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北极海冰的加速融化以及北极航线可利用程度的逐渐提高,北极航线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运行、拉动国家经济增长、维护国家安全和海外权益、提升国家海洋软硬实力等方面对我国"海运强国"战略的价值更加凸显北极航线是指穿过北冰洋区域,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上航线,主要包括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北极气温上升、冰层融化,这使得北极航线开通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随着北极海冰的逐渐消融,北极航线的商业价值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2009年,德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在"海运强国"战略的推进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北极航线的战略价值并制定相应的北极航线开发战略。随着北极海冰的逐渐消融,北极航线的商业价值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我国也在为未来北极航线的商业化运行做着积极的准备和努力。自2012年7月我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科考船首次开启了探索东北航线之旅后,又于2013年和2015年中远"永盛"轮两次航行北极。此举迈出了中国商船取道北极航线的第一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北极航线机会和威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极问题的焦点是北极航线权益的竞争.北极航线问题因为北冰洋的融化预期和随之而来的巨大利益而变得愈来愈重要.在分析北极航线问题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开辟北极航线的机会和威胁.机会主要表现在北极航线的开辟能够降低我国企业的物流成本、北极航线具有巨大旅游价值、亚洲的高纬度港口将成为新的国际航运中心等方面;威胁主要表现在北极航线的价值属于资源拥有者、我国企业面对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国的南北方经济将会受到不同影响等方面.进而提出了中国应采取的国家战略,并从中国航运企业的角度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北极现在变成了个"暖男","暖"在北极温度升高,"男"在冰雪阳刚气质还在。但2019年10月22日,继达飞集团和赫伯罗特后,地中海航运也宣布不使用北极航线。根据地中海航运、赫伯罗特和达飞集团发布的声明,给出放弃北极航线的重要理由都是为了保护北极脆弱的环境。其实,北极一直面临着生态压力和经济利益的两难困境。  相似文献   

5.
北极航线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北极地区的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的现状及顺利通航的可行性。北冰洋航线的开通可成为北美洲、欧洲和东亚地区之间最快捷的海上通道,对航运及北极丰富资源的开发都大有裨益;文章针对目前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建议,笔者认为对于北极航线的研究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雪融化加速,北极在地缘战略、自然资源、航运及科研方面的价值日益凸显,北极"寒地"逐渐成为各国关注的"热土"。作为世界大国和北极国家之一,美国也加快步伐,积极争夺和维护其在北极地区的战略利益,甚至在今年年初,美国航母编队近30年来首次进入北极圈。世界各国对北极战略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面对复杂多变的北极航线安全的挑战,非北极国家应该尊重北极国家的北极航线主权,同时积极参与北极航线开发建设是北极国家乐于见到的。为此,北极及北极域外国家应加强北极区域的"通实力",进而推动北极航线安全的区域治理。  相似文献   

7.
北极航线问题因为北冰洋的融化预期加快,而变得愈来愈重要。中国在这一问题上不能失去话语权,要争得北极航线问题国际机制上的主动权,需要对北极航线的地缘政治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为成功争取北极航线权益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分析北极航线地缘政治格局演变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采取的三个策略:努力构建中国的北极航线地缘政治理论体系、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维护和发展我国海权、制定北极及北极航线地缘政治问题危机处置预案等。  相似文献   

8.
为更好地推动港航企业参与北极东北航线集装箱运输,设计优化亚欧集装箱航线网络。对环绕模式北极东北航线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潜力进行论述,构建综合考虑航次收益和航次效率的北极东北航线环绕模式集装箱航线阶段优化模型,设计改进的嵌套启发式算法求解,并运用亚欧航运案例对其有效性进行模拟验证。结果表明:北极东北航线环绕模式运输具有经济性优势,嵌套启发式求解算法能有效地求解环绕模式集装箱航线优化问题,优化后的航次均天利润提高约0.81万美元,且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中国参与北极航线国际机制的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极问题的焦点是北极航线权益的竞争.北极航线问题因为北冰洋的融化预期和随之而来的巨大利益,而变得愈来愈重要.中国在这一问题上不能失去话语权.而要争得北极航线问题国际机制上的主动权,更应对可能的参与障碍进行战略思考.通过对北极航线问题的重要性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在参与北极航线问题国际机制的可能方式,并探讨了参与北极航线问题的可能障碍,以及应采取的策略,从而为我国的北极航线问题上的利益争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
从地理特征出发,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和航线运行数据分析北极航线的时空格局及适航船舶。研究结果表明:在时空格局上,北极航线的距离比传统航线缩短20%~30%,船舶航行时间比传统航线缩短10~15 d。在适航船舶上,北极航线可通行4万吨级杂货船、5万吨级油船和集装箱船及7万吨级散货船;在地缘价值上,将开通新的中欧贸易通道,有利于提高我国海上运输的安全性。该研究可为论证中欧北极航线的开辟及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北极航线备受瞩目。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欧班列发展的如火如荼。同时,中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日渐繁荣为北极航线的商业应用带来了新的契机。在传统苏伊士航线、中欧班列以及北极航线的新格局下,以中欧贸易为出发点,采用多项式Logit模型分析中国东北、华东和华南地区的市场情况。而后采用情景分析法,在经济、自然等因素变动的情况下,探讨北极航线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2.
北极海冰的消融,为北极通航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北极航线的常态化运营需要核动力综合保障平台作为支撑。在研究俄罗斯、美国和加拿大的核动力综合保障平台建设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目前船舶建造技术的基础与不足,探讨了我国核动力综合保障平台建设的进行情况,并对北极航线常态化运营后核动力综合保障平台建设和使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为保障船舶在北极航线的航行安全,研究基于多源冰情数据的海冰风险评估流程。根据海冰密集度、海冰厚度、海冰类型等遥感冰情数据,基于极地操作限制评估风险指数系统(Polar Operational Limit Assessment Risk Indexing System, POLARIS)改进不同冰级船舶的海冰风险指数计算方法,建立北极航线的航段安全评估模型,以呈现北极海冰对不同冰级船舶和不同航段的危险程度。结果表明:该流程能够融合多源冰情数据,反映不同冰级船舶在某一位置点的海冰风险数值,全面显示北极航线上各航段的海冰风险程度。研究成果可为北极航行的船舶操作与航线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0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航线巨大的商业价值日渐显现。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北极航线的恶劣气候和特殊海况也为船舶航行安全带来隐患,在这种情况下保证船舶通信畅通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参与"海豹项目"通信方面的策划及实施情况,将搜集的资料以及首航船舶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简单介绍北极航线的通信情况。1北极通信的特点1.1地理位置的北极地区与GMDSS的A4海区  相似文献   

15.
专家     
北极航道开通将使重心北移
  8月8日,中远航运“永盛轮”北极东北航道扬帆起航,计划用33天时间前往欧洲。此次首航,是中国商船首次尝试经由北极东北航道到达欧洲。
  江南社会学院陆俊元教授分析认为,北极航道开通不仅会直接改变原有的世界海洋运输格局,还将使北极地区的战略地位整体提升。新航线将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催生一些新的居民点,促进现有港口、城市规模壮大,航线经过的国家在世界上的地缘政治影响力也将随之增强。
  同时,新航线将分散一部分原有航道的贸易货物,降低原全球航运线的分量和地位,航线所在国的影响和地位也将受影响。地球中路战略地位下降,北极地区战略地位抬升,这种变化将导致世界重心向北方偏移,一定程度上改变世界格局。  相似文献   

16.
方瑞祥 《世界海运》2010,33(8):63-65
以未来15年北冰洋气候变暖以及大量的海冰融化作为背景,分析北极"西北航道"贯通后的巨大经济利益,并对在北冰洋开设新的航线进行了探讨。北极的自然变化过程深刻影响着中国未来海上运输。由于北极地区具有夏季通航的前景,我国应及早动手制订北极战略,研究北极航线,保证最大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7.
季伊慧  廖泽芳 《中国航海》2023,(4):109-115+123
随着北极海冰覆盖率的快速下降,北极航线可通航性逐年增加,极有可能发展成为亚欧货物运输航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航运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将集装箱贸易货物分为四类,建立基于货物时间价值的费用流网络配流模型,研究单位集装箱满载运输初始价值、货物月贬值率和运输时间对东北航线配流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航线相比,东北航线存在运输里程短、时间快的优势,对高价值高时间敏感度的货物配流比例更高,超过50%;若传统航线发生拥堵,东北航线的配流比例可达70%以上,发展潜力巨大。未来需要加强与北极国家间的战略合作,鼓励航运公司探索开发目标货物的北极航线运输,为东北航线商业化、规模化运输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更系统地掌握我国北极航线航海保障能力,形成对北极航海保障基本情况的认识并用以启发后续相关工作的开展,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北极航线各方面航海保障能力,针对实际需求找出不足,并结合后续工作的开展方向提出相关建设举措。  相似文献   

19.
2017年以来,我国先后发布了《"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等文件,鼓励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北极航线的商业化利用和北极航线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中俄两国领导人签署联合声明,提出推动双方在北极航线上的可持续发展合作.这为中国航运产业链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全球气温逐步上升,北冰洋海冰持续消融,北极航线的开辟逐渐成为可能,而北极航线的开辟带来的利益几乎都是国际性的,所以北极航线的开通必然会给现有的世界航运格局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北极航道的概况,随后对北极航道通航对世界航运的格局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