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轿车情报》2005,(7):i001
以“传感与控制技术”而驰名世界的欧姆龙公司近日宣布进军中国汽车电子领域.投资设立欧姆龙(广州)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专门面对中国市场,生产高品质的车用电子部件及装置。欧姆龙(广州)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将于2006年1月起开始生产。  相似文献   

2.
金凝  陈超 《汽车电器》2006,(2):61-61
日本欧姆龙董事社长作由久男在欧姆龙(广州)汽车电子公司开业仪式上表示,中国汽车产量的增长速度令世界瞩目,预计到2007年中国汽车总产量将超过日本,达到700万辆以上。为此,欧姆龙十分看好中国的汽车电子市场。  相似文献   

3.
谈到欧姆龙,大多数人想到的是它的电子血压计、温度计这样一些医疗小器械,但是也许你所了解的只是占欧姆龙所有业务8.3%的小部分。也许你了解得更少的是欧姆龙始终在为汽车制造业提供高质量的电子部件。欧姆龙(广州)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的厂房在短短几个月内拔地而起。广州本田的摇控车钥匙从此有了本地供应商。而  相似文献   

4.
热闹非凡的北京国际展览中心四号馆汽车电子专区内,国内专业汽车导航影音企业——好帮手公司的展台吸引了很多参观者的关注。四号馆内的展位有几十家,为何唯有好帮手如此吸引大众?记者随即对好帮手公司总经理罗大军做了采访,展台之谜也在好帮手进军前装市场的企业战略中逐层破解。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汽车整车工业的发展,汽车零部件工业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同时吸引了国际著名的大汽车零部件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投资建厂,部署中国市场战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外商在我国投资的零部件企业已超过500家,国际著名的汽车零部件公司几乎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  相似文献   

6.
《汽车工程》2007,29(2):F0004-F0004
随着中国未来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汽车电子的价值含量迅速提高,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将形成巨大经济规模效应,汽车电子产品占汽车的成本将进一步提高。未来的汽车电子产品中,围绕安全、节能、环保、舒适和娱乐等方面的元器件及其周边产品将飞速发展。2006-2007年,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进入高峰期。  相似文献   

7.
2006年初,全球领先的制动系统、底盘组件、汽车电子、轮胎和橡塑制品供应商德国大陆集团宣布在上海成立亚洲总部,首次昭示了其在中国市场的战略举措。2007年6月,大陆汽车系统(CAS)在中国常熟市举行破土动工仪式,投资6700万欧元。建立一个液压制动系统工厂。今年7月,大陆汽车系统在上海建立中国研发中心,  相似文献   

8.
《世界汽车》2005,(5):132-132
4月6日,为了迎合全球汽车市场的高速膨胀以及汽车电子比例的不断提高,全球领先的汽车电子半导体供应商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NYSE,FSL,FSL,B)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进军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9.
读者天地     
《汽车杂志》2003,(8):135-137
对于中国汽车市场而言,日本汽车企业无疑属于后来者。与其说日本车厂正在加快中国的投资,不如说中国汽车正在快速融入世界汽车市场。中国汽车业正是在与跨国公司的不断交锋中,日益成长壮大起来。  相似文献   

10.
久陵 《轿车情报》2011,(2):38-39
我国已经连续两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第一”的意义在于提高了中国汽车工业和汽车市场在全球的地位、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实力,由此可能会吸引更多的相关投资、在国际谈判中增加了更多的筹码,同时也为这两年全球克服经济危机,走向复苏做出了贡献。但是每年百分之三十、四十的高速增长也给中国经济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更多的纠葛。  相似文献   

11.
《汽车与配件》2010,(51):12-12
瑞典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奥托立夫近日宣布,为了满足亚洲汽车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奥托立夫上海汽车电子安全系统工厂投资1300万美元,并扩建4000m2厂房。  相似文献   

12.
与大众在华的其它品牌相比,斯柯达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地位并不显赫。作为目前世界上仅存的五个具有百年历史的汽车品牌,斯柯达汽车正式全面进入中国汽车市场还仅仅是短短的几年,具备深厚文化底蕴的斯柯达在欧洲市场的活跃表现吸引了上海大众的目光。经过两年的准备,上海大众斯柯达明锐终于和我们见面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专用汽车》2006,(9):33-33
某权威市场顾问机构发布最新中国汽车电子市场报告显示,未来5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将保持快速的增长趋势,市场规模年均增长25%左右,预计到201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其中,车载电子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25.7亿元。2005年中国全年汽车电子市场销售额达到了624.3亿元,与2004年相比,销售额增长率达到了36.3%。  相似文献   

14.
车迷画廊     
魏斌 《汽车杂志》2007,(4):213-213
2007年对于中国以及世界汽车来说无疑是重要的一年,世界汽车市场饱和已成定局,中国汽车市场的崛起成为了众多汽车企业的机遇,在中国汽车竞争格局初步建立,多变的中国市场给中国乃至世界汽车工业带来的不少变数。  相似文献   

15.
晓青 《汽车情报》2006,(12):43-48
汽车传感器作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关键部件,在汽车上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它的市场应用现状、技术态势、未来发展趋势与国内汽车电子技术实力的整体提升息息相关。汽车传感器作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信息源,是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关键部件,也是汽车电子技术领域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车用传感器是促进汽车高档化、电子化、自动化发展的关键技术,世界各国对车用传感器的研究开发、提高性价比都非常重视。  相似文献   

16.
《天津汽车》2009,(11):6-6
日前,飞思卡尔16位S12HY系列微控制器荣获《电子产品世界》(EEPW)2009年度嵌入式系统编辑推荐奖——最佳汽车电子芯片奖项。此款经济高效的16位微控制器系列,面向新兴汽车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专为入门级汽车的电子仪表板而设计。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是大陆汽车系统的百年诞辰,在这有纪念意义的一年里,大陆汽车系统完成了对摩托罗拉全球汽车电子业务的收购。合并后的大陆汽车系统,不仅拓展了产品线和技术实力,更加快了其在北美及亚洲市场的发展。3月7日,大陆汽车系统亚洲区总裁蒋·孔克接受本刊记者的采访,详细介绍收购摩托罗拉汽车电子业务后,大陆汽车系统的技术及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世界上潜力最大的汽车市场,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纷纷在华投资。德国采取投资方式进入中国,其在在华投资战略上暂时处于优势。美国汽车工业1995年才开始与我国建立合作关系,但有善于进行战略性行动和采取技术领先战略等特点。日本汽车工业由于以掌握能满足中方需求的技术自恃等原因,在华投资所处地位暂显落后,在国际竞争中错过了“双赢”机会。在世界汽车工业越来越看好中国汽车市场和国外汽车产业界在中国市场的竞争还将加剧的大背景下,我国应本着“为我所用”的原则,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9.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汽车企业与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合作建立了一批汽车合资企业,围绕汽车合资企业整车产品的生产配套,各地建立起零部件配套供应系统。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对外开放的扩大,国际汽车零部件大公司都加大进入中国市场投资的力度,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在取消零部件进口配额和进口关税下降到位后,  相似文献   

20.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我国汽车企业与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合作建立了一批汽车合资企业。围绕着为汽车合资企业整车产品配套,各地又陆续建立了一批零部件配套供应系统。近几年来,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飞速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对外开放的扩大,各大国际汽车零部件公司都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力度。加入WTO后,我国取消零部件进口配额和进口关税下降等措施逐渐到位,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