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3 毫秒
1.
饶鸿辉 《珠江水运》2023,(21):60-62
为准确获取航道水文特征和通航条件,更新积累不同时期、不同水位的河床演变及航槽变化情况,保障船舶安全快捷航行,本文在阐述水下地形测量方法、水下地形测绘作业方式,对比传统与新扫测技术方法的基础上,以广东省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航道疏浚工程为实例依托,利用便携式多波束测量无人船开展航道硬式扫床测量工作,结果发现:本次扫床测量范围内,航道内未发现浅点,水下航道地形可满足安全通航条件。实践表明,便携式多波束测量无人船作业效率高、受地形环境限制较小、扫测结果较精准的优势,可满足项目工期及特殊作业环境需求。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家投资建设了大量的航道整治工程,测绘工作作为航道整治工程实施的基础极其重要。把最新的技术运用到航道整治工程测绘工作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保证测绘成果的精度质量,也是未来航道整治工程测绘发展的趋势。本文总结了目前应用到航道整治工程测绘各方面的新技术,并分析了各种新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并对航道整治工程测绘技术未来的发展做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3.
曹利平 《珠江水运》2014,(13):47-48
山区航道联测是一项艰苦、严谨和实践性极强的工作,需要结合规范标准、传统测量经验和新设备、新技术来提高测量资料的精度和效率,通过总结“十一五”期间北盘江变动回水段航道测量的工作经验,描述测量工作中的要点和技术细节,为今后珠江流域山区航道测量提供技术参考和经验总结,论证数字化测图在山区航道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4.
正由于长江沿线近期降水较多,导致长江中游始终保持一个较高水位,再加上近几日天气放晴气温骤升,为全面图测绘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长江宜昌航道局测绘处员工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航道精神,克服暑期高温影响,化被动为主动,充分利用高水位的有利条件,采用多波束扫测的方式对中游辖区河道进行全覆盖扫测,为后期航道数字化应用和应急测绘做好充足的数据准备。  相似文献   

5.
江木春  袁锐  牛作鹏 《水运工程》2022,(11):160-164
针对北江航道沿线水利枢纽、桥梁和丁坝等建筑物结构复杂、常规测量施测困难和测量精度偏低的问题,对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进行了研究。依托北江某段航道项目,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得航道沿线水上物外观高精度三维点云数据,为航道扩能升级设计提供精细地形图,并建立三维可视化模型,为依托项目BIM设计提供了精细、丰富的测绘成果数据。研究表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为航道设计提供丰富的测绘成果,具有良好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6.
<正>天津海事测绘中心成立于1955年,前身为交通部海运总局海港测量队,是从事沿海港口、航道测绘的专业队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现行海区责任划分,负责北方海区52个港口的142幅港口航道图的周期性测绘以及全国港口航道图书发行任务,履行国家赋予的航海保障职责,承担海道测量、海事应急抢险、通航水域扫测等职责。60年来,中心相继承担了全国RBN/DGPS基准台精密位置及精度测量、渤海超大型船舶航路、青岛奥帆赛水域水下地形、大连老铁山水道定线制、  相似文献   

7.
扫海测量主要探明扫测范围内是否存在危及航道安全的障碍物,以确定最浅通航水深并绘制水下地形图。介绍了多波束在扫海测量中的作业方法,分析了工作中影响精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李勇  洪剑  朱春春 《港工技术》2022,59(1):113-116
本文对山区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多波束扫测和传统硬式扫床技术应用进行分析,提出基于多波束数据源,利用三维建模技术指导硬式扫床的综合检测方法.实现扫测技术优势互补,降低安全风险,提高作业效率,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内河航道工程的规划设计、整治和维护,迫切需要实时准确地反映航道水深变化的航道图。而GPS定位技术的应用迅速渗透到航道工程测量领域,尤其是GPS-RTK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航道水深测量的周期和精度。本文主要介绍应用GPS-RTK技术进行无验潮航道测量的基本方法、思路及精度分析,对实践操作中的一些误差来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航运事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与海事测绘部门全方位的服务保障工作密不可分。6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海测职工转战祖国沿海,测遍万里海疆,累计完成海域测绘面积400余万平方公里,编绘了万余幅海图,发行航海图书资料近1 000万份,为我国海洋开发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服务社会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建国以来,我国的水运事业快速发展,港口航道的重新开辟、港口扫测、库区分道通航等重大工程相继展开。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航道水域新型扫测设备性能的基础上,结合内河航道养护需求,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内河航道新型扫测设备选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内河航道新型扫测设备的优选顺序依次为侧扫声呐、合成孔径声呐、多波束测深系统、图像声呐、水下机器人、潜水员水下设备,并建议在实际应用中将侧扫声呐与多波束测深系统进行搭配使用,优选结果对内河航道扫测设备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广东海事局海测大队是代表中国海事局负责华南沿海主要港口航道测量和航海出版物的单位。长期以来,海事测绘思想政治工作在围绕中心工作发展,为中心工作服务;为测绘工作化解各种矛盾,构建和谐测绘服务;培养干部职工的责任感、主人翁意识和帮助干部职工认识国家大局及社会发展方  相似文献   

13.
GPS定位技术和全站仪相配合在航道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河航道工程的整治和维护,迫切需要实时准确地反映航道水深变化的航道水深地形图。而GPS定位技术的应用迅速渗透到航道工程测量领域,尤其是GPS-RTK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航道水深测量的周期和精度。本文结合西江航道整治工程的航道测量中GPS定位技术和全站仪相配合使用的应用实践,探讨两者的优化组合能够快速、准确和高效地完成测量任务,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海事测绘60年的发展历史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海事测绘生产力的每次跨越都与科技进步密不可分,科技的不断进步又为海事测绘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从最初的六分仪目测、微波到卫星定位,从人工点测深、单波束到多波束面扫测,从手工绘图、机助制图到电子海图,从人工测绘到自动化数字测绘,中国海事测绘的科技水平不断进步,数据采集效率和数据精度不断提高,已具备了从沿海港口到远洋的综合海洋测绘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中流砥柱     
<正>叶引:作为20世纪90年代上海海测大队发展的领军人物,在担任海测大队队长期间,带领海测队员完成了华东沿海港口航道序列图、杭州湾航道扫测等国家重大工程,杭州湾航道扫测还获得了交通部优秀勘察工程二等奖。马亚平(右):在担任天津海上安全监督局海测大队队长期间,充分发挥海测人员的专业优势和科研潜能,使天  相似文献   

16.
航道测绘中的航道地形测量,是保障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三维激光扫描测绘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测绘技术,有其独特的优势,将其应用在航道测绘引起了航道测绘工作人员及研究人员的重视。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有效的应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实施航道地形测量以及提升技术应用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则成为当前技术应用中主要面临的问题。文章针对三维激光扫描仪在航道地形测量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钟悠云 《珠江水运》2011,(17):52-53
"一家港口企业的航道扩建工程招标,中标单位得知是我们验收,立马就提出要抬高标价。"笑话有点讽刺的味道,刘庆东说起这事儿语气轻松。表情?那是相当的无奈!他的身份是广东海事局海测大队(下称为"海测大队")测绘科科长。2010年,他负责具体安排对广州亚运指定水域进行扫测的工作。由于这是一项特殊任务,包括他在内的整个海测大队成员就成为了社会颇受关注的对象。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长江芜湖航道处测绘中心开展了芜裕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的第十三次测量工作。由于时间紧任务急,测绘人员第一时间进行了测前准备工作,包括仪器外观检查,通电测试,仪器校核,测线布设等。本次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有:对2~#串沟接岸段沉排后抛石开工前进行水下地形测量。在测量时发现护岸区域有窝崩或近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天津港航道疏浚工程测量中多种现代测绘技术和通讯技术的组合应用的介绍和分析,阐述了新的测量技术和方法。结果表明,新的测量技术、设备和方法的实施,保证了航道疏浚的测量精度、实时传送测量数据,提高了疏浚工程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近年,我国海事部门的港口航道测绘工作发展迅猛,测绘图幅逐年增多.伴随着大量先进设备的引进,测绘手段不断得到改善,测绘成果质量不断提高.但作为水深测量必备的载体和工作平台的测量船舶却没得到同步发展和更新,现时使用的一些测量船舶自动化程度低,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与现代化的测量技术要求均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