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汕头港位于潮汕平原南部,韩江、榕江、练江之出海口,距香港187海里,离高雄214海里。随着港口的发展,汕头港已与世界57个国家和地区的268个港口有货运往来,是粤东、闽西南、赣南地区的重要物流集散地,是交通部确定的全国沿海枢纽港之一;汕头港务集团是全国大型一类交通企业。  相似文献   

2.
谢继立 《中国港口》2013,(2):26-27,32
<正>汕头市位于中国东南海岸线的中部,素有"华南要冲,粤东门户"之美称,是中国五大经济特区之一,全国著名侨乡,华南重要港口城市,也是粤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历来是粤东、闽西南、赣南地区的出海的门户、进出口岸和商品集散地。汕头市于1861年正式开埠,是中国沿海最早  相似文献   

3.
吴宏彪 《集装箱化》2007,18(6):12-14
汕头港历史悠久,自1861年开埠至今已有140多年。历史上汕头港是中国的重要通商口岸,现在是中国20个主枢纽港之一。汕头港的经济腹地包括汕头、潮州、揭阳、梅州4市以及闽西南、赣南部分地区,最直接的经济腹地是粤东3市即汕头、潮州、揭阳。广梅汕铁路通车后,汕头港的腹地范围已扩大和延伸。  相似文献   

4.
潮州港原名三百门港,是华南地区深水良港之一,对外通商历史悠久。自唐、宋以来,一直为粤东、兴梅、赣东南以及闽西南地区重要的对外通商口岸,历有广东“东大门”之称。1994年儿月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潮州港,列为国家独立对外开放口岸,并于2003年12月16日正式通过国家验收。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随着汕头港港口基础条件的不断提升,粤东地区港口物流业得到快速发展,汕头市提出了打造“粤东物流业中心”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汕头港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也是粤东地区唯一的主要港口。通过分析汕头港发展现状和腹地经济产业发展特点,提出汕头港未来布局建设内陆港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选取广东、福建、江西和湖南共19个地级市作为汕头港内陆港选址的候选城市,构建了候选城市涉及地理交通、经济基础和成本因素三大要素的多层次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内陆港选址进行初探,并提出相应选址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营口港     
《中国水运》2006,(4):F0002-F0002
营口港是我国东北地区对外开埠最早的口岸,也是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地区最近的出海港,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之一,现有营口和鲅鱼圈两个港口。  相似文献   

8.
营口港     
《中国水运》2007,(4):F0003-F0003
营口港是我国东北地区对外开埠最早的口岸,也是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地区最近的出海港,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之一,现有营口和鲅鱼圈两个港区。营口港区位于辽  相似文献   

9.
营口港     
《中国水运》2006,(9):F0004-F0004
营口港是我国东北地区对外开埠最早的口岸,也是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地区最近的出海港,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之一,现有营口和鼓鱼覆两个港区。营口港区位于辽河入海口处,历史上曾以“东方贸易良港”著称于世。  相似文献   

10.
汕头海事辖区是中国沿海南北水上交通的重要航道,也是中国内地船舶南北航行的必经之地,为粤东、赣南、闽西南一带的重要交通枢纽。“尚学、精进、乐业、争优”是其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11.
依托区位优势发展临港工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汕头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汕头是因港而兴的城市,是粤东物流重要集散地,也是粤东五市主要出海口,具备丰富的港口资源。全市共有海岸线289公里,其中适宜建港的自然深水岸线有28公里.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50多个。足交通部确定的全国25个沿海主要港口之一,目前,全市有500吨以上泊位85个,通过能力2621万吨,其中已有万吨级深水泊位16个,汕头港航道二期工程现已浚深至10.5米,10月份将全面竣工,航道将浚深至11米。汕头与世界上16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与50个国家和地区的248个港口及国内各大港口有货运往来.53家跨国公司、大财团、大商社在汕头投资兴业。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船检》2007,(12):42-42
日照港(600017)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沿海二十个主枢纽港之一,处在国家重点开发的沿海主轴线和新亚欧大陆桥的交汇处。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和我国沿海最年轻、最具活力的大港,腹地涉及山东、山西、河北、河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广阔的中西部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1/5,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腹地、集疏运以及技术、服务等综合优势,已成为连接中原、西北地区与东部沿海经济以及国际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相似文献   

13.
一、大麦屿港开发对相关地区及台温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对相关地区经济的影响 1.对浙中南、浙西地区的辐射作用 浙中南、浙西地区是浙江省二次发达的内陆型经济区域。它东连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西通闽赣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同时,该地区内有西通南昌、北接杭州的浙赣铁路,有穿越金华、丽水、温州的金温铁路和横穿金华。丽水通向温州的330国道,是浙江省重要的交通走廊,也是皖赣等内陆地区通往沿海开放区与城市和港口的大通道之一。乐清湾跨海大桥建成以后,通过甬台温高速公路、金丽温高速公路所产生的辐射作用及大麦屿港…  相似文献   

14.
《水运工程》2006,(9):55-55
洋口港地处长江“黄金水道”和我国东部沿海“黄金海岸”的交会处,是长三角地区北翼可建20万吨级以上深水码头的优良港址。近几年,洋口港先后完成了临港工业区同垦、黄海大桥开工、码头基础设施准备等一系列工作,并力争在2008年年底与建设中的世界第一斜拉桥——苏通大桥通车同步,实现港口开航,打通苏北出海大通道。洋口港被列入国家一类口岸开放规划,将加快洋口港的开发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5.
温州港地处浙东南沿海的温州湾和乐清湾内,踞瓯江入海口,是我国水运主通道、港站主枢纽、公路主骨架的重要节点。温州市1984年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全国十四个沿海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是浙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全市辖三区、二市、六县,陆域面积11784平方公里,海洋国土面积11000平方公里,陆地海岸线长355公里,总人口721万人,有着较好的区位优势和港口发展条件。  相似文献   

16.
《珠江水运》2012,(1):30-32
汕头,全国最早的五个经济特区之一,南方的重要港口城市,历来是粤东、赣南、闽西南一带的重要交通枢纽。在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活跃着一支尚学、精进、乐业、争优的队伍,守护着约占全国十分之一的水域面积,他们用自身的实践,绽放灿烂的海事文化之花,并闯出中国海事一条崭新的强局之路。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汕头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情况,同时阐述了粤东地区的集装箱运输枢纽汕头港的相关规划及功能定位.采用腹地生成法等数量经济模型定量分析预测了汕头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前景,并结合其集装箱运输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汕头港建设5万~10万吨级大型集装箱码头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厦门港作为我国集装箱干线港、沿海主要港口之一,长期以来,其货源主要来自福建省内,集中在厦、漳、泉等闽南三角地区,腹地经济总量有限。随着厦门港的深化发展,拓展内陆腹地成为必由之路,而厦门港的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19.
珠海高栏港经济区依托全国沿海主枢纽港之一的高栏港而设立,是国家发改委核准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全区首期开发面积183平方千米,规划控制面积330平方千米,高栏港口岸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珠海船舶建造基地,大力发展大功率中低速柴油机等船舶关键配套装备,打造产能干万吨级的世界级大型修造船基地和具有现代化技术水平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珠海高栏港在此千载难逢机遇中将掀起船市经济发展新纪元。  相似文献   

20.
2013年,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振兴粤东西北地区发展的战略决策。为充分发挥粤东港口群的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支撑粤东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省政府对粤东沿海港航基础设施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本文通过分析揭阳港港口运营现状、面临的形势及发展需求,从推进揭阳市沿海经济带建设、提高揭阳港港口能力适应度、促进大南海石化工业园发展、适应运输船舶大型化发展等方面阐述揭阳大南海进港航道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