,这些对公路路线整体进行控制,对公路路线设计形成制约,直接影响工程施工的难度和效益。  相似文献   

20.
省道S101线公路全长308 km,四级路有302公路,这些公路设计标准低,缺少必要的防护构造物,不能满足泄洪的需要,抗灾能力先天不足,部分公路是沿溪线,半填半挖工程较多,一遇到暴雨、山洪沿河公路及其防护建筑物就会因洪水冲淘刷而造成路基坍塌、挖方路段边坡塌方和泥石流等灾害。而真正困扰公路养护单位的是经济问题,技术问题和一些人为因素。将从自然因素、非自然因素、设计因素、人为因素和经济因素等方面来分析省道S101线K167~K308段水毁的成因,并针对各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