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鹰 《交通与运输》2011,27(5):58-59
从2009年11月到2010年3月,由于脚垫、加速踏板、制动系统等存在缺陷及问题,丰田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累计召回超过850万辆汽车。丰田汽车召回事件给正在发展壮大的我国汽车市场带来了诸多警示。一、完善召回制度提高车企召回主动性丰田公司大规模的汽车召回损失达天文数字,但其还是在"主动召回"、"指令召回"、"隐匿召回"和"拒不召回"的诸多选项中,果断选择了"主动召回"和"主动申报"。  相似文献   

2.
“车”闲篇     
又见汽车召回戴姆勒-克莱斯勒股份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的要求,向国家质检总局递交了召回报告,决定召回2006年10月4日至2006年10月18日间生产的唯雅诺(Viano)汽车,中国地区涉及车辆为29辆。路虎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  相似文献   

3.
朱睿 《江苏交通》2001,(1):43-44
福特、三菱、沃尔沃,此前纷纷召回自己的产品,中国消费者正从接二连三的"汽车召回"中受益.国际汽车巨头带来的召回理念,成了世纪末国内汽车业的焦点新闻.对此,无论业内人士还是消费者的反应都十分强烈.在轿车快速进入家庭的大背景下,能否真正做到消费者至上,能否快速和全面实施安全召回,真正维护消费者权益,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对国内汽车企业及产品的认同感.于是,人们不禁要问:汽车召回,中国能例外吗?  相似文献   

4.
数字     
《家用汽车》2011,(4):31-32
23万辆日前,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按照《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的要求,向国家质检总局递交了召回报告,决定自2011年2月28日起,召回2008年9月18日至2010年10月14日生产的部分新君威2 0L、2 4L车辆,车辆数为133074辆,以及2009年4月20日至2010年10月14日生产的部分新君越2.4L车辆,车辆数为99857辆。上海通用这次召回车辆共计232931辆。  相似文献   

5.
八卦车市     
《家用汽车》2012,(1):16-16
"安全"气囊不安全说到安全气囊,想必会开车的人都知晓其作用,作为车身被动安全性的辅助配置,已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近日,因安全气囊故障,本田汽车就在全球范围内召回30.4万辆汽车,同时对可能使用故障零部件的61.3万辆汽车进行检修,总数量扩大至917267辆汽车。本田汽车公司发布召回声明称:召回  相似文献   

6.
声音数字     
《家用汽车》2012,(3):18-19
"发展电动车从政策层面看,政府是很给力的,现在应该是企业表现的时候,尽快拿出真正敢卖、能卖的产品,满足这个市场的需要。"比亚迪公司董事长王传福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中就现今的新能源汽车发展问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有人认为召回条例严格了,自主品牌就扛不住了,其实自主品牌车企一直在做质量保证召回方面的工作,但召回的数量确实比合资品牌少。随着自主品牌车企品牌意识的增强,质量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自主品牌车企一定会在召回上下更大的功夫。"  相似文献   

7.
风头浪尖     
广州本田各车型召回进展顺利2007年3月16日,广州本田向国家质检总局递交了召回报告,决定从2007年3月19日起,召回部分雅阁、奥德赛和飞度轿车。召回数量共计499514辆。截至4月15日,广州本田召回实施率已超过50%。这次召回涉及量最大的雅阁轿车,涉及对象车辆41万多辆,发生的问题是由于助力转向油管在炎热气候的条件下受发动机舱温度和管内油温的共同影响,油管材料物理性能下降,可能会加速助力转向油管老化,导致助力转向油管出现渗漏。情况严重时,可能出现转向操纵力增加,方向盘转动沉重。  相似文献   

8.
姜田双 《家用汽车》2011,(5):130-135
车坛自丰田召回事件后经历了短暂的平静,但谁曾想貌似平静的背后是更加猛烈的暴风骤雨。锦湖轮胎的"质量门"随后又激起了国内车坛千层浪,这一重点事件牵扯多方问题,同时也关系着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究竟锦湖轮胎要到何时召回?它又将如何召回呢?  相似文献   

9.
正转眼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打假日"——3·15,浏览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汽车产品召回页面,发现自进入201 7年开始,这一网页竟被各大汽车企业"刷"了屏。据统计,从2017年开始,共有49家汽车企业及进出口公司宣布召回旗下所销售的汽车。召回型号有多有少,数量有增有减,但笔者认为这无疑是车企在3·15到来之前所做的"危机公关"。去年3月之前,共计有22家汽车企业及零部件生产商选择部  相似文献   

10.
声音     
《家用汽车》2012,(11):24-24
"从丰田这次宣布740万辆召回的速度来看,丰田不是不能快,而是被在中国市场提供的高销量和高利润惯坏了,被中国合资方一味和颜悦色、被动从属的姿态惯坏了。"最近丰田宣布,由于电动车窗开关存在隐患,将在全球范围内召回740万辆汽车,涉及2005年~2010年生产的多款车型。此前屡次"忽略"的中国市场,这次也包涵在内,而且召回速度和反应都颇为积极,对此,《中国汽车报》评论员庞国霞发表文章评论道。  相似文献   

11.
丰田汽车召回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借鉴和吸收现有研究成果,简要叙述汽车召回制度的演变及对世界汽车工业的影响及回顾丰田汽车召回事件的基础上,对丰田汽车召回的后果、召回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论述了丰田汽车召回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启示,对促进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孙小红 《家用汽车》2012,(7):161-161
自2012年3月14日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上呈质检局关于DSG故障请求召回的函,至6月15日,质检局回函回复盈科律师事务所:"大众DSG,目前尚不能认定为设计制造缺陷","下一步,将继续进行跟踪和监测"。历时三个月,其间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惊动了所有媒体人,汽车人。有参与其中发表意见者,有"打酱油"围观者,当然,少不了主角车主的声声投诉声声慢,如今有了安民告示,相关人士可以弹冠相庆,"打酱油"者也可以散了罢,洗洗睡了。在我们和风细雨的召回法实施这些年以来,自主品牌鲜有召回。凭心而论,自主品牌的问题,实在不  相似文献   

13.
对2005~2009年我国186起缺陷汽车召回案例进行的分析表明:近年来我国缺陷汽车召回从频次和数量上呈上升趋势,因电子电器元件的缺陷导致的召回车辆数最多,国产汽车和进口汽车在召回次数和召回数量上存在很大差异,我国自主品牌车通过召回方式消除车辆缺陷的观念还需加强。我国应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完善我国缺陷汽车召回制度。  相似文献   

14.
宋奇康 《家用汽车》2010,(5):130-139
Opening一开始,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召回事件,只不过让全球每年大约1000万辆汽车召回总数提前完成,个别的事故报告也被当成是"符合概率标准的偶发必然事件"。但媒体的异常关注让这件事变成了2010年初最热闹的新闻,究竟是丰田的过错,还是有幕后黑手……  相似文献   

15.
数字     
<正>1950辆大众召回柴油车近日,大众汽车公布了一项修正发动机控制软件的召回计划,中国市场将召回1950辆、搭载2.0升柴油发动机的进口汽车(进口Tiguan汽车:1946辆;进口Passat B6汽车:4辆)。此次召回主要针对特定车型搭载的EA189型四缸柴油发动机中违规使用特殊软件。65%德国人仍信大众是神车据路透社报道,近期大众在经历了排放丑闻事件之后,德国市场调研公司Prophet发布了一项调查结果,在接受调查的1,000人中,65%表示他们"同意或大部分同意"媒体的报道过度夸张,并且认为大众仍然在制造优秀的汽车。  相似文献   

16.
声音     
《家用汽车》2011,(6):24-24
"在这个刚刚成型的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上,从来没有过实施轮胎召回的先例,没有哪个市场天生就是有尊严的,但锦湖召回就这么仓惶收场,第一大汽车市场尊严何在?"锦湖轮胎召回事件告一段落,消费者依然满腹狐疑,众媒体纷纷转向更吸引眼球的新闻,《中华工商时报》苏利川评论说,消费者不受尊重,被他们托起来的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的尊严自然也就失去了根基。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立法及司法现状,运用比较法分析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我国最新产品召回立法动态,主张应制定《缺陷产品召回法》,并就召回信息管理及民事责任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数字     
《家用汽车》2014,(11):39-39
1688.5万辆十年召回车辆10年前的2004年10月1日,《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正式实施,201 3年1月1日,四部门的规定升级为《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到今年10月1日,中国汽车召回制度实施整整10年。10年间,我国共计进行汽车召回793次,召回汽车1688.5万辆。  相似文献   

19.
2003年末,上汽集团组织相关企事业就国家年内将推出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并要求汽车及其零部件企业提高应对召回能力,召开了《汽车召回制度报告暨研讨会》,对我国实行汽车召回制度进行了专题研讨。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缺陷产品召回的立法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我国现行缺陷产品召回立法模式,指出了我国现行缺陷产品召回立法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我国缺陷产品召回立法可采用基本法与单行法并行模式,并将基本法确定为《缺陷产品召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