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立交桥梁由于地形条件的限制约束和线型设计要求,多采用曲线梁。特别是小半径曲线梁桥,除承受弯矩、剪力外,还承受较大扭矩和翘曲双力矩作用,受力复杂,给结构分析和设计带来一定难度。结合杨凌立交D匝道桥的设计,谈谈小半径曲线箱梁桥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多年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经验,阐述了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中T形枢纽互通立交分岔侧主线限速的必要性及分岔侧主线单车道匝道的分流方式,对匝道小半径圆曲线处停车视距进行检验,对单车道出入口的双车道匝道适用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公路和立交工程的大量建设,互通式立交的匝道桥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桥梁多以小半径的曲线梁桥为主,相比直线桥梁,这种桥梁在设计和构造上较为复杂。将以某公路互通立交中的一座曲线梁桥的设计为例进行了相关总结和理论研究,希望对类似桥梁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圆心角、小半径弯梁桥的支座布置设计极为重要,支座设置不当会导致支座、主梁破坏。以龙翔西立交工程3×18.5m钢筋混凝土曲线连续梁桥为背景,提出了新型的抗扭支座布置形式,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计算分析了影响弯梁桥支座反力的因素,为小半径弯梁桥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应用太阳物理学理论确定了太阳的实时位置, 结合光线跟踪算法实时选取了结构的时变迎光面, 得到了结构的时变热边界条件; 以永顺—吉首高速公路石家寨立交中的一座小半径曲线刚构箱梁桥为工程背景, 参考当地历史气象数据, 以气温最高的某夏日为例, 在考虑太阳辐射、长波辐射、对流换热和风速等环境条件下, 实现了小半径曲线刚构箱梁桥三维瞬态日照时变温度场的有限元仿真, 通过热-结构耦合分析得到了小半径曲线刚构箱梁桥的日照时变温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 在日照时变辐射作用下, 由于小半径曲线刚构箱梁桥翼缘板的遮盖作用, 箱梁腹板受太阳直射的时间不同, 箱梁各断面腹板处最大温差为1.3℃; 小半径曲线刚构箱梁桥顶板竖向温度梯度变化规律与《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15) 中相似, 顶板上下表面间最大温差为14.3℃, 且箱梁顶板下表面温度变化滞后箱梁顶板上表面约3 h; 小半径曲线刚构箱梁桥顶板下表面会出现最大为3.13 MPa的横向拉应力, 顶板上表面、腹板外表面也均会出现超过2 MPa的横向拉应力; 小半径曲线刚构箱梁桥梁端与跨中位移变化趋势相反, 初步揭示了日照时变辐射作用下小半径曲线刚构箱梁桥的蛇形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在城市互通立交中出现了很多曲线桥。尤其在互通立交的匝道桥设计中,由于受地形、地物和占地面积等影响,所以匝道桥多为小半径的曲线梁桥,平曲线最小半径可在60m左右,而且下部墩柱往往采用独柱支承方式。这种形式的曲线梁桥受力状态较为复杂,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对其结构受力特点有充分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徐洪 《浙江交通科技》2002,(1):35-35,39
就以往的互通式立交匝道桥设计中,有关曲线桥的处理方法,阐述了折线桥和直线桥的适应情况及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8.
介绍桁架轨行式YQ120-30架桥机在郴宁高速公路水龙互通立交D匝道桥3.65%下坡道130 m小半径曲线上架设30 m T梁时,对架桥机所进行的改进、架桥机改进后的特性过跨和架梁模拟试验、小半径曲线过跨及架梁主要施工方法与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结合某小半径曲线连续梁桥的工程实例,简要论述了小半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在计算理论、受力特点和构造上的处理方法,并对曲线梁桥设计要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在互通式立交中被广泛采用的预应力混凝土曲线连续梁桥,从其产生的工程实例中,提出了方案选定、如何选择截面形式、计算注意事项、施工方案等设计经验和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