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雀儿山隧道次级断裂发育,岩体为花岗岩体,采用传统地质手段对构造识别困难,采用高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应用于雀儿山隧道构造、岩性的勘察,通过与钻探及地质调绘的资料对比,EH4音频大地电磁法可以在宏观上查明深埋隧道地层岩性分界、地质构造及其赋水性,为钻孔布置及隧道设计、施工提供地球物理依据,在高原地区深埋隧道勘查中能起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孙英勋  罗斌  杜光勤  李文尧 《公路》2007,(5):217-222
介绍了瞬变电磁法(TEM)的原理、特点、工作方法和资料处理。该系统首次运用于云南省的高速公路深埋长隧道勘察中,结合其他手段,成功地解释出了隧道的岩性、地下水及断层破碎带的位置,为划分隧道围岩级别提供了较好的依据,同时也为高速公路深埋长隧道提供了一种新的勘察方法。  相似文献   

3.
公路深埋隧道音频大地电磁法反演的任务是定量地求出实测电阻率所对应的地电断面参数。音频大地电磁法反演是公路深埋隧道野外数据采集与物探推测解释工程地质问题的核心枢纽,是物探地质解释正确与否的关键。物探反演方法很多,常用的反演方法有BOSTICK、OCCOAM、RRI、NLCG等,影响反演结果的因素也有很多,例如极小值的搜索方法、收敛条件的选择、有限单元法网格剖分的形状及大小、反演中正演的计算次数等,本文从几种常用的二维反演方法的应用效果出发,给出不同反演方法的成果,并以实际工程地质要素等作为约束,给出选择深埋公路隧道反演解释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山区高速公路设计中,常采用深埋长大隧道贯通隧址区,工程地质勘探中常开展地球物理勘探专项。音频大地电磁法和高密度电阻率法,因其分别对地下深部与浅部地质构造有较高的分辨率常被用于公路深埋隧道勘探,其测量方式(点距、线距以及横纵剖面的综合布设方式)的选择与勘探效果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通过采用不同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以及不同的测量方式在公路隧道勘察中的具体实例来分析其应用效果并提出总结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EH4电磁成像系统是将部分可控源与天然源相结合的一种大地电磁测深系统,EH4能进行连续观测,获取丰富的地电信息,可以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完成隧道地质勘察任务。以西南某高速公路深埋长隧道施工为例,介绍EH4的原理,说明EH4在划分地质构造、查明地下不良地质体的应用效果,为隧道设计及安全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EH4电磁成像系统是一套目前较先进的电磁勘探方法,具有探测深度大、设备轻、速度快、费用低、精度较高、直观等特点。地震反射法具有探测深度大、对地形要求不高、可划分多层界面、能提供波速、精度较高等特点。文章首次把EH4电磁法与地震反射法联合运用于高速公路长大深埋隧道勘察中,两者结果基本一致,由此成功解译出了隧道的软弱层、地下水及断层破碎带的位置,并划分出隧道的围岩类别,为高速公路长大深埋隧道提供了一种新的综合勘察方法。  相似文献   

7.
复杂地质地区深埋长隧道建设过程中,由于对地质情况勘察不清楚,风险难以控制。常规的地质勘察工作又费时费力,影响工程进度。地、空协同时频域电磁探测技术作为航空电磁法的一种新型设计方案,勘察深度大、效率高,对于工程建设前期和中期需要快速实现地质勘察的深埋隧道是一种理想方法。本文通过对西南某深埋特长隧道进行地、空协同时频域电磁法勘察隧道围岩中不良地质体的应用研究,较为详细的查明了隧道轴线地质情况,解译了不良地质体的位置和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地、空协同时频域电磁探测技术在深埋长隧道地质勘察应用中是有效的,既能缩短勘察设计阶段资料搜集的时间,又能查明不良地质体的基本情况,还能控制工程勘察设计成本,体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大相岭泥巴山隧道为深埋特长隧道,隧道地质勘查难度大,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植被茂密,钻探、调绘难度巨大,如何采用综合物探,探查隧址区的主要不良地质问题是隧道地质勘查的关键。隧道综合勘察中,采用可控源大地音频电磁法为主,辅助高密度电法、氡射气探测等手段,以贯穿隧道的剖面为主,以冲沟或山脊的剖面为辅,布设勘探线位。通过勘探查明了10条异常带,通过后期验证,说明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川藏铁路昌都至林芝段的勘察质量和效率,解决地面物探工作效率低无法满足工期需求、危险性高无法满足安全需求、大段空白资料无法满足铁路勘察设计质量需求的问题,对高海拔艰险地段及无人区启用航空物探手段加快地质勘察工作。以色季拉山隧道为试验区,采用航空瞬变电磁法(VTEM)、航空大地电磁法(ZTEM)组合使用、联合反演,开展不同测线间三维反演断面对比、航空物探与地面物探对比、航空物探与深孔验证对比分析。研究表明:1)航空物探应用于铁路勘察在国内乃至国际尚属首次,是工程勘探方法的突破和创新;2)航空物探VTEM和ZTEM联合反演有效探测深度可达2000m,可对主要岩性界线、断层破碎带、富水带进行探测,成果资料吻合较好,基本满足长大深埋隧道的勘探要求,适用于物探人员无法攀越的高寒艰险山区。  相似文献   

10.
隧道在施工掘进期间,水涌、突泥或坍塌等地质灾害时常发生,使施工受阻甚至威胁施工人员生命安全,是隧道掘进的安全隐患。以汕昆高速公路中河池至百色段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巴翁隧道为例,运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对该隧道线路进行了勘查,结合线路地质调查和地层岩性资料划分了岩性分界线以及圈定了各类隐伏不良地质体,并对该隧道开挖可能的潜在隐患给予了科学评论和治理建议,钻探验证了勘察结果的可靠性。CSAMT法可指导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的优化设计并对开挖过程中的可能的地质灾害进行预防和提前处理,是隧道线路前期勘察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1.
基于ANSYS的瞬变电磁法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隧道中进行瞬变电磁法探测时,二次感应场还受到掌子面后方围岩的影响,使得隧道全空间瞬变电磁场正、反演比大地半空间更困难。论文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在隧道中进行瞬变电磁超前地质预报时瞬变电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物理模拟结果进行比较,表明了利用该法在隧道中进行瞬变电磁超前地质预报正演计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公路》2017,(9)
基于前期钻孔地质调查得到的数据资料,利用物探手段对济南绕城高速济南连接线工程老虎山隧道入口所在场区进行深度探测,借助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获得整个区域岩体电阻率图,通过对数据进一步解译,进而了解场区的地质环境条件,查明了隧址区围岩构造走向、倾向、宽度以及不良地质体情况,包括岩性接触带、侵入接触带、断裂带和有地下隐伏构造,并对电阻率异常及变化较大区域给予合理解释,为隧道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介绍成渝高速公路复线云雾山隧道勘察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针对云雾山隧道工程特点及所处地质环境条件,采用遥感判释、地面地质调查、高密度电法、大地电磁法(EH4)、电测深法、综合测井及钻探验证、井下彩色电视等综合勘探方法,详细查明隧道的主要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为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较为准确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4.
以广梧高速公路河口至双凤段石牙山隧道初勘过程中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波法(CSAMT法)运用实例为基础,探讨了在公路深埋长大隧道勘察过程中,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怎样才能使勘察资料更加完善,为设计和施工提供更可靠的地质资料和参数。  相似文献   

15.
殷家禾 《路基工程》2013,(6):213-216
针对三明公路文笔山#1隧道初勘阶段的钻探及水文地质调查,初步查清了隧区水文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情况;分析了隧区的水文地质条件,结合物探大地电磁法,预测了隧道施工期间存在突水的地段,并估算了隧道涌水量,可为细勘察阶段隧道工程地质勘察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结合广梧高速公路石牙山隧道及茶岭顶隧道的探测,就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方法对隧道区域断层构造的探测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说明CSAMT法可用于探测断层产状的发育情况,为分析工程地质问题提供基础性资料,并且可以很好地指导钻探工作的布置.  相似文献   

17.
刘伟  吴朝钢  张瑞  周飞棚 《隧道建设》2018,38(6):895-900
为提高隧道勘察围岩分级的准确性,减小施工阶段围岩变更率,对云桂线富宁隧道围岩分级变更进行分析,主要结论与建议如下: 1)造成该隧道围岩分级变更的主要原因是物探解译不准、岩溶发育、岩体层间挤压破碎和地下水发育,其中物探解译不准的原因有异常段飘移、断层破碎带解译过宽及解译错误等; 2)岩溶发育造成的变更量也较大,应重视可溶岩段围岩分级的确定,避免出现长段高围岩分级; 3)因岩体层间挤压破碎及地下水发育造成的围岩变更率一般较小,需在施工阶段结合超前地质预报进行变更; 4)地质条件复杂的长大深埋隧道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是适宜的,但应解决物探解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布置钻孔对物探异常区进行验证,提高解译精度; 5)目前采用的综合勘察手段仍是确定铁路隧道围岩分级的主要方法,施工中应重视超前地质预报及施工地质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为了预测上伏溶洞下深埋岩溶隧道塌落范围及上伏溶洞与隧道的临界高度,构建上伏溶洞下深埋岩溶隧道的横、纵断面上的塌落机制,结合非线性Hoek-Brown强度准则和极限分析上限法,并考虑孔隙水压力的作用下对上伏溶洞下深埋隧道的塌落范围进行研究,将孔隙水压力当作外力进行做功且根据虚功率方程和变分法原理推导出上伏溶洞下深埋隧道的塌落范围理论公式以及上伏溶洞与隧道的临界高度计算公式,利用数值计算软件MATLAB对公式进行求解和绘制隧道的塌落形状。将所提方法和既有研究、有限元数值模拟进行对比,所提方法和既有研究的计算结果误差为-4.32%~7.63%,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的计算结果误差为4.31%~6.73%,误差均在一定的精度范围内,充分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分析不同参数对上伏溶洞下深埋隧道塌落范围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参数对上伏溶洞的深埋岩溶隧道塌落范围影响显著,孔隙水压力系数增大将导致深埋隧道的塌落面增大,上伏溶洞与隧道的高度H越大深埋隧道的塌落越不容易塌穿至溶洞,为深埋隧道提供适当的支护力可有效地抑制塌落风险。因此,上伏溶洞对深埋隧道的稳定性影响显著,该方法可为上伏溶洞下深埋隧道的塌落范围预测及上伏溶洞与隧道的临界高度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高频大地电磁测深的原理及野外工作方法.通过从隧道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入手,对目前国内常用的几种隧道勘察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最终选用高频大地电磁测深技术(EH4)对隧道K13+475~K14+800段进行勘查.通过对探测成果的研究分析,共推断查明6条断层构造带,其中部分已经为钻孔所验证,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为设计及后期施工安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隧道涌突泥处治需要查明灾害体的规模特征,采用地表与洞内相结合的综合预报手段能够对不良地质体进行有效探测。文中以风番坡隧道涌突泥为例,通过高密度电法、大地电磁法及TSP法探测相结合的方法,查明灾害体的主要分布特征,并采用超前地质钻探对探测成果进行验证及修正,确定灾害体的具体范围,指导了处治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